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丁 帅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刊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引用格式:丁帅.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15-22.摘要: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命题是一种深刻的理论创新。大变局时代呼唤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是“双创”命题生成的应然逻辑,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亟须破解是“双创”命题生成的现实逻辑,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双创”命题生成的价值逻辑。“双创”是对传统文化在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兼顾形式创造性转化与内容创新性发展的统一。其实现路径是: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力;文化经济“相互搭台,共同唱戏”,产出更多文化精品;坚持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根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双创”命题;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实现路径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国运的晴雨表,其荣枯兴衰与国家和民族的荣枯兴衰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立足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考量,明确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命题,发表了富含深厚哲理的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立场和方法,构建了“双创”命题“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价值经纬。将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置于当代世界大背景下进行多维研究与诠释,厘清“双创”命题生成的内在逻辑,把握“双创”命题的基本意蕴,探寻“双创”命题的实现路径,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擘画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生成的内在逻辑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自身脉动的特质、规律和走向,“当前,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挑战”。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正是基于这样宏阔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国际变局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可以说,“双创”命题的提出,具有严谨清晰的内在逻辑,不仅是对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遵循,也是为了推进两个“双向奔赴”,即文化和时代的“双向奔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向奔赴”的重大谋划,是应对时代境遇、适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客观需要。
(一)大变局时代呼唤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是“双创”命题生成的应然逻辑
大变局时代呼唤民族文化自觉。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命题,深刻说明了中华民族需要具有主动适应时代变迁的文化自觉。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最终由生产方式决定并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在现实中,意识的这个限制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因而是同财富的一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同时也指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巨大反作用,“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都不能忽视思想文化的力量,不能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不断创造历史的过程,也是作为文化主体不断创造和升华文化的过程。所以,文化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历史演进不断变迁的。需要指出的是,人作为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活动,既体现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又体现出文化主体的自觉自为,即带有主动性的创造性活动。但这种文化自觉并非随心所欲地凭空产生,更不是大脑天马行空的纯粹臆造,而是与历史演进及时代需求密切相关的社会性活动,是文化和时代的“双向奔赴”。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大变革时代呼唤和需要中华民族具有主动面对和适应时代变迁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是基于时代变化与自身发展需求,对本民族文化根源进行探寻与继承、批判与发展。它一方面要基于民族文化立场,对当下剧烈变迁的时代图景进行系统深入的反思、考察和透视,为国家和民族应对这种剧烈变化提供富有哲理的思辨和解析;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构建满足时代和民族发展需求的思想文化。从宏观上看,就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代演变的“双向奔赴”,这种“双向奔赴”是基于本民族文化立场和观点,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中心,对时代变化进行反思与批判,对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进行概括与诠释,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和破解。
大变局时代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命题,也深刻诠释了大变局时代需要中华民族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当前数字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多元思想文化交织碰撞,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春草怒生”,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不同制度民族国家之间的认知战博弈愈演愈烈,这一切对我国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独特精神标识,要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生存发展,并确立在世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明晰文运与国运、文脉与国脉、文化繁荣与国运昌盛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和相促互动,深刻把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和文化自信自强。这既是大变局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的客观要求,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梦语境下传统文化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类文明中心逐渐向东方转移,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应对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的挑战,也迫切需要高质量推进“第二个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向奔赴”。唯有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牢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唯有实现结合,才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中华文明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实现中国梦提供磅礴精神动力。
(二)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亟须破解是“双创”命题生成的现实逻辑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一切文化与思想体系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是顺应时代特点和要求、顺应时代新进步新发展的深刻思想沉淀,是立足于时代之基,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破解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可以说,破解时代课题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双创”命题生成的现实逻辑。
从全球看,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整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有叠加的趋势,且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状态。以美国为首的传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极力维护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群体发展速度加快,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民族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日益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大变局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系列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急需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科学判断和正确解答。
