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12日,斯蒂芬·吉利根博士开启了传承计划第二阶段《生生不息心理咨询进阶》课程。“17 年前,我和各位一样坐在下面,拿着笔记本非常紧张地想,我要把老师一生的功力就在今天把它学会。当我坐在下面听着老师的分享,某一个瞬间好像有一道闪光击中了我,就从那天起,改变了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一直来到今天我才有机会站在这个地方。”生生不息改变的理念是来自斯蒂芬·吉利根博士的传承和创造,在这美好的 5 天里,有欢笑、有泪水,有诗、有歌,有悲伤,有治愈······仅以此文,记录吉利根博士在课程中的分享,欢迎收藏与转发,把你所感受的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梦想。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改变,因为最终这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们只是去创造条件,允许这些人可以找到他们的创造力。我在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我没有办法让它发生。但我希望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连接——我能够感受到你的内在,把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给你,至于你要拿它怎么办,就是你的选择了。我是从十九岁的时候开始这趟旅程的。在我开始接触催眠之前,我学习过冥想。记得当时14岁,我正在旧金山念高中。周末同学回来了,他说:“我刚去体验了一堂课,我们学了很棒的东西,怎么和你自己建立正向连接”。这也是我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陪我经历人生的起落。
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告诉自己,你可以建立一个连接,超越所有的担忧,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压力或生命中的痛苦,内在都有一个更深层的空间,是过去很多很多人贡献的,它一直都在为你所用。但我们必须对它作出承诺,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不断练习的方式。所以在生生不息催眠中,需要做的第一步永远从正念中开始工作,我们有很多办法去唤醒它。第二步,就是如何去感受到你想要什么,以及共建一条通往它的道路,同时保持在正念的状态里。我之前跟一位女士一起工作,她50岁了,在职业上非常成功,做了很多为女性赋能的工作,而且也透过自己这份如此热爱的工作挣到了很多钱。她来找我,尽管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功,但是在她的生活中最微小的私人关系都没有,她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跟她去咖啡厅喝上 5 分钟的咖啡。我说:“有一些是你想要的,这个是意图,然后每当你尝试把这个正向意图创造出来的时候,都会发生一些事情。”她说:“每当我想要和他人连接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堵黑墙降了下来,我躲在墙的后面。”
在生生不息的教练当中,我们会把这堵墙视为一个资源。
在她人生当中的某一刻,她的创造性心智创造出了这堵黑墙,那是有一份非常深的、正向的意图。但是来到今天,这堵墙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了。我跟她说:“我真的很好奇,在最开始的时候,你是怎么样学会为自己创造这样的一堵墙呢?你有知道一些什么吗?”她点了点头,接着说很难讲出口。
我说慢慢来。
她跟我分享她和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的父母双亲都有恋童癖,而且他们加入了一个恋童癖的圈子,会轮流在各自的家里见面。无论在谁家办那个见面会,大人们会围成一个圆圈坐,然后让孩子们出来,把所有的衣服都脱掉······然后就会发生一些很可怕的,根本想象不到,也不愿意述说的事情。这个时候,作为教练,你必须要能够和对方一起坐在那里,感受到那份慈悲。我问她:“你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吗?在那个时候,你是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呢?在那样非常非常糟糕的情况里面。”她说:“我学会了为自己创造一堵黑墙,我就站在这堵黑墙后面,没有人能看得到我,也没有人能碰得到我。”“我真的可以看到这堵黑墙在当时是如此美的一份对自己的爱,在那样的时刻,那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我真的感觉到深深的触动,在你的内在,有一个存在学会为你这样做,对“她”说:真的是太棒了,欢迎,欢迎,欢迎······”我看着她说。当我们开始把那些部分视为在当时这个人能做的对自己最好的保护,而现在,如果这个人已经在处一个COACH的场域中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去探索,如何可以满足能够连接他人的意图,同时又拥有界限。我继续跟她说:“在那样的时候,创造一堵黑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做得好,很好,谢谢,欢迎,欢迎······
