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隔壁县某乡镇朋友打电话,聊了会工作近况和财政压力。
他说,上个月突击整治卫生花了不少钱。我说,十月正农忙,收拾卫生不划算。他说,有领导来调研,县里要求途经乡镇一个塑料袋都不能有。
有过同样经历的我,自然明白朋友的意思。我相信,那几天他实际的付出远不止收拾卫生这么简单。
今天这篇文章,讲讲调研迎检。
调研重要,人居环境更重要
我曾在文章中讲过,政府工作中,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
一方面,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人居环境整治是最容易抓,最容易出彩,也最容易被察觉的工作。
政绩是指领导在政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包括但不限于引进落地百亿项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指标全面飘红、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政绩中,有两项最为直观:一是数据、二是卫生;一个可以体现在报告上,另一个可以直接看在眼里。
不管领导调研什么内容,都希望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干净的边沟,争奇斗艳、绿树成荫。所以,基层就要努力展现这些风貌,让调研领导高兴,让上级领导开心。
但是:农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领导对人居环境的预期,差距较大。
农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是院内干净,村内基本干净;乡镇政府对村里的要求是村屯、庭院、道路、河流基本整洁;而县里在迎接调研时对乡镇人居环境的要求是:目视范围不能有明显垃圾,边沟内侧不能有杂草,公共区域不允许有堆占,商户不允许有占道经营。
我在任其他乡镇副职期间,曾经迎接过重要调研。镇里连续三天安排包村干部到村指导卫生,连夜解决田边粪堆(农户留着还田的),动用工程设备把路面夯实压平,安排机关干部在镇头负责秩序。
上级负责调研,下级负责材料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体制内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调研要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掌握材料,亲自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我认为,所有朋友都应该读一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最终形成报告。这篇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天花板。
收集信息是一件复杂且费脑的工程,要在实地观察中发现蛛丝马迹,要在和干部群众聊天中发现真正的情况。实践告诉我们,基层汇报的经验不可全信,群众描述的现状也很主观。
我们看见的仅仅是他们希望我们看见的。
而现在的调研,则更多像在完成任务。线路是规定好的,讲解是安排定的,座谈是提前演习的。利用一天时间(可能还不到),去了解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一个事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领导太忙,所以基层要提前准备好汇报材料,要提前准备好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而上层负责撰写报告的笔杆子们,只需要拍照片和简单记录自己看到的一点光景,听到的一点声音,想到的一点见解。再利用自己的文笔,把基层提供好的材料改成他认为正确的样子。
去年,我写了一篇在市级发表的经验交流文章,被外县领导看到后安排调研组过来考察学习。早在考察组到来之前,对方单位的综合干部就提前要走了相关的材料和报告。
整个调研,更像一次户外活动。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应接不暇
迎接一次调研,基层政府要做的并不止于环境整治和准备材料。
电视剧《县委大院》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光明县和九原县都想争取一笔省农业厅专项资金,为确保接待顺利,九原县委书记曹立新亲自走了一遍调研路线,还到下榻宾馆房间确保电视、卫浴正常,甚至亲自试了试床和枕头的舒适程度。
虽然我对这部电视剧持中立态度,但对于迎检细节的刻画,确实称得上入木三分。一次较高级别的视察,县里可能会安排相关人员多次提前踩点,分管卫生干部、分管业务干部、分管接待干部,都要走一遍过场,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调研点有就餐内容,基层的头疼绝对会加倍。主要领导,分管后勤领导,办公室主任,会为了一张简约而不简单的菜单绞尽脑汁。既不能铺张浪费超标准,又要精美可口吃得香;不要太多重油重盐的荤菜,又要充分展现地方特色;粗粮杂粮必须要有,山菜蘑菇也都要考虑。这毫不起眼的招待宴席,藏的都是绵里针般的小心思。
除此之外,领导喜欢看见啥问啥,接待干部除了要汇报调研内容,还要对乡镇各项工作了如指掌,数据要张口就来。
《小镇喧嚣》中,作者刚到小镇调研时,小镇正在准备迎接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考核组考核。镇党委书记林靖南说:乡镇是最低一级政府,谁都可以检查你,你却不可以去检查人家,只能扛着。
到基层调研,是确保领导干部能真正了解基层现状,便于制定更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能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好政策。
可一旦调研从务实主义变成了形式主义。
只有基层受伤的世界,就再次达成了。
注:文章中的故事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