从国内看,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如何破解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应对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如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和回答。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须合二为一,在相互激荡中实现相促互进;决定了必须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文化自信引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唯有如此,传统中华文明才能实现与时代同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代共舞,从而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才能真正破解时代课题,正确解答现实问题,推动中国进步和人类历史的发展。
“双创”命题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连接与交融。“双创”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自然观”“协和万邦”和“大同社会”理想的现代转型,促进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有机衔接,为中华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及世界文明互通互鉴找出了可行路径,为破解“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哲学基础,为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双创”命题提供了满足时代需求的文化创新范式,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双创”注重挖掘好、阐释好、运用好传统文化中“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以及“重义轻利”和“以义制利”传统伦理思想,强调文化建设与人民需要的契合性,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归宿和发展成果的人民性,文化繁荣与人民福祉增长的一致性,器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协同性。这为破解市场经济下资本逻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冲突与背离,避免数字劳动条件下劳动者主体性消解困厄的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回答“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此外,从文化演变的规律看,一种文化唯有立足时代需要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由于任何文化都具有历史阶段性,就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需要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落差和不兼容,若一味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拒绝顺应时代的革故鼎新和守正创新,那么再辉煌的文化也会落后于时代,成为凋零落寞的明日黄花,进而丧失当代价值,失去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也说明了满足时代需求、破解时代课题是“双创”命题生成的现实逻辑,唯有基于时代的“双创”,才是中华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不二之门。
(三)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双创”命题生成的价值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对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新目标新要求的新概括,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深刻的价值逻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肯定。中华文明既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恢弘史诗,又是仪态万方、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它秉持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为政以德”“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鲜明理念,蕴含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天下观、自然观、社会观和道德观,造就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质和精神标识。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多年跌宕起伏却从未枯竭和断裂,是因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和德性,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价值观,是中华文明汹涌澎湃、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正因为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价值观,才推动着中华文明虽然历经千难万险,却能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在不断的革故鼎新中历久弥新。从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崇实致用,一直到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汇成了仪态万方、汪洋恣肆的文化大观。
我们今天构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是对传统中华文明简单继承,更不是与之断裂和背离,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在对中华文明传承赓续的基础上建构的新的文明形态,可以说是传统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这个文明形态不是对西方文明的无条件摹写和拷贝,更不是对崇尚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以及靠战争、殖民和掠夺起家的资本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复制克隆,也不是对当前流行的“躺平主义”和“佛系”文化的背书与翻版,而是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洞悉文明演变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科学阐释时代主题、正确回答时代问题、破解中国发展难题,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守正创新,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时代深刻变化,社会更迭发展,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已失去了现代价值,失去了吸引力和感召力,丧失了古为今用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表达形式落后于时代、内容中精华与糟粕鱼龙混杂。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内容上的除旧布新,也需要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对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对内容进行创新性发展,兼顾内容创新性发展与形式创造性转化的统一。
(一)“双创”是在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合则双美,离则俱伤。不可讳言,随着时代的演进,传统文化以往单一或陈旧落后的表达形式已经难以展示其博大深邃的内涵,要么形式与内容脱节,要么形式只是浅表化呈现内容,造成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本质内涵的时代疏离,逐渐失去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而边缘化、小众化,甚至与公众的审美需求渐行渐远,延缓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进程,弱化了中华文明对时代发展的洞悉力和解释力,以及破解时代课题的能力。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双创”对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造性转化,就是坚持与时代同步,赋予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表达形式,不断推出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表现形式,以时代精神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要让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摆脱以往留给公众的老套古板、晦涩难懂、格调单一的印象,使之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吸引大众并贴近和融入大众生活,提高其感染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开拓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意蕴,大胆探索突破传统又不失神韵的新的表现形式,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弘扬传统文化和传递中国价值。