我在单位干了十多年,见过太多饭局上的风云变幻。有人觉得一顿饭能化解矛盾,能拉近关系,能谈成生意。可我今天要说的是,有些人啊,请他吃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记得去年,小王刚到我们单位不久,想和老刘化解一下之前工作上的不愉快。
他特意找了个周末,请老刘吃饭。
饭桌上,两杯酒下肚,老刘就翻起了旧账,说小王当时怎么不懂规矩,怎么不给面子。
这顿饭不但没化解矛盾,反而让两人的关系更僵了。
这让我想起《资治通鉴》里说的一段话:“饮食相亲,患难相恤,岂有血气之常哉?”意思就是说,吃饭喝酒看似能拉近关系,但如果没有真诚相待的心,那就是白费功夫。
你们说,为啥有些人喝了酒就爱闹事呢?
我观察发现,这类人平时压力大,心里憋着一堆话说不出来。借着酒劲发泄情绪,其实是把自己的软弱暴露给了别人。
就像我们单位的老张,每次喝多了就爱翻旧账,说领导不公平、同事排挤他。
第二天醒来后,该尴尬的尴尬,该道歉的道歉,可是那些话已经说出去了,收不回来了。
还有些人,明明和饭局无关,非要凑热闹。
比如上个月,我们部门请退休的老主任吃饭,小李硬要带他表弟来。
他表弟在饭桌上一个劲儿地问老主任能不能帮忙介绍工作。这种不懂场合的人,不但让主人难堪,还会破坏整个饭局的氛围。
怎么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请去吃饭呢?我给你们支几招:
看人品:平时为人处事靠不靠谱?说话办事有没有分寸?
看关系:和你是什么关系?这顿饭吃了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看场合:这个时机合不合适?会不会让其他人尴尬?
看目的:为什么要请这顿饭?值不值得?
我经常跟年轻同事说,在单位里,吃饭也是门学问。吃对了,能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吃错了,不但浪费钱,还可能给自己添堵。
就拿上周来说,新来的小李请大家吃饭,特意把不爱喝酒的老王和小张都叫上了。饭桌上,大家聊工作、聊生活,气氛特别和谐。这顿饭吃完,小李在单位的人缘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人啊,在单位里混,得有这个智慧。不是所有的矛盾都能用一顿饭解决,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花钱请客。要学会看人、看事、看场合,才能在职场上少走弯路。
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还不是踩过坑、摔过跤才总结出来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少走点弯路,在单位里活得更明白、更通透一些。
饭局是个小江湖,做人做事要有分寸。该请的请,不该请的躲着点儿,这样才能在单位里混得如鱼得水。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