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县干部》⑤:最有趣一章,干部的真假政绩

文摘   职场   2024-09-21 10:06   辽宁  

第六章 政绩

绝对是整部论文中最精彩劲爆的两个章节之一,本章记录的访谈故事一个比一个好看

1.中心任务和目标考核

1978年以来,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农业大县的中县,中心任务和政绩考核始终围绕「农」和「工」来做文章,且工业比重逐渐增大。

陈大军从不坐县委书记专车,被树为廉洁典型。而真实原因是爱人对汽油过敏,另外由于过于肥胖,每次外出都要工作人员用自行车驮送。

对于棉纺、蔬菜和畜牧等中县支柱产业,以及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软任务和软指标,历任县委书记基本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而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一些硬指标,历任县委书记则是各绘蓝图,各有其理念和主张。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发展阶段不同,目标任务不同。二是上级领导发展思路变化,县里发展思路要跟着变化。三是县长对前任县委书记的中心任务各种弊端洞若观火,一旦接任,往往另起蓝图。四是发展思路不同才能彰显政绩。

本节最后是干部仕途和执行县委中心任务力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故事较长,这里选取典型故事以截图形式供大家欣赏。

2.政绩与干部仕途

对历年乡镇排名和晋升为县领导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统计,结论如下晋升的乡镇党委书记基本都分布在排名靠前,被奖励的乡镇。晋升具有时间后延性,也就是往往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做出突出政绩之后才被提拔。组织部门的用人导向很明确,就是政绩晋升导向。

对历年乡镇综合排名与经济排名进行对比,发现经济排名与综合排名具有相对匹配性。具体来说,乡镇GDP排名和综合目标排名不是一一对应,匹配度约70%;财政收入排名和综合目标排名相对匹配性约50%。这说明:综合指标排名而不是经济指标排名更能解释干部的晋升。乡镇政治经济综合实力而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更能解释干部的晋升。绝对绩效为基础,兼顾相对绩效更能解释干部的晋升。

3.政绩真伪

凭政绩用干部的导向,一定会带来政绩真伪的问题。

县领导政绩真伪与晋升。

(1)陈遵义。他大搞农业开发,给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分配了任务指标,开了中县运动型经济和命令型经济的先河。他的农业开发给中县农业发展造成了损失,被后来很多中县干部议论为假政绩,但当时都被上级认为是真政绩。

(2)陈道白。他响应北山市政府「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要求县直单位大办经济实体,乡镇大办乡镇企业,村村冒烟,遍地开花。这种乡镇政府和村直接投资兴办企业,然后亏损的模式造成了很多后果:一是乡村的巨额债务,到现在都是乡镇发展的沉重包袱。二是加剧了干群紧张关系,增加了农民负担。

(3)李朝中。他对于前两任领导假政绩造成的损失一清二楚,因此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正是因为其在任期间没有干出什么名堂,最后交流到北山市任发改委主任。

4)杨玉琴。在任期间,北山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由「工业立市」改为「持续高效农业行动计划」的中心任务。她提出了「优粮、调棉、强菜、兴牧」发展之路,并制定了全县14个乡镇目标任务。结果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也有部分成功打造品牌案例。杨玉琴后来晋升为汝水市副市长。

本章最后分别列举了西城乡党委书记邵祝道,西游镇党委书记田东团,华生镇党委书记刘石田,六月镇党委书记郑重社的故事。但可读性较中几位县委书记故事低了不少,就此略过。

而对于每一任领导来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留下记录,干部和群众都会对他们进行评价。「政声人去后」,当每一任领导回望仕途的时候,他一定会清楚自己在任的时候做了些什么,他的政绩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他也肯定清楚: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评价是最公正的。

以上就是《中县干部》第六章的内容,感谢收看。

梦溪水谈
读书,调研,倾听,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