同时,要融入全域、全时、全民的全媒体时代,借助网络和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综合运用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全方位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激活其时代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双创”是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化与时俱进,而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浩繁,内容庞杂,既包含精华又存在糟粕,一些过时的、陈旧的内容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甚至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负能量,成为国家和民族追求现代化的思想桎梏。即使一些精华内容也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开掘、新诠释,需要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因此,创新性发展,就是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内蕴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活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不但是时代与文化相促互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有两种错误倾向长期存在:一是极端夸大传统文化的功能作用,甚至提出用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二是极端夸大传统文化的负面作用,认为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应该彻底摒弃。二者偏离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有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国国情、中国实践结合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遵循。辩证否定观是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一方面,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传统文化内涵中的糟粕加以厘清、批判和摒弃。具体而言,就是对含有封建、愚昧和迷信的文化因子,对落后于时代以及与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格格不入的内容,要坚决剥离和抛弃。另一方面,对那些包含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友爱诚信和自强不息等精华的内容,则坚持保留、承继、赓续和弘扬。具体而言,就是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补充、拓展、完善与时代发展需求对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弘扬对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对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地生根对接,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和推陈出新,真正做到以批判继承为基础,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双创”是兼顾形式创造性转化与内容创新性发展的统一
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内容的创新性发展是相统一的关系,“双创”是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与创新性的内容完美结合的产物。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内容的创新性发展是形式创造性转化的前提,没有内容的支撑,形式只是一个空壳。内容创新就是以提升传统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焕发其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主旨,对传统文化有价值的内涵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挖掘、拓展、补充、完善、阐释和运用,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其次,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呈现形式,要在符合时代审美价值和公众欣赏需求的基础上,做到既多姿多彩和引人入胜,又力求卓尔不群和精妙绝伦。因此,只重形式轻内容或重内容轻形式都不可取,前者会陷入内容空洞形式浮夸的形式主义,后者会陷入内容晦涩滞重而不被公众认可的“曲高和寡”或者无人喝彩的“顾影自怜”,只有兼顾好二者的关系,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能力,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内涵创新与形式创新的正向互动,才能奏出传统文化时代化和现代化的瑰丽乐章,才能提升其主体性和世界性,使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深厚沃土,是涵养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源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现路径并非凭空杜撰和自说自话,也不是主观臆想和闭门造车,更不是夜郎自大和闭目塞听,而是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和价值蕴藏提炼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展示出来,增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这就要求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国际传播相结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二为”“双百”方针,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力,推动文化经济“相互搭台,共同唱戏”,产出更多文化精品,另一方面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根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代表符号。
(一)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力
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方针,是引导文化事业前进的纲领,带有战略性、指导性和原则性。当前进行文化建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方针,一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一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这些方针所具备的指导性、针对性、辩证性对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专享,而应该为占全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优秀的文化作品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遵循。所以,在文化宣传方面,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工作导向,围绕人民群众现实生活进行思想文化宣传和报道,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作为主流叙事。在文化创作旨趣上,要以人民的文化诉求为根本进行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创作,扎根人民,贴近人民,联系人民,表现人民,以优秀的文化作品引领人民,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力,切实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同时,把对文化发展规律的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和理性驾驭资本,又避免资本逻辑支配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百花齐放”推进艺术自由创作和表达,以“百家争鸣”推进学术自由争论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延续,是各民族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的。在当下融媒体时代,传播文化“双创”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在文化“双创”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载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创新表达方式,适时推出黄金时段、黄金栏目,将最优秀、最精彩、最受关注的文化作品呈现出来,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将乡贤文化、优秀家风、传统民俗等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让受众群体了解文化、了解历史,接受文化洗礼。
另外,要拓展文化多元主体参与的广泛渠道,鼓励人们积极进行“双创”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内容进行符合“二为”方针的多视角阐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扎扎实实落实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文化经济“相互搭台,共同唱戏”,产出更多文化精品
