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格式:[1]楚尔鸣,孙红果,李逸飞.智慧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韧性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刊,2023,36(06):21-37.DOI:10.19808/j.cnki.41-1408/F.2023.0051.
作者:
楚尔鸣一一湘潭大学一一一一一一商学院
孙红果一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一一数学与金融学院
李逸飞一一管理世界杂志社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城市快速集聚与集中。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便利,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突发风险就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韧性提升有助于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城市的宜居性,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诚然,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途径多种多样,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成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主流模式。2012 年,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城市发展新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明确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并将基础设施智慧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等作为建设目标,同时要求建立生态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显然,根据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是可以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
但是,智慧城市建设是否真的可以起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政策效果?如果可以,能提高多少?其内在运行机理或核心驱动力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因此,本文以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验证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
主要内容
文章基于中国2005—2020年地市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用熵值法构建城市生态环境韧性指数,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果。
研究发现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韧性,韧性指数比非试点城市平均提升 32.2%。第二,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推动城市生态环境韧性提升。第三,智慧城市建设对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影响效果比东部地区城市更佳,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效果更好;且环保规制强度、公众民主参与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影响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
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系统协调。由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既涉及城市内部的各因素,又涉及城市外部的各节点,因而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生态环境韧性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全国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大量数据为支撑,将智慧生态环境与电子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融为一体,破除信息鸿沟,深化不同城市大数据的集中、融合、开放、挖掘和利用,强化系统协调,形成整体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使人民的出行更便捷、居住更舒适、环境更美好。
第二,推动技术创新,强化治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城市创新驱动的重要源泉,也是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政府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技术偏向性引导,加快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创建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应强化治理创新,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人治”“规治”向“技术治理”转化,广泛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居民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共治体系中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不断提升。
第三,注重因城施策,强化产业升级。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对不同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影响效果不同,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时切忌照搬照抄其他城市方案,要根据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总体方案,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同时必须注意到,虽然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使城市借助于技术手段提升对生态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水平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环境韧性,但真正决定一个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基础的是其自然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等经济社会条件。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产业升级,不断促进城市自然、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管理学刊》编辑部
2024/05/06
往期回顾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glxk2009
电话|0373-36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