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简介|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研究

学术   2024-08-29 11:46   河南  

引文格[1]梅星星,杨志清.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研究[J].管理学刊,2024,37(03):26-42.


作者简介:


梅星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杨志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国家政策等宏观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陆续出台政策文件,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体现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战略重要性。

在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及乡村组织管理等中观层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变化,传统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及乡村治理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上,农业生产经营呈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组织形式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需要高素质人才。此外,在乡村治理方面,随着“千万工程”全面推广,奔向共同富裕需要一批能够引领一 方、带动一片高素质人才。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微观层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31422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7.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比1.2%,这和占全国人口31.6%的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相比尚有差距。2023年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9%,是城镇居民的49.0%。从收入来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78年约为2.6,2023年约为2.4,乡村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 有限。从三产占GDP比例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7.1%。农业农村发展状况,致使高素质人才扎 根乡村、服务农业的第一意愿不高。此外,随着乡村人口流失及老龄化,乡村人才队伍质量也有所下降。因此,激发更多高素质人才内生动力,培育大批高素质农民汇集乡村、服务农业,具有时代紧迫性。

因此,在国家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战略布局下,结合农业产业从业者及乡村组织管理者整体素质水平、新生代“涉农”领域就业创业意愿等状况,系统研究高素质农民高质化培育,具有较高理论和社会价值。


主要内容


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战略布局下,从国家政策、学术研究两个层面提出高素质农民及其培育的内涵和特质,继而梳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认为农民素质培育演变过程表现为传统农民— 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其演进现实逻辑主线为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到“谁 来治村、如何兴村”再到“谁来引领致富、如何共同富裕”。继而,分析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及困境,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未来趋向把握。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素质农民“3311”培育体系,即遵照育前、育中、育后的现实逻辑,构建了“3”个保障条件、“3”个阶段、“11”个重要环节的“3311”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并从培育对象遴选、培育内容设置、师资团队配备、培育方式和途径选择等四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研究发现


第一,“高素质农民”是一个顺应时代而生,具有较强政策性的概念,其形成过程表现为“传统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其演进的现实逻辑主线为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到“谁来治村,如何兴村”再到“谁来引领致富,如何共同富裕”;对其内涵理解,不仅要突出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属性,还应在延续“新型”基础上强调高的素养,即培育出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运筹管理素质、司法维权素 质、社会服务素质等。

第二,高素质农民培育基于完善的培育体系实施,即由培育客体、培育主体、培育媒介、培育环境等协同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以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为目标导向开展,培育内容应围绕特质的“三个维度七个方面”。

第三,高素质农民培育趋势呈现为四个“健全”: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法规体系、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组 织管理体系、健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考核评价体系。

第四,建构高素质农民培育“3311”体系。遵照育前、育中、育后的现实逻辑,构建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织管理、产教融合的校外实践基地、制定模块课程库等“3”个保障条件;培育策划阶段、培育组织实施阶段、培育延伸阶段等“3”个阶段;育前三个环节、育中四个环节、育后四个环节等“11”个重要环节的“3311”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


政策建议


第一,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利用融媒体,扩大培育学员遴选范围;对涉农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加大农业从业者的再教育力度,积极促进三产融合;运用科学手段,按需设班,从而提高培育对象遴选的精准性。

第二,精准设置培育内容。结合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三种类型受训对象特征,设置综合素养模块,提升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和感受;设置建设美丽乡村模块,提升其社会道德素养,为形成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奠定基础;设置专业技能模块,使其掌握生产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设置经营管理模块,使其增强现代农业企业管理运营能力;设置经验交流模块,增强培育工作的现实操作性,重视身心健康,确保其具有创新创业的本钱。

第三,精准配备师资团队。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资源,提升高素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信心。强化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支撑作用,为高素质农民提供广泛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引入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管理资源,聘请农业基层技术人员,与受培对象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重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让成功者走上讲台,可以调动农民自我教育、自我分享、自我发展的内在积极性,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精准选择培育方式和途径。强化三个“结合”、搭建一个“平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搭建涉农科技信息供需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科技供需信 息库和专家库,创建线上“高素质农民培育陪伴服务120”,让专家“坐诊”答疑解困,实现简单问题 与专家“单线私聊”,复杂问题听专家“同屏会诊”,畅通科技精准供给途径。



《管理学刊》编辑部

2024/08/29    


往期回顾





论文简介|数字经济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研究

论文简介|数字乡村、技术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论文简介|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城市外向型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益与机制研究





管理学刊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政府重大决策需求,面向民生重大关切,树立期刊品牌特色,构建学术型智库,传播最新学术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