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笑发作定位、定侧
定位、定侧
总体而言,发笑发作(Gelastic seizures)定位、定测价值不大,可见于下丘脑、额、颞、顶、枕、岛、扣带回任一脑区起始;可见于左侧或右侧半球(图1)。
图1. 发笑发作可见于下丘脑、额、颞、顶、枕、岛、扣带回各脑区
①下丘脑起始的发笑发作
儿童患者最多见于下丘脑错构瘤,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此处不再赘述。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微小的下丘脑错构瘤(直径5mm以下)儿童患者,仅表现为发作性发笑,而无其它发作症状学(图2)。
图2. 微小的下丘脑错构瘤--被迫的发笑发作
②额叶起始的发笑发作
起始于额叶外侧面的发笑发作(图3),该文作者还系统综述了2009年以前所有额叶起始的发笑发作病例报告(图3);
图3. 起始于额叶外侧面的发笑发作及文献综述
起始于前额叶额上回内侧面的发笑发作(图4),基于文献颅内电极和皮层电刺激的结果,作者还综述了2010年以前所有额叶内侧面、额眶回、扣带回起始的发笑发作(图5);
图4. 起始于前额叶额上回内侧面的发笑发作
图5. 起始于扣带回(CC)、额上回(SFG)、额眶回(OF)的发笑发作
起始于额眶回的发笑发作(2007年)(图6)。
图6. 起始于额眶回的发笑发作
③颞叶起始的发笑发作
起始于颞叶内侧的发作发笑(图7);
45岁,男性,14岁起病;
发作症状学:特征性突然笑声发作伴喜悦和幸福感,持续约30秒,随后1-2分钟意识混乱;
药物难治性癫痫:服用多种抗癫痫治疗(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每天仍有多达5次发作;
MRI:左颞叶内侧硬化(图7A);
发作间期脑电图:左侧额、颞区痫样放电(图7B);
发作期脑电图:记录了2次左侧额颞区起病的发笑发作。
FDG-PET:左颞叶前内侧低代谢(图7C);
神经心理学评估:双侧颞叶内侧和前部异常,左侧为主;
头颅CT:左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图7D);
病理:海马硬化伴皮质发育不良;
预后:患者一年无发作,随后复发,与术前平均水平相比减少了50% (ILAE IV级)。
图7. 起始于颞叶内侧发笑发作
起始于颞叶底面的发作发笑(图8、 视频1);
图8. 起始于颞叶底面带情感色彩的发笑发作
视频1. 起始于颞叶底面带情感色彩的发笑发作
【视频导读】发笑发作:
视频显示,患者右手轻微上抬,起始于右颞叶外侧皮层-内侧颞回放电迅速扩散到颞叶基底,患者出现先主观快乐体验先兆;当颞叶基底出现低波幅快速活动,可见患者微笑和随后发出笑声,后继腿部过度运动和头部阵挛运动。
起始于右侧颞下回的发笑发作(2005年);发作间期头皮VEEG右侧颞区尖波,T4位相倒置;高分辨率头颅MRI右侧颞下回病变,靠近梭状回 (图9、视频2)。
图9. 起始于右侧颞下回的发笑发作(黑色箭头)
视频2. 起始于右侧颞下回带情感色彩的发笑发作
④顶叶起始的发笑发作
起始于右侧顶叶的发笑发作(2006年)(图10)
图10. 起始于右侧顶叶发笑发作的发作期脑电图和SISCOM。(A)右侧顶区发作前期周期性尖-慢波(实心箭头);(B)放电演变为发作期右顶区节律性尖-慢波叠加快活动(虚线箭头)出现发笑发作;(C)发作期SPECT(黑色箭头)和(D)SISCOM显示右顶叶和右小脑蚓部高灌注。
起始于左侧顶叶的发笑发作(2012年)(图11)
图11. 起始于左侧顶叶的发笑发作(左为发作期视频脑电图,左侧顶区节律性尖-慢波放电起始后2秒出现发笑发作;右为左顶叶FCD)
⑤前扣带回起始的发笑发作
起始于右侧前扣带回的发笑发作(图12)
图12. 起始于右侧扣带回的发笑发作
患者27岁,男性,2年前因频繁发笑发作入院;
