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遍查岗电话,被折腾的总是乡镇干部

文摘   2024-09-06 07:48   辽宁  

上周日,我回镇里值班。

早上8点到单位,沏了一壶茶,一边喝水一边写学习笔记,偶尔跟值班干部聊聊天。晚上9点,值班干部接完第5通电话说,今天查岗结束了。

我说,你把桌上的值班记录本给我看看。

于是,我翻遍了今年8个月的值班记录。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讨论为主,吐槽为辅。

政府值班制的重要意义及沿革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务院就制定了政府系统值班制度。

值班制度的制定,旨在深入贯彻「人民政府为人民」「政府是人民的主心骨」理念。特别是在通讯靠电报和手摇电话、交通工具以马车、自行车为主的年代,只有政府才能发挥协调、统筹、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镇政府有人,群众就有了依靠。才能沉着应对洪水、山火、群体性事件等紧急情况。

新时代,国务院对政府系统值班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翻看的值班记录本名叫「应急值班记录」。同时,要求加强应急信息报送工作。

做好值班和信息工作,确保政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是正确应对各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如今,乡镇政府值班的意义在于可以随时解答群众的业务咨询;面对紧急情况,党委政府领导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决策;重要紧急信息,可以实现「八个必报」和「三个第一」。

我翻看的8个月值班记录,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省市县政府值班室的电话查岗,但其中确实掺杂着一些业务咨询,防汛指挥部的降雨提示,以及两次火情报告。正是因为这偶有的几次电话报告,才让很多隐患消除在了萌芽阶段。

我希望一年365天值班都百无聊赖,但为了应对「万一」的特殊情况,值班是极其必要且重要的。

电话查岗究竟是不是形式主义

之前我也粗略读过几篇讲基层政府24小时值班制度的文章,其中一半在吐槽这项工作毫无意义,另一半在说值班是形式主义行径。

正如第一段所讲,我对这样的观点持鲜明的反对态度。

但是,电话查岗这件事,确实是一个矛盾和纠结的问题。

因为政府系统值班意义重大,所以上级政府必须确保下级政府24小时在岗;因为检查手段单一,所以只能安排上级政府值班人员给下级政府值班室打电话查岗。

问题在于,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乡镇发生重要紧急情况时,干部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通讯手段是打手机而不是座机。

我在护林防火、防汛抗旱,以及其他群众反映诉求时,手机接到的电话数量远高于值班室接到的电话。我可以自信地说,贾镇机关干部、村干部、普通群众,知道镇长手机号的要远远超过知道镇政府值班室电话的。

联系政府的人不用值班电话,用值班电话的只有上级值班干部。

翻遍值班记录本后我发现,市县两级查岗次数和查岗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每天北县值班室查岗电话都在晚8:30左右,误差不超过5分钟。

所以答案就很简单了:乡镇值班不是形式主义,但固定时间的查岗大概确实是形式主义。

新形势下的政府值班和信息报送

值班工作是保障机关高效运转的重要平台,是及时有效应对处置重大突发紧急情况的关键环节,是上传下达、沟通联络的重要渠道。

值班责无旁贷,上级督导检查也是必要手段。

但如何检查才能不走形式,不折腾基层,才是需要讨论的最终课题。

一次值班,我去水房打水,听着电话响我匆忙往回跑,等我回到办公室那边已经挂断了电话。回拨回去,对方是市政府值班室,说我三声没接电话算空岗。我说我去水房接热水,他问那另外一名同志呢。我说他去吃饭了,人在。可不管我怎么解释,对方不听,一定要按空岗通报。

空岗就空岗吧,只要我人在,只要没出啥事,我又何必在意上级部门的一次官僚主义行径。

我觉得,「新形势」三个字不应该光停留在纸面上。如今的科技之发达,网络之便利,查岗方式也应该适应新形势,

确保本单位人员做好24小时值守,是乡镇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如何不官僚不形式主义地去检查,是市县两级需要考量的内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是顶层设计的责任。

比如,县纪委、县政府可以不定期到乡镇夜访,检查值班人员是否在岗,是否饮酒。

比如,省级层面可以建立一套科技化的值班打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每天打卡签到。

这样,大家都能省点精力,少折腾一会。而不是没完没了地打乡镇值班室电话。

就算打,也不应该一天打5遍。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也可以找我聊聊。

梦溪水谈
读书,调研,倾听,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