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历第三、四世纪的苏菲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达苏菲实质时偏爱隐喻性表达。
古筛勒在《古筛勒苏菲论集》中为我们说明了促使苏菲使用隐喻性表达的原因。他说:“你要知道,众所周知,每一学科的学者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殊用语。他们一致使用这些用语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或者使那些人更容易地理解他们的感受。这些人(指苏菲)在他们之间使用特定的术语是为了表达他们所经历的感受,或者出于把非苏菲中人拒之门外的目的,他们使用了意义模棱两可的词汇,因为他们并没有让非苏菲人士了解他们的愿望。苏菲的实质不是各种烦难的集合,也不是只局限在一种行为之上的臆测,它是Allah投放在一些人心上的灵感与领悟,而剖析这些灵感与领悟是苏菲们的秘密。”
从古筛勒的话中可以理解到,第三、四世纪的苏菲有特殊的术语,这些术语在他们之间是一致认可的,他们可以理解,而外人无从理解。对于非苏菲人士来说,它们只是意义含糊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表达的是苏菲的秘密和体验,是Allah专赐他们的,他们害怕这些真相和秘密在非苏菲人士之间流传。古筛勒还指出苏菲从各方面隐藏想要表达的意义,或许担心与法学家的争执变得更为激烈。从一部分苏菲,如左农、努尔、艾布·哈姆宰、哈拉智等人被判刑来看,苏菲和法学家之间的冲突是相当激烈的。
图斯也在《苏菲的光辉》中说:“象征语的含义隐含在表面的话中,只有属于此道的人才可理解。”
这就是说这一时期苏菲的表达大部分情况下有两种含义:一种从表面的字词而获得;另一种通过分析、深思获得,这是隐含的意义。因此,古纳德说:“如果他们开口说话,你无法理解他们的真实意愿;如果他们闭口不谈,你更无法接近他们。”
苏菲还用一些指点的手势来取代词汇,他们用指示来取代词汇时,意义便隐藏了,指示代表着不明确的体势语。
艾布·阿里·鲁兹巴勒说:“指示如果变成词汇的话,意义也就变了。”艾布·鲁兹巴勒的意思是苏菲学是不能用平常的词汇来表达的,如果他不得不用词汇去表达,那么,他的意思便不为人理解。
苏菲学是和心相关联的学科,于是,苏菲所关注的是两种形式的语言:一种是主与心之间的语言,它能产生影响;一种是舌头与耳朵之间的语言,他们在这方面有精彩的论述。
艾布·奈尔姆说:“一个讲述者坐在离穆罕默德·本·瓦斯阿的讲席很近的一个地方,他以斥责的口吻对在座的人说:‘心不虔诚、眼不流泪、皮肤不颤栗又如何呢!’穆罕默德·本·瓦斯阿对他说:‘我看人们都是向你学习才成了这个样子的,赞念从心中出来又落在心上。’”
有人对哈姆杜尼·盖萨尔说:“为什么前辈们的话比我们的话有价值呢?”答:“因为他们谈论的是Islam的奥妙、心的得救、对Allah的喜悦,而我们谈的是心的谜语、追求尘世和附炎众人。”
苏菲认为体验首先给他们展示的是整体意义,他们并不知道其中具体的意义。如果他们想对此理解的话,他们跳跃的思索会为他们解明那一切,那时,体验与沙里亚就会显得一致,尽管有表达上的困难,他还是要说一些关于体验的句子。有时,他是在没有意志参与的情况下说出的,他本人也不知究竟,这就使他的话具有强烈的隐喻色彩。因此,古筛勒说:“苏菲的体验,他们自己也不十分了解,之后,真主在某一面为他们揭示了什么,他们那时会说一些他们自己也不知究竟的话。当他们从境界中返回时,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他们所说的教法学的证据。”
因此,苏菲要求在表达苏菲实质时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和天经、圣训一致。鲁米说:“最正确的实质是与知识相连。”那个时候,苏菲才允许讲话,因为那时的讲话是正确的。
祝奈德在指出这一点时说:“正确的讲话来自许可。”这种许可,《Quran》中提到过:“他们不得说话,唯至仁Allah所特许而且能说正话时,才敢发言。”
我们认为,第三、四世纪的苏菲在表达苏菲实质时借助隐喻性词汇是因为他们试图把心里的独特感受用感官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他们使用的每一个词汇都不是它原来众所周知的意思。他所表达的是感官超常感受时的真实,他们使用的词汇实际是感官性的。因此他们的话对听的人来说显得很陌生,于是和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就起来反对他们。
克拉巴兹说:“苏菲所使用的术语,在他们内部之间是心照不宣的,他们隐喻地表达他们的感受,于是,他们自己知道而听者不知。至于善意猜测苏菲的人,他接受他们的话,遇见不懂的词汇,他把原因归给自己,说自己的理解不够;至于恶意猜测苏菲的人,他认为苏菲是精神错乱者,是疯子。”
一部分认主学家对伊本·阿拔斯·阿塔说:“苏菲们啊,你们意欲如何呢?你们杜撰一些让人难懂的词汇,不说通俗的话,你们是想颠倒黑白呢,还是想遮盖你们的缺点呢?”伊本·阿拔斯·阿塔说:“我们这样做只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保护和它对于我们的荣耀,我们不想伤害我们之外的人。”
不应该把一些苏菲术语或隐喻性表达仅仅看成是一些词汇,它不但证明了动态状况下的意义,同时还是对苏菲的感受、心理变化(Dynamic)时的思想的活生生的描绘。一句话,它相当于唤醒听者感觉的工具,但条件是听者必须是有苏菲体验的人。
这些特点很难用一些明确的词汇(Ineffability)来表达,这一现象存在于所有形式的苏菲中。斯坦斯教授在《神秘主义与哲学》(Mysticism and Philosophy)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神秘主义与语言”(Mysticism and Language)一章里专门来谈这个问题,他在这一章里引述了很多解释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斯坦斯认为苏菲实质很难用平常的词汇来表达,其原因在于惯用的词汇的意义已在人的理智中定格,而苏菲不得不生活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逻辑的两个基本因素的环境里,当他的体验进入另一个世界时,也就是只有唯一存在(指Allah)而万物不存在的世界。在其体验结束时,他想把体验的感受告诉给其他人,在回忆之前的过程时,一些词汇脱口而出。当他发现词汇和想要表达的意义互相矛盾时,他开始抱怨语言的局限性,于是,他声称他的体验无法表达。
哈拉智的话可以支持斯坦斯的观点,他说:“认主独一,是超出语言表达的东西。”奈范勒--伊历第四世纪的苏菲,认为苏菲实质不可表达的话也可证明斯坦斯的观点,他在《问题与争论》一书中写道:“他(指Allah)对我说:‘字母不能说明它自己,又怎么能说明我呢?’”
当用词语表达体验时,又不得不用更多的词语表达感受,这样的表达是不能代替定义概念的,正是:“境界高时表达难。”
注:内容来自埃及艾布·卧法·伍乃米著,潘世昌译《Islam苏菲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