症状学:突然大笑伴双上肢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左上肢更易受累,无意识障碍,持续不到1分钟,约8-10次/天;
抗癫痫药物治疗:服用开浦兰250mg tid+苯妥英300 mg tid仍然控制不住发作;
MRI:右侧扣带回病变,界限清楚,病灶无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T1和T2加权均高信号,钆增强后无增强;
视频脑电图:发作间期右侧额中线区痫样放电;记录三次额叶起源的发作;
术后病理分析:II级星形细胞瘤;
预后:无发作。
起始于左侧前扣带回的发笑发作(图13)
图13. 起始于左侧扣带回的发笑发作
视频3. 起始于左侧扣带回的发笑发作
患者,17岁,男性;
发作症状学:10岁起病,大笑伴四肢肢自动运动,最初1-2次/月,
持续不到2分钟,发作后为持续3-5分钟意识混乱;
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氯巴占,发展为每日发作,并有三次癫痫持续状态;
发作间期VEEG:F7、T3、T5、F3及Fz50-75mV尖-慢波,多见于困倦期;
发作期视频脑电图:记录到3次电-临床发作,愣神→无情感色彩的强迫大笑→双手拍手自动症(见视频3),持续约2分钟,发作后意识混乱;同步脑电图中线和双侧额区节律性4Hzθ活动→左颞区7Hzθ活动;
MRI T2加权:左侧前扣带回一个不均匀病灶,结节性增强,周围有血管源性水肿;
DTI:病变病灶后侧胼胝体移位,病灶出现在靠近该区白质,包括胼胝体前部和钩状束;
MEG:偶极子无定位价值;
结合DTI、EEG和MEG数据表明:痫性放电从前扣带回经钩状束传播到颞区;
病理: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预后:随访12个月,患者无发作。
⑥岛盖、岛叶起始的发笑发作
文献中报道的岛叶、岛盖起始的发笑发作非常少见,仅散见于为数不多的病例系例中(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附属医院病例系列报告,见图14)。
图14.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附属医院病例系列中可见起始于岛叶、岛盖的发笑发作
下文题目标题看上去是起始于顶下小叶皮层发育不良的发笑发作,但细读全文及阅患儿头颅MRI图片,发现顶盖和岛叶亦受累(图15)。
图15. 起始于顶下小叶、顶盖、岛叶的发笑发作
患儿,5岁,男性;
因反复发热及癫痫发作入院;
足月出生,无任何围产期问题,出生时体重为3400克;
患儿神经精神运动发育总体正常,13个月大时会走路,18个月大时会说话;
首次发作:14个月大时第一次发作,GTCS,1-2次/月;4岁时出现每日发笑发作伴意识丧失,2-3次/天,每次持续约1分钟,与周围环境不相称,发作后无记忆;发作先兆:左半躯体感觉异常;
诱因:发作与39.5°C的发热相关,发热几乎每天发生,在不到3小时内自行消退。发热随发笑发作开始而升高,持续2 - 3小时,有时独立发生;
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腰椎穿刺、胸部x线摄影、心脏和腹部超声均正常;
MRI:右顶叶、顶盖、岛叶皮质发育不良;
fMRI:感觉皮质和病变中均激活;
发作间期脑电图:右侧颞区尖慢波。丙戊酸再次使用,没有任何改善;
药物治疗:VPA+CBZ+CLB无效。
关注更多资讯,请扫二维码!
往期相关文章,见链接
癫痫定位专题||《颞极癫痫的解剖-电-临床》
癫痫定位专题系列二十一||全面性发作后同侧偏转发作定侧与定位
癫痫定位专题系列二十四||发作性手部节律性非阵挛性运动定侧与定位
癫痫定位专题系列二十八||发笑发作定侧与定位(一)--定义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