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义的门

文摘   2024-08-19 07:48   辽宁  

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进入围城的第一关和咽喉。门,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物件,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管你承不承认,门就在那里。它可以供人通行,也可以拒之千里;它可以是一个起点,也可以是一个终点。门与门之间的穿行,成就了不尽相同的人生。

官僚主义的门,见证着干部的成长和转变——他们越来越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从大家庭角度来看,官僚主义的门是脱离群众干部的「娘家门从小家庭角度来看,官僚主义的门是点灯熬油干部的「自家门」。官僚主义的门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门槛高。他们说只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肯吃苦耐劳、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能有机会成为门内人。但是,他们很少通过公务员统一招录考试选拔人才,反而喜欢借调服务期内的基层干部、选调干部,去主观判断干部的可塑性。门槛高却没有刻尺,这是主观主义的高。

第二,门风正。他们说门风正是进门的第一要求、第一职业操守。其实,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支队伍,任何一盏灯、一扇门,都是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键环节。门风正,才能形成天地同力的政治生态,英雄自由的行政效能。门风正是公务员基本素养,而不是门内人的专利。

第三,门规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官僚主义的门也有自己的门规。比如门内人有三个习惯:习惯上班不干活,下班点灯奋斗;习惯到点不吃饭,回头要加餐;习惯自己没事干,专给别人找事干。门内人要脚步匆匆,一副忙不过来的样子;要悄声低语,一副严谨细致的模样。官僚主义的门规,不严也罢。

从入门时的青涩懵懂到出门时的沉稳自信,门内人每天与官僚主义的门朝夕相处,在进进出出中历练成才。所以,在对官僚主义的门的认识上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一是门面与门生的关系。单位是干部的门面,干部是单位的门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官僚主义的门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大家知道门内人掌握着门外干部的命脉。每一名门内人都有责任不断丰富门的内涵。即使出了门,也始终保持「官僚主义情怀」,记住永远是单位的门生,继续高高在上。

二是门内与门外的关系。门内人要做到门内平等,门外严格。门内平等,是对待领导要谦虚谨慎;对待同事要不拘一格;对待乡镇门生,要一碗水端平。门外严格,是对待其他领导盛气凌人对待其他干部要颐指气使对待基层干部,要狐假虎威

三是开门与关门的关系。门内人需要关上门来谋篇布局,比如让乡镇报送亮点工作,比如召集村干部开展比武打擂,要有拍摄宣传视频或者制作幻灯片讲稿门内人也会打开门走出去调研,但他们更擅长的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假装座谈、搜集素材,再用基层准备好的文稿拼凑调研报告。

四是有形之门与无形之门的关系。事关系调入官僚主义的门只是意味着跨入了「有形之,只有思想上、行动上符合了门内人的要求,才能算是真正入了「无形之跨入有形之门是个一时的动作,是相对简单的,而跨入无形之门是个需要长期保持状态的,稍不注意就会滑出门外,甚至摔得体无完肤。

因此,门内要切实做到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梦溪水谈
读书,调研,倾听,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