现在我想要邀请那个存在来帮助我们,看看我们可以怎么样去升级建立边界的方式。”所以永远不是试图去摆脱掉问题,去掉这堵墙,而是把TA带到这个流动的、正向的COACH场域里面,在这个场域里,TA可以成为这样的,也可以成为那样的。当一个人处在气堵住的崩溃状态下, TA是冻结的,身体的、呼吸的冻结、紧绷,把那样的一个意向画面冻结在了你的脑海里。于是,她唯一能够让自己感觉到温暖的方式就是用那堵黑墙,她唯一可以让自己有边界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消失。那是当时,现在是现在了。很显然的,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不一样了,她可以去主导自己的生活,她不再生活在那样一个家庭里了,她也作为一个女人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技能。所以我们运用这份连接,开始邀请她创造性的心智去跟那堵黑墙玩,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有一点点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COACH场域,让自己能够镇定下来,也使得自己可以开始好奇。头脑只能以一个框架、一种方式去思考,而创造性的心智可以看到这个可以变成这个,还可以变成那个。
所以我们找到这个COACH场域,然后非常非常小心带来问题的这些核心的部分。
我说小心仔细的指的是,我们只以这个人可以继续与COACH的场域连接的方式把他带进来。
在一节个案的过程当中,这个场域的状态是会有高低起伏的。
而COACH状态,需要能够做到同等地欢迎一切。但难以避免的是我们最开始去理解COACH状态时候,会觉得这就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时候,一切都是积极的。
那这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理解。
在佛教里有一个大平等舍的概念,意思是对生命当中的喜悦和苦痛,你都是同等的接纳。
而COACH状态正是如此,在面对痛苦的时候仍然能够存在,否则,你只是在找这个东西来逃离自己的困难而已。
我很早就意识到,对于COACH状态的理解永远不会有最终版。
就好像当我们以为自己明白了怎么当一个好父母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某个地方戳一戳你,然后,所有很棒的养育的技巧都没用了。亲密关系也是如此,
没有人能够抵达完美。意识到自己可以用一辈子深深地去研究这些,全身心地投身其中。
如果你懂了一点点,领悟到了一点点,请为自己欣喜,就算是一点点,你也可以开怀大笑。
这份欣喜、这份高兴,会让你回归到生命的旅途之中。
现在,轮到你了·······
我们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得不到那些。童年时期的我们需要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支持和爱,而成年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而且也需要首先由我们自己来给予自己这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其他人了,而是这时候我们对他们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方式了。我们可以接受,在人生旅途中,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得不到自己所需的外部支持,但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在我 20 岁的时候,米尔顿·艾瑞克森对我来说就有点像是上帝一样,那个时候,他的妻子会把坐在轮椅上的他推出来,送到他的小办公室里,然后艾瑞克森就跟我们一起工作。四五个小时之后,他会请我们之中的一员,有的时候是我,推着他的轮椅经过后院,推回到他住的地方。你们觉得我心中的这位上帝,在他回到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会是什么呢?他说:“啊,好累啊,但休息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做!推我去厕所·····”老先生需要小便,而且他当时有点半瘫痪了,所以我不清楚他有没有这样的设备或者能力。在我心中他又是个上帝,我心想,天呐,我得要帮助上帝小便。我一身冷汗,推着他去往厕所,就当我们到门口了,他抬头看着我说:“接下来,由我来接手。”我没有问他任何问题,就赶紧跑了,我心中的上帝形象又多保留了一天。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由衷地认为,这就是我们如何从一个依赖他人的孩子成长为那个最深连接到你存在的那个样子的成年的自我。所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很多时候会想:接下来,由我来接手。内心那些曾经被其他人诅咒着、批评着、得不到其他人的爱的存在,现在,你可以来到我这里了,由我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