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二)

文摘   教育   2024-12-30 06:03   山东  

二、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相对。欧美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7 世纪英国革命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国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1.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运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个以派遣留学生,兴办西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为内容,以学习西方技术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形成,它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推动西方科技的转播,是近代教育发展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化为灰烬,洋务运动流产,开始思考社会制度,掀起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教育措施比洋务运动要广泛,除了办学堂培养人才,外还兴办报馆、学会,废除八股取士改革考试制度。变法虽然失败,但维新运动的志士仁人在效法西方政治制度的同时又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目光从西方转到东方的苏维埃俄国。中国精英阶层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育与这一新的思想融为一体。由此拉开了历史发展的新帷幕。

(二)近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以大机器生产为背景,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义务教育受到重视;教育愈加被利用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一种国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和传播;等等。

(三)近代教育的主要思想及流派

洋务革新家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维新改良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变科举兴学校教育思想;民主革命家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的大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生活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乡村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乡农教育思想;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幼儿园活教育思想;等等。

  三、现代教育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的教育。19世纪末,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开风气之先,成功创办西式新学制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真正开始。1990年代,中国的教育体系有了较大变化,允许私人资本重新进入教育领域。

(一)现代教育的特性

1.公共性。一方面,现代教育成为面向整个社会的公共事业,它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另一方面,教育的公共性也指教育的公平性,即在提高大众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精英,培育精英。

2.生产性。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元化的关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生产功能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3.科学性。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指导。

4.国际性。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指的是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面向世界。教育应当成为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工具,培养世界人。

5.终身性。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指的是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当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机会,打通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界限。

6.未来性。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与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

7.革命性。现代教育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方面都在不断地革新。现代教育的革命性源于现代生产与生活,并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本性是不断创新的,因而教育也处于不断革新之中。
  
(二)现代教育的优缺点

重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课程内容结构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统一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应试性,大学知识性,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将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它将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弘扬自由个性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早在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里,就提出了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个性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未完待续)

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武宏伟01
教育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