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当前这个时代,县城还是那个“朋友套朋友、亲戚套亲戚、关系套关系”的熟人社会,还是那个“人情世故”贯穿始终的社会。古人讲,世事不谙非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意在表明人情事故的重要性,对于县城体制内的人,就更不例外了,而且在县城这个区域内大部分的商业布局、经济发展都以政府为核心进行推进,推进过程中,需要政府内的体制人进行执行、落实。由于在县城这种相对较小的区域内,体制人与社会人之间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或者业缘关系等,逐渐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人脉网络。
从县政府的体制人来说,其职级从正处、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到股员。而按照管理,一般情况下,正处几乎都是从外地调任的领导干部,而如副县长、县纪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副处级干部,除个别为本地提拔外以及履行回避原则外,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调任或者上级下派的领导干部。而从正科及以下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员担任的,并且与社会人员进行直接的业务接触,积年累月的“内循环”,更是加剧了这种熟人社会、利益互补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县城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建立自己的熟人社会,所以可以说县城里99%以下都是熟人社会。具体原因我们一起详细的聊一下:
从古至今,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俗话说“熟人多好办事”,这句话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说熟人办事就一定是利益输送,而且由于人的关系圈接触层级有限,体制内正处、副处的关系可能在市里或者省里,正科的关系可能在市里,而副科的大部分关系基本上都在县里,这也导致在县城这样的地域内,正科以下熟人社会的这种传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
县城里的副处以上,保守的说70%是从外地或者上级调过来的领导干部,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讲,到县里任职除了干出一些业绩,也是顺便刷新一下自己的履历,基本上会跟正科以下的本县官员竭诚合作,尽量秉承互不得罪,也尽量不掺和到本地的熟人社会中去。这就使得县城里正科以下的熟人社会发挥更是淋漓尽致。另外,在县城本地领导干部以及社会人员的观念里,这种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其重要性往往超越规则和法律,他们大部分人更倾向于通过关系来解决问题,而非遵循既定的程序和规则。除了个别人员的内斗以外,正科以下的干部普遍信奉“互相保护、互相罩着”。
熟人社会说白了就是熟人间的“圈子文化”,县城里存在许多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其特定的办事规则和组成成员。人们往往量体裁衣,基于自身的身份、地位去选择加入哪个圈子,从而获取更多的人脉、资源和经济效益。比如,我们从下往上说,体制内的临时工也有自己的圈子,作为直接办事员,负责不同的业务内容,不同单位的体制内临时工愿意相互建立联系,为各自的家属及密切关系人提供便利,这是人之常情,也希望跟业务中接触的社会人员建立一定的联系,期望哪一天这些也能给这些前来办事的社会人“打招呼”,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再比如,村主任,对于一些村民来说,这种履行村务自治的权力,也属于实权人物,通过给村民开个介绍信或者维修个路等一些小事,也可以建立起一些熟人圈子。再比如,普通的小微型个体户也希望并努力在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对自身的经营活动提供帮助。
我们再往上看,不管县城里经济发展好或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有的身价千万元、有的身价上亿元,身价千万元的企业家能够接触到县城里正科的资源,比如实职正科的局长等,身价亿元的企业家或者更有实力的老板们,他们可能接触到省、市的资源,但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县城里正科以下的人员,而在跟这些县城里的正科人员接触过程中,一定也会秉承着“熟人社会”的基本原则,逐渐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加之,秉承“门当户对”,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子女之间的联姻,互换人脉资源后,这种圈子进一步扩大。
在从前那个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县城内的信息传播往往依赖于口头相传,而非正式的渠道,坊间传闻在流传中可能就变成了现实,而且信息的封闭性,使得县城里的人们想要获得第一手资源,必须运营好自己的“熟人社会”,保证自己在哪个位置都能找到人。但即使现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县城里面的人们依然没有改变这个建立“熟人社会”的传统,一方面由于很多资源仍然游离在公开信息之外,另一方面大部分县城的经济仍是以农业和小型工业为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单一,特殊的经济结构使得县城人们间的交往更加紧密,从而促进了熟人社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