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语的世界影响
1.对《牛津英语词典》的影响。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2016年3月更新版收录了500个新词语,其中13个含有汉语元素的词语来自中国香港特区,它们颇具地方特色,多以粤方言拼音显示。
这部巨型词典自2000年起每隔3个月便将词典内容更新一次,现已收录超过60万个英语词语,其中含有汉语元素的英语词语就有1500多个。
《牛津英语词典》不断收录含有汉语元素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英语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促进了英语的全球化发展,还反映出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与日俱增。
2.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近几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2019年,汉语正式纳入俄罗斯“高考”。
2019年2月,沙特阿拉伯宣布将汉语纳入沙特王国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以使该国教育更具多元性。
三、英语与汉语的异同
(一)相同点
1.句子成分相似。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一般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英语的基本成分也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例如:“I have breakfast every day(我每天吃早餐)”这个句子中含有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I(我)是主语, have(吃)是谓语,breakfast(早餐)是宾语,every day(每天)是状语。
2.句子种类相同。英语和汉语从语气上都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其中,英语的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疑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
3.词性大多相同。汉语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数词,英语中也有这些词性。如:“Mary
finished her homework carefully(玛丽认真地完成了她的作业)”,在这个例句中,Mary(玛丽)和homework(家庭作业)是名词,finish(完成)是动词,her(她)是代词,carefully(仔细地)是副词。其中,汉语的词性和英语的词性是一致的。
4.词性相同的词用法也有相同之处。(1)“名词(noun)”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在汉语和英语中,它都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2)“形容词(adjective)”修饰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特征,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常用来做定语。
(3)“副词(adverb)”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5.成语相同点。(1)逻辑相同点。人类具有类似的情感反应与逻辑思维方式,虽然引起情感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时候,虽然所使用的词汇或比拟的事物不同,但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也使我们在理解英语成语的时候有章可循。
(2)形式相同点。结构都是定型的,不可随意改动。不但成语的构成成分不能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而且成分的位置也不可变更。如英语中的“with flying colors” (旗开得胜)不能改成“with flying flags”;“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不能改成“the blue from a bolt”;汉语中的“吉祥如意”不能改成“好祥如意”;“心旷神怡”也不能说成“心怡神旷”。
(3)功能相同点。都可以分成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与副词性成语。需要注意的是汉语的副词性成语内容不丰富,数量也并不多,但是其成分复杂,使用灵活。如全心全意、众所周知等。
(4)修辞相同点。一是大量使用比喻。例如汉语成语中有“如鱼得水”、“势如破竹”“口若悬河”等;英语成语中有“as pretty as a picture”(美丽如画)、“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
二是词汇重叠。例如汉语成语中有“神采奕奕”“欣欣向荣”等;英语成语中有“through and through”(彻头彻尾)、“shoulder to shoulder”(齐心协力)等。
三是使用对照方式。反义交错式的成语,由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两个方面的概念组成,使成语的两个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汉语成语有“以少胜多”“避重就轻”等;英语成语有“to move heaven and earth”(竭尽全力),“to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等。
(二)不同点
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
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3.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4.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经常使用被动结构,而汉语里却很少使用被动结构。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5.英语的动词有时态,汉语没有。英语的时态大都体现在谓语动词上,而汉语的时态则用一些虚词来表现。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我已经完成我的家庭作业)。在这个例句中,汉语我们用虚词“已经”来表示动作的完成,而在英语中,则是将句中的谓语动词finish转变成现在完成时结构have finished来表现finish这个动作已经发生过了。
6.相同的句子成分在汉语和英语句子中的位置不同。(1)状语位置:汉语,一般位于句中;英语,一般位于句末。
(2)英语中把“very much(非常)”放句末。
(3 汉语把定语放在名词之前;英语形容词作定语修饰不定代词时,要后置。
7.语音差异:汉语是符号型的语言,读音和字本身没有联系;英语是拼音字母文字,读音和拼写有很紧密的联系。汉语中加上轻声一共五个声调,不同的声调表示的是不同的字或义;英语中只有升降调两个声调,主要用来区别陈述句和疑问句,类似于汉语的二、四声。汉语有同音字,特别多,英语也有同音字,但是少;汉语有不少多音字,英语比较少。
8.语序差异。人名的顺序不同,汉语先姓后名,英语先名后姓,称呼时也不一样,汉语李先生,英语Mr Brown。疑问句汉语和英语的词语顺序不一致。
9.词性差异。英语的名词有可数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还有单复数之分,汉语没有;英语中有冠词a/an/the ,而汉语中没有,英语句子中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都必须要有冠词或者代词;汉语中有代词,英语中也有,但英语的代词使用比汉语更广泛。(全文完)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