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概论之Islam苏菲是源于外来文化吗?

文摘   2024-10-15 00:27   青海  

自十九世纪初一直到现在,致力于Islam苏菲研究的东方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来源仍然各执其词、莫衷一是。

早期的东方学家们倾向于Islam苏菲的根源是一个,而后来的东方学家们则下赞同这一说法。

英籍东方学者尼科尔森(Nicholson)在其《伊斯兰的神秘主义)( The mysties of Islam)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证明,苏菲不能够归于一个局限的根源。因此、一个公正的研究者不会满足于比如说认为它是一个崇商的、开创性的宗教的理性反应或者说它纯粹是波斯、印度文化的结果这些泛泛的说法的。

像这些说法,即使它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它忽略了历史时期甲和乙之间相联系的必然性,我们也不能满足于两者之间的相似而忽略其特定的时间。

1、甲和乙的实际联系使假设的归属成为可能。

2、或然的假设与所有被肯定的实质相一致,

我所叙述的这些说法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果说苏菲仅仅是亚利安人的灵魂的革命而已,那么我们怎么解释一部分属于叙利亚、埃及的苏菲大师们他们是阿拉伯人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呢?”

这些热情的研究者,忽视了作为受印度文化影响最大的吠陀和佛教对伊斯兰文明的影响一直到近代才产生这一事实,更何况伊斯兰认主学、哲学和其他学科在吸收古希腊精华的基础上很早就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所以,不能说伊斯兰苏菲是外来文化的产物。

事实上,苏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因此,很难就其根源说做出确切的回答。

尼科尔森所提到的研究原则具有深刻的内涵,我们将会看到东方学家-只有极少数除外盲目地接受关于苏菲起源的说法而没有注意到应在尼科尔森所说的原则上进行研究性的评论。

还有的东方学家认为苏菲的根源是波斯文化。持此说法的有苏鲁克(Thoulk,十九世纪早期东方学家之一),他认为Islam苏菲发轫于拜火教。他的证据是很多伊朗北部的拜火教徒在Islam胜利之后仍然坚持拜火仪式;很多著名苏菲都出现于呼罗珊(属伊朗管辖)北部,而且一部分早期苏菲道堂的创建人曾经是拜火教徒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东方学家杜兹(Dozy),他认为Islam苏菲来源于波斯。因为波斯在Islam来临之前就存在苏菲,而波斯的苏菲又来源于印度。波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出现了万物流溢于真主、世界本身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真主的思想,而所有这些思想在伊斯兰苏菲里比比皆是。

我们完全可以反驳伊斯兰苏菲来源于波斯这一说法。因为尽管一部分苏菲大师来自波斯,但伊斯兰苏菲的繁荣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们努力的结果,伊斯兰苏菲的繁荣同样也应归功于为数不少的生活在叙利亚、埃及、摩洛哥等地的阿拉伯苏菲大师。举例来说:艾布·苏莱曼·达扎尼、左农、伊本·阿拉比、欧麦尔·本·法里德、伊本·阿塔,其中有些苏菲甚至对波斯苏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伊本·阿拉比。

同样可以明显地看出,麦阿鲁夫·克尔赫、比斯塔米(波斯籍苏菲)的出现是在先知穆罕默德和早期的苦行者之后。先知穆罕默德和圣门弟子们的生活及早期的苦行者对后来不管是波斯苏菲还是阿拉伯苏菲所坚持的修道原则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至于杜兹所说的万物流溢于真主、世界本身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真主的观点,有可能是伊斯兰苏菲的根源。我们可以反驳他,像这些思想只存在于后期(伊历第六、第七世纪)出现的坚持“万有单一论”的苏菲那里,不是所有的伊斯兰苏菲都坚持这一思想的,持这一说法的只是少数。

另外还有一些东方学家们,他们认为伊斯兰苏菲来自基督教。这一说法所依赖的是下面的两个证据:第一,阿拉伯人和基督徒在蒙昧时代和伊斯兰时期均有联系;第二,伊斯兰苦行者、苏菲们的生活、授道、修行的方式、幽居和尔撒圣人(基督教中的耶稣)的生活、教导、修士们的功修的方法、衣着有很多相似点。持这一观点的有:芬柯木尔(Von krcmer)、戈德齐赫尔(Goldziher)、尼科尔森(Nicholson)、阿西尼普拉由斯(Asin palasus)、奥莱亚尔(Olear)等。 例如,芬柯木尔在其《伊斯兰的卓越思想历史》一书中将伊斯兰苦行的产生归于基督教的苦行,至于苏菲,它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基督教;另外一个是佛教。

奥莱亚尔在其《阿拉伯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书中引用芬柯木尔的话说:“这一部分阿拉伯苦行者、修士具有地方色彩,其发展深受伊斯兰之前的基督教的影响。我们知道,居于叙利亚和西奈沙漠的基督教修士在阿拉伯人中间极负盛名。伊斯兰早期的苦行者完全有可能直接受到了这些基督教修士或者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穆罕默德的功修的影响。

从奥莱亚尔的话中可以体味到先知穆罕默德自己的功修好像也受到了基督教修行的影响。尼科尔森也谈到了这一影响,他说:“很明显,我所指的苦行和默悟的倾向是和基督思想相一致的,它从基督思想中汲取了力量,《新约》和尔撒的圣谕频频出现于最早期的苏菲大师的简介中。基督教修士经常在布道时劝诫和指导穆斯林苦行者,我们也看到了苏菲们的衣服--由羊毛做成的--其根源是尔撒。许愿、赞念及其他苦行锻炼,也有可能都源于这一根源,同时,和神爱派也有关系。”

