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又卫生”-何来“蓝氏”

文摘   科学   2023-11-21 12:15   上海  

文案 | 袁 浩

审核 | 孙晓冰

排版 | 殷 杏



这天,小检如往常一样打开了便盒,如往常一样在玻片上稀释了样本,如往常一样将眼睛凑到了显微镜的目镜前,然后……???

这个大便怎么跟往常不一样???

这一个个的是白细胞吗???白细胞颗粒感比较强,但是该有形成分镜检时低倍下似透明存在,高倍镜下也未见明显颗粒感,且部分成分呈现一种透明状态,调整细螺旋,发现有些透明物体中间可见一“竖”。

难道是寄生虫???

遇事不要慌,拍照留个念!!!



然后再做个碘染色,继续拍照!!!



照片发给老师,“中奖了,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啥是蓝氏贾第鞭毛虫?这种虫儿从哪儿来的?有啥症状?

下面就让小检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种寄生虫吧!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

那我就



案例介绍


患者于 2 周前出现腹泻,多为稀便,偶有水样便,量中等,色黄,否认粘液、血便等,约 1~4 次/日,与饮食、活动无关,无伴明显腹痛,恶心、呕吐等,体重基本稳定。饮食无特殊。



寄生虫形检查


取少量粪便样本,用0.9%氯化钠溶液涂片镜检。每低倍镜视野可见1~4枚椭圆形包囊。高倍镜视野下可见包囊轮廓清晰,一端钝圆,另一端稍尖;包囊中央或稍偏处可见1个两侧有2个核的明显轴柱;油镜视野下可见有4个核的包囊内轴柱。碘液染色可见包囊囊壁较厚,与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不均匀空隙,包囊内有2或4个核,多偏于一端。根据上述形态学特征,确认为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一种能够引起散发性或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原虫类寄生虫。是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日托中心腹泻暴发及国际旅游者疾病的重要病因。

1. 生活史

包囊是贾第虫的感染形式,呈椭圆形,长为8~14um,宽7~10um,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的间隙。碘液染色后呈棕黄色,未成熟包囊内含2个细胞核,成熟包囊有4个核,多偏于一端。囊内可见鞭毛、丝状物及轴柱等。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的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10个包囊即足以促成感染。包囊被摄入后,会在近端小肠脱囊,并形成滋养体。



滋养体主要寄生于近端小肠,呈梨形、双核、多鞭毛,可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滋养体腹侧面的吸盘可助其附着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黏膜表面,但滋养体不侵犯黏膜上皮。未附着于小肠滋养体会移向大肠,在此处它们会恢复成为具有感染性的包囊形式;结合胆盐似乎可促进包囊的形成。包囊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腹泻患者的粪便中也可发现滋养体。



摄入包囊后有1周或更久的感染潜伏期,之后可能出现急性贾第虫病的症状。




2. 传播途径

水源传播是贾第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贾第虫包囊耐冷水,故容易在山间溪水中存活。河狸等水栖哺乳动物可被感染,并可成为持续的水污染源。基于上述原因,荒野地区徒步旅行者如果饮用了未经充分过滤、处理或煮沸的水,则贾第虫病是其发生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
摄入被包囊污染的生食或未熟透食(包括生蔬菜、沙拉、新鲜水果),或烹调完成后被污染的食物,可发生贾第虫病的食源性传播。然而,可能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食源性传播暴发难以被记录。

贾第虫病可通过肛-口性接触传播。此外,泥土和环境污染也可成为传染源。



3. 临床表现

贾第虫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一般而言,约半数的暴露者可在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清除感染,约15%的个体可无症状地排出包囊,剩余35%-45%的个体则表现为症状性感染。个体临床表现的性质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分离株的毒力、寄生虫载量及宿主免疫应答。症状通常出现于7-14日的潜伏期之后。若感染1周内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则不太可能是贾第虫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状通常持续1-4周。本例患者长期以来无腹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粪便镜检可见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未见滋养体,或考虑为慢性感染。




4. 实验室检查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查(粪便检查、小肠液检查、小肠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最常用的是鉴定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实施的粪便检查。重复送检粪便样本后检出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或包囊是确诊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依据。




结语


寄生虫病在人类传染病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已被列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熟悉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实验室诊断方法、防治等相关知识非常重要。本例患者的粪便形状正常提示,在日常工作中,在样本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也要严格遵守复检规则,以避免漏检。




嘉会相关检测项目


备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嘉会检验
嘉会检验项目介绍、标本采集、检验咨询及投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