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与多媒体课件

文摘   教育   2025-01-06 05:55   山东  

一、板书

板书,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

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板书的类型主要有提纲式、对比式、词语式、线索式、图画式、分析综合式等。

板书的设计要注意板位设计——充分利用、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板书造型——对称型,有单轴对称、双轴对称、综合对称、字数对称、字距对称、外框对称等类型;偏正型,是非对称型,常见的有张翼型、雁行型、阶梯型、折线型等类型;自由型,有辐射型和波浪型两种。

内容设计——系统性板书内容的构成形式有内容式板书、强调式板书、设问式板书、序列式板书四种;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内容再现、逻辑追踪法、推论法、思路展开等。内容设计还要注意深挖教材,把握重点;掌握情况,有的放矢;讲写结合,相得益彰;内容完整,条理系统;等等。

二、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表现力、良好交互性、极大共享性等特点。课件主要作用是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遵循教育性、启发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等原则;要注意具有可教性、易用性、仿真性等问题。

三、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种教学手段,各有短长

1.板书优缺点。(1)优点。问题表述上,它比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板书具有制作与呈现同步的特点,内容在呈现过程中具有时间线性,符合教学对象从文字符号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心理规律;板书保留时间长,不像多媒体课件那样稍纵即逝,便于记忆;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伴随想象思维的优势;灵活性强;有书写示范和审美的作用;在逻辑推导、公式推演等过程中,更能体现逻辑性和连贯性;等等。

板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板书不仅是知识的美,汉字的美,更是艺术的美。

2)缺点。耗时长,当需要大量图片或图形时,容易影响教师授课进程;当教师板书不工整或者粉笔字写得不好时,将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和课堂质量;对一些疑难、复杂而又枯燥的知识点,板书不容易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粉笔粉末容易被教师及前排同学吸入,影响身体健康。

2.多媒体课件优缺点。(1)优点。多媒体教学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活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以音像、图形、文字、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能使教学对象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可有效帮助教学对象对课程内容理解,最大限度地汲取信息与知识;从教学手段角度看,通过预先制作课件,可以节省课上的板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扩大教学对象视野,弥补传统板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不足,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缺点。多媒体课件缺少课堂知识的规划性和整体性,影响整体认知。课件逐一放映,会减少教师兴致所至的连珠妙语的手舞足蹈……使整个课堂程序化有余,灵活性不足,难以调动具有奇思妙想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尤其是将大段文字、公式、计算过程直接打在屏幕上,照“屏”宣科,“填鸭式”灌输,学生学习被动,难以调动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分屏显示,关联内容处于隔离状态,学生不易掌握教学内容间逻辑关系,获取信息的心理规律被打乱。 

(二)两种教学手段,板书永远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替代

1.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要常写、常读、常记、常认。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和行书,经过了6千多年的演变过程,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和故事,每个汉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计算机普及和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成人写汉字机会明显减少,板书也明显被弱化,即使是最应该用汉字进行板书的语文课堂,也常常是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空无一字。假如再不重视师生书写汉字的机会,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参天大树将会被连根拔起。所以板书将永远不会被取代,只能越来越强化。板书是教师必备教学基本功之一,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扎扎实实落实在行动上。

2.汉字为表意文字,字形意义通过书写表达。书写赋予汉字以灵性,以传神,或苍劲有力,或潇洒飘逸,或龙飞凤舞,这是多媒体课件所不能表达的。善于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教师也一定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就会被学生佩服,被学生模仿,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魅力。低年级学生最好的识字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观察老师的板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3.板书及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也可以方便地增删内容。多媒体课件是课前设计好的,是死的,而板书是活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此时如果巧妙地利用板书,就会锦上添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好的板书恰似一份“微型教案”。书写板书,可以呈现学习的脉络,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能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使新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中心,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他还能在学生开小差回来,思维重新进入听课时,一看黑板就知道老师现在讲到什么地方了。

(三)两种教学手段整合使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课件或板书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但多媒体课件不一定堂堂都用,而板书必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课堂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异。一般情况下的最佳选择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整合使用,已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作用。

两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模式,都应以有利于教学对象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为原则。在设计两者结合使用时,应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

1.板书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此类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教学设计程序,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按照一定顺序用板书反映大部分教学主要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辅助材料。这种方式有利于展示教师思维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教学对象感受教师鲜活灵动的思想、智慧丰富的情感,使教学对象不会产生思维惰性。

2.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为辅。此类课堂教学,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独特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编辑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设备系统地展示给教学对象,同时利用传统板书对多媒体课件展示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分析拓展,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模式生动、形象、直观,能有效地激发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又加深了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它适用于教学内容多或过于抽象需要形象化,或表现动态变化、以培养教学对象形象思维为主的课程。

3.板书、多媒体课件并行。此类课堂教学,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现实情境模拟情境,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同时用板书列出相关知识的线索,以帮助教学对象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这种模式符合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既能使教学对象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理解知识全貌,又能明确各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同时通过板书的线索强化,把具体的情境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化,真正使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武宏伟01
教育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