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碳市场试点政策提高区域碳汇的机理研究
袁晓玲,韩宝晶,张江洋
汤一凯,刘晓康
转移就业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刘一林,丁莎莎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
罗玉辉,侯为民,李邦旺
【摘要】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立足“人口规模巨大”基本国情,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同时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从定量数据测算和定性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系统构建了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经济公平、经济开放、经济安全的5个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一级指标,以及每个一级指标下细分1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量化评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综合评分的动态变化趋势,明确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主要关键阻碍。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稳中趋好且已取得丰硕成果,经济现代化水平依次历经了缓慢上升、短期低迷、加速上升的三个阶段。这期间影响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因子已从经济发展、经济公平和经济结构因素,向经济开放和经济安全因素过渡,符合现阶段全球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增多的环境。最后,为焕发经济活性以助力经济恢复向好,结合实证分析提出,应推进高水平经济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稳外贸和引外资、优化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合作,重视经济安全和金融风险、守住安全底线等建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评价体系;熵权-TOPSIS法;障碍度模型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治理的价值偏离与纠偏
祁一壮,莫漫漫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提升企业价值
唐红涛,薛雅文,陈一捷
【摘要】数字化转型深刻地影响着制造企业的价值获取和价值创造,如何优化数字化转型前因提升制造企业价值是亟需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432家上市制造企业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和fsQCA方法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前因、机制和路径进行分析和检验,并依据行业特征划分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三类制造企业,针对其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提升路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多案例扎根分析识别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经营管理、市场竞合、创新升级、研发投入和企业建设六大特征变量,组态结果发现单一数字化转型特征变量不构成制造企业价值提升的必要条件。(2)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一类全局赋能型促成高企业价值提升的构型,以及创新薄弱型、布局薄弱型和研发薄弱型三类导致非高企业价值提升的构型,且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3)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价值提升驱动路径存在明显组态差异,战略布局数字化能力是三类制造企业实现价值提升的共性核心要素。本文研究不仅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提升的前因和协同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学理支撑。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价值提升;扎根理论;组态研究;fsQCA
平台生态嵌入与传统企业价值链攀升
陈南旭,李宇轩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平台生态系统作为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新范式,为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传统企业间的竞争手段由价格转向创新。作为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价值链攀升是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探寻平台生态嵌入对传统企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二者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平台生态嵌入对传统企业价值链攀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该影响随企业所处市场竞争强度提高而逐渐增强,且在区位、行业和企业层面上具有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才赋能与创新驱动是实现平台生态嵌入对传统企业价值链攀升促进作用的重要机制,且传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这一过程产生了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文章对深入理解传统企业嵌入平台生态从而实现价值创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平台生态嵌入;价值链攀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
拟人化沟通对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
董明放,李一涵
【摘要】智能客服普及范围广泛,应用场景多元,但智能客服回答标准化、反馈内容不合理是困扰消费者的主要痛点。研究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从拟人化沟通(温情型和能力型)与产品类别(享乐品和实用品)两个层面构建其交互作用模型,探讨拟人化沟通与产品类别如何共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通过3个情景模拟实验证明,智能客服采用温情型沟通推荐享乐品,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情感价值,进而提高购买意愿。智能客服采用能力型沟通推荐实用品,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实用价值,进而提高购买意愿。研究聚焦智能客服沟通困境,拓展了拟人化沟通方式的研究范围,丰富了特定场景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同时在实践中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智能客服沟通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智能客服;拟人化沟通;产品类别;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
企业金融化分析与创新投入调节效应
赵杜悦,宋保胜,刘一淼,马国璋
【摘要】基于2015—2021年沪深A股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并引入财政补助实证检验其是否在二者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呈现出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中,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并未显著发挥“蓄水池效应”,非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补助在企业金融化和创新投入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即当企业得到财政补助后,出于逐利目的,大部分财政补助资金会被用于金融资产的购买,进而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有关抑制传统制造企业金融化行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政府进一步优化财政补助政策,加强监管,引导制造业企业业务回归实体经济,提高传统制造业科技能力与资产高效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企业金融化;脱实向虚;创新投入;财政补助;影响效应
《管理学刊》编辑部
2024/06/26
论文简介|数字经济时代NGIT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效率的提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