创新性挖掘和整合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中华历史文化资源是“双创”的“蓝本”和“质料”,必须将中华文化资源的创新性挖掘与整合和当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对标,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族文化性格的一般性特征和差异化特征,统筹域内各民族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文化资源的整体规划、布局,科学、有序地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开发、整合和利用,建立起民族文化资源的符号表达体系,展示民族文化厚重意蕴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加快文化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产出更多文化精品。要发挥文化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出体现传统文化价值蕴涵和魅力特色、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精、气、神”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不但是“双创”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文化产品是文化思想、知识技能、创造力的综合成果,是文化是否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征,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其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在传播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影响文化消费者思维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级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制定和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在不断产出文化精品的同时,对已有的文化产品做好升级转型,以新颖、独特的创意,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使创作出的文化精品既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实现从文化复制品到文化创意品、从文化产品到文化精品的转变,体现文创产品的历史性、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
文旅传播要积极主动推介,创新文化精品流通方式。文旅传播是推介地方文化产品、塑造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是彰显文化特质的“精彩流量”。文旅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影视等形式,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符号与文创创意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塑造特色文旅品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可知、可观、可听、可忆的形式表现出来,打造集旅游、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多元旅游经济,推进文化经济“相互搭台、共同唱戏”的良性发展,确保文化“双创”以有张力的思想和开放的空间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可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文化产品创意表达的同时,对文化产品的大众化包装进行适当把握,牢牢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核心价值,不失其根脉,葆有其特色,升华其境界,以大众化、趣味化的生动多样的形式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传播效果的良性互动。
(三)坚持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根基
民族历史转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开放、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既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华文明在世界不同文化汇聚的波澜壮阔的长河里,既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又有与其他文化共性共情之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双创”,“中华民族须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为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实现发展和进步”。事实上,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互鉴中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品格,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推崇和倡导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各美其美”体现了对民族价值和内涵的坚守,内蕴着对其他文明的尊重与包容;“美人之美”体现了尊重他国的文化理念,彰显了君子成人之美的境界;“美美与共”体现在与不同文明和谐共存与相互欣赏中,共建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旨趣。
破除不同文明交往壁垒,打造全方位合作共赢模式。“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诸多威胁多种挑战,仅仅依靠单一文明的力量难以应对诸多风险解决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借鉴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与精华,吸收不同文明的价值与智慧,与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治理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共同面对和破解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同时,秉承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及“互利共赢”理念,在尊重各国选择自己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权利的基础上,求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画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同心圆,打造全方位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积极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扩展文明交流互鉴渠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融媒体平台,积极促进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又了解域外文化的特色。同时,要搭建不同文明互鉴的线下平台,借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以历史文化和当代审美取向为导引,促进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动。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我们既要坚持文化开放、文化交流互鉴、文化融合,容纳外来文化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独创性,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成分,突出中国文化元素与民族特色,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鲜明的文化特性。要理性甄别和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时刻掌握“双创”的主动权,对待西方文化要采取辩证分析、批判借鉴的正确态度,不能盲目复制和效仿。总之,“双创”的实现,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倡导尊重文化多样性,建立包容开放的文化体系,促进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等共同繁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符号
新时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不仅是话语权的提高,更是文化感染力与吸引力的彰显。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在对内做好功课的同时注重对外传播,要建构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不断扩大文化传播权利,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另一方面,要打造突出中国文化精华又融通世界的独特文化符号。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为此,必须在国际传播中注重跨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注重学术交流、智库传播、文化旅游传播等人际传播渠道的开拓和扩展。要积极构建新型对外文化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术交流这个重要的文化传播渠道,不断完善中外学者学术交流机制,通过学术交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力度,全方位、多侧面地体现东方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文化气度,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要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网络数字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态势,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能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新媒体传播本国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发现、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组建专业的跨文化新媒体传播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融合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打造多渠道的文化传播主体的交流平台,把中国文化人物、故事、哲理、智慧、特色、气质娓娓道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辐射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
END
因排版篇幅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读原文,丁帅:《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命题的 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编辑排版|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