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新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
研究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一)明确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
1.“一核”。是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根本任务,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一核”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2.“四层”。是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四个维度考查内容,突破了以往仅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考查的理念。高考命题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核心价值是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科素养是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是有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知识。
“四层”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 考什么”的问题。
3.“四翼”。是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性”考查要求既体现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基础性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基本性与通用性、问题情境的典型性。高考命题的基础性考查的是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综合性不仅针对学科内容,还包括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是考查对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整合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水平。
应用性是高考命题的显性要求,也就是要学以致用。高考命题的应用性要求试题要联系国家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考查学生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性是高考选拔功能的体现。高考命题的创新性,要求创设合理问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在新颖的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能力和水平。
“四翼”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二)明确高考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一核四层四翼”是一个整体。三者彼此联系、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一核”是总目标,“四层”围绕“一核”目标并遵循“四翼”要求进行设计,“四翼”对“四层”内容和呈现方式提出具体要求,确保“一核”目标的实现。
2.“一核四层四翼”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四层”“四翼”是实现“一核”的具体路径。
二、研究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
研究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一)明确本次课标修订根本目的
本次课标修订根本目的是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二)明确各学科强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修订后的课标丰富了能力的基本内涵,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讲清了能力在各科中究竟怎么培养的问题。
(三)明确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创建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旨在解决当前“三维目标”割裂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体系。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构建系统的核心素养框架是连接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正确地引领学科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地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