戈德齐赫尔确定伊斯兰苏菲分为各具特色的两种:第一种是苦行,他认为这一类接近伊斯兰的精神和大众派,即使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基督修士的影响;第二种严格来说和认知、境界、存在、体验紧密相连,并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印度佛学的影响。戈德齐赫尔之后的研究者都认同苦行与苏菲之间的这种差别。

我们不否认伊斯兰苏菲与苦行之间或者伊斯兰的苏菲、苦行与基督教的苏菲、苦行之间存在相似点,但仅凭相似点还不能证明伊斯兰苏菲就是来源于基督教。

尼科尔森自己也在其书《阿拉伯文学史》中说道:“没有必要在伊斯兰范围之外寻找其苏菲的根源,即使基督教被认为曾经影响过伊斯兰苏菲,但也不是它的根源。因为苏菲赖以产生的苦行也是伊斯兰自己所有的。”

我将在这之后叙述一些来自《古兰经》、圣训、圣人的生活、圣门弟子生活中所包含的无可怀疑的证据,以肯定苏菲修行、爱真主等来源于伊斯兰,而这些东西同时都被基督人士认为是一种负担,没有什么意义。

应该指出的是,奥莱亚尔和戈德齐赫尔所指出的伊斯兰苦行者与基督苦行者及与伊斯兰之后的修士之间的关系,这也可以归根于伊斯兰。真主在《古兰经》中还赞扬了基督教的修士和僧侣:“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最亲近的是自称基督教徒的人,因为他们当中有许多牧师和僧侣,还因为他们不自大。当他们听见诵读降示使者的经典的时候,你看他们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而眼泪汪汪,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信道了,求你把我们同作证真理的人记录在一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否认一些哲学苏菲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在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哈拉智在表达他的苏菲思想时使用了基督术语,如:三位一体、神性、人性等。但这是在很晚之后才出现的,在伊历第一、第二世纪,苦行已成为后来各种苏菲的基础。
     因此,从公正的学术角度来说,伊斯兰苏菲的知识及其实际的功修都来自伊斯兰本身。在经历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时期时,可能也受到了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一些影响,但仍有一些东方学家固执地认为,伊斯兰苏菲完全是受到基督教影响的结果。
      还有一些东方学家认为伊斯兰苏菲源于印度教。他们倾向于伊斯兰苏菲的一些观点和一些特定的功修行为源于与之相似的印度苏菲。持这一看法的有:胡尔顿(Herten)与哈尔特曼(Hart- mann)。
胡尔顿认为伊斯兰苏菲的根源是印度文化。为了证实这一点,胡尔顿付出的精力是其他任何一个东方学家都不能企及的。

阿菲福博士说:“胡尔顿在对哈拉智,比斯塔米、祝奈德的苏菲思想研究之后,认为伊斯兰苏菲在伊历第三世纪完全受到了印度思想的影响,这一影响在哈拉智的苏非理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胡尔顿为证明他的这一观点做了大量研究,即伊斯兰苏菲源于印度。其途径是从波斯苏菲术语的语言性研究着手,最终,他认定伊斯兰苏菲完全源于印度吠陀。

哈尔特曼为了肯定伊斯兰苏菲源于印度文化,同样列举了许多证据,举例如下:

1,大部分早期苏菲不是阿拉伯人。如:伊卜拉欣·本·艾德海木、舍给格·巴里赫、比斯塔米、叶哈雅·本·穆阿兹·拉齐。

2.伊斯兰苏菲的出现和传播最早是在呼罗珊。

3.土耳其在伊斯兰之前曾是各宗教、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当土著人皈信伊斯兰后,很自然地把古代苏菲思想带了进来。

4.穆斯林自己也承认其苏菲思想中有印度教的影响。

5.伊斯兰早期的苦行在其思想和方法上都是印度教模式。知足,其思想根源是印度。使用念珠和肩褡也是印度教的习惯。
除此之外,印度教的“万有单一论”“法纳”和伊斯兰哲学苏菲的论调也是一致的。
     但是,另外一些东方学家认为这些相似点仅仅是表面上的,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如拜扎温教授在《波斯文化史》一书中就这样认为。
奥莱亚尔也认为伊斯兰苏菲从印度教受到的影响是很小的。他说:“应该注意到,伊卜拉欣·本·艾德海木卒于伊历162年。一般认为他是巴里赫地区的国王,为了修道,他放弃了王位。任何情况下的研究都不能表明佛教对伊斯兰苏菲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在伊斯兰苏菲和佛教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尽管佛教的涅槃(Nirvana)和苏菲的‘法纳’有着表面的相似之处。伊斯兰苏菲的‘法纳’是心灵沉浸在神性的精神里,而佛教的涅槃则是在绝对的宁静中失去自我。我们看到,虽然伊斯兰苏菲也自称失去自我,但之后的生活本质上是对真主的美的精神思考。在这一点上,它和印度吠陀的天人合一有相似之处,而不是和佛教。”尼科尔森在反驳上述观点时说:“两个派别的相似并不意味着一方必须源自另外一方,两方相似的结果可能是由于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或者屈从于同一心理状态导致。”

值得一提的是,我只在伊斯兰哲学苏菲大师阿卜杜勒·罕格·赛卜尔(卒于伊历669年)那儿发现了认为伊斯兰苏菲源于印度教信仰的明文,他在他的被称为《光辉的经典》中引用了一些婆罗门教的东西。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印度教对伊斯兰苏菲人士比如伊本·赛卜尔的影响是发生在伊历七世纪,而伊斯兰苏菲在伊历六世纪已经臻于成熟了。

流心记之
君子不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