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英 明1,田鹏颖2
(1.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东北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
本文刊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引用格式:英明,田鹏颖.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3-29.摘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标示着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是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哲学范畴,其建构具有深邃的意蕴。中华民族孕育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彰显文化主体性,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本体意涵。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掌握历史主动中形成,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守正创新中建立,在深刻理解和践行“两个结合”中巩固,这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延展过程。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根本所在,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文化基础、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本体意涵;延展过程;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凸显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作为生命之流的时间长河当中,从过去经现在而通抵未来,延展出自身的内在逻辑。”我们应当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从历史的本体追溯、现实的能动建构、未来的意义指向等维度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意蕴。
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本体内涵
文化主体性是在人的精神文化实践中形成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作为对象性产物又反过来‘化人’。文化主体性即以文‘化人’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按照这个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即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情感、交往中创造形成的,因而中华民族文化本来就具有主体性。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生成的“精神密码”,中华文明因具有突出特质赋予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生成的超凡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本来就内含着“民族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标识”。
(一)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文化主体性
从大历史观来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首先是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文化上的自觉意识。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书写了波澜壮阔和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史,培育了历久弥新和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亘古绵长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创造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伟大思想,创造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古代科技四大发明成果,书写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建设了长城、故宫、运河等伟大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中国人民始终坚强奋斗和自强不息,开发建设了大好河山,开拓了海域疆土,开垦了土地良田,治理了江河湖泊,战胜了自然灾害,建设了城市乡村,形成了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生活等,蕴藏中国人民“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自觉,印证“以劳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天下一家和团结守望,生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构筑了五十六个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形成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捍卫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古代盘古开天、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在文化层面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敢于拥有梦想、勇敢追求梦想、能够实现梦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涵养中国人民拥有战胜一切强敌的精神气概、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近代战胜一切敌人的气概、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底气、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骨气,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内在规制着实践主体的精神(文化)生产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历史隐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特质和禀赋,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彰显“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和“中国人民主体性标识”,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生成“更深层次地注入”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深厚底气,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彰显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曾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沿着马克思这一思维逻辑,我们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性③的理解,不能仅仅当作感性的直观来理解,而必须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就转化成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能力”,确证了中华民族文化本身就具有主体性。
“中华文明在兼容并蓄中自我丰富、自我发展,靠的是坚守自我文化立场的文化自主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使中华民族文化始终没有在任何挫折中丧失主体性,并在自身旺盛发展进程中彰显强烈“民族意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使中华民族文化拥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志气骨气底气和迎接新挑战、接受新事物的气度品格,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以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人类文明百花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能够把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并且使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无论遭遇何种挫折和遭遇也不会分裂,铸牢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体信念。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在民族叙事史诗中,实现多元交往交流交融、共识共建共享发展的一体存在,对内通过汇聚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通过兼收并蓄世界各种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使中华民族文化一直彰显和平、和睦、和谐的交往共处理念,主张构建群己合一的人类世界,反对文化演变、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奠定了中华民族始终是世界和平建设者的深厚文明底蕴。可见,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未来的文化主体性和蓬勃生命力,内在孕育并规定着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发展。
概括地说,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创制的中华文明,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在思想、意识、观念、精神层面上的“民族的自我意识”,体现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内在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具有本体内涵。
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延展过程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历史延展过程,为我们科学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本意蕴提供了更加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宽广的世界视野。
(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党带领中国人民掌握历史主动中建立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近代蒙尘中坚守赓续。进入近代以后,伴随“民族史向世界史”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及其传统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人逐渐陷入文化自卑的心理状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似乎陷落到某种历史的窠臼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度遭遇了动摇,在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孰优孰劣的争辩中展开。虽说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局部坚守始终存在着,但总体上呈现式微局面,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被重重遮蔽。重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便成为近代以来各种文化流派、各种主义学说共同关注的基本主题。尽管“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华民族文化深层,并占据着“统领地位”,但中华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现代性”的新品质,在自我反省中获得了建构主体性的可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让中国人民摆脱文化主体性上的消极被动,激荡起重建文化主体性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启了使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从失落中觉醒、从蒙尘中光大的历史新阶段。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重塑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有了建立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主张这个“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应当具有“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同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文化重塑和转型的文化运动,使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重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自觉发扬文化主体意识,探索如何繁荣和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科学文化,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采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案,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顺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抓、都要硬,首次在“社会主义文化”前增加了“有中国特色”的表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折射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应有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价值元素,使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保持挺立,在与多元文明交融中主动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在面向世界和面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更新和充裕了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新时代升华巩固。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更加积极主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中升华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深化了对发展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规律的认识。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等,确保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立的主体力量;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确保文化主体性的“社会主义”要素;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持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形成了建立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机制;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主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力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进一步升华和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守正创新中建立
建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既离不开文化主体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接引,也离不开对世界文化的充分吸收和有益借鉴,我们党带领人民正是遵循着守正创新这一文化发展机制而建构起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引中建立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在当代世界话语体系中,一个国家或民族与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主体性区别开来的核心要素就是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历史和传统对当代世界的深刻影响又是通过文化形态得以体现的,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代中国语境中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内涵。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百余年文化建设历程中,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认同,积极主动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内蕴的最基本文化基因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适应相协调,在把中华文明向着人类文明高处推进时,试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在当今时代被激活,并再度接引出来,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品质、革命传统,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塑造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精神宝藏和动力源泉,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建设彰显社会主义“主体性标识”的当代中国文化。
在对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中建立文化主体性。随着“历史向世界史转变”,“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主体到主体间性,从单个文化主体寻求自身发展到多个文化主体逐步走向相互承认与交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在承认其他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往交流、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并不是用外来文化替代民族文化,而是“以我为主”,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无比自信,敢于把开放包容作为自己文明发展的活力动能,因而在保持自己民族特征时,积极主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各种文明成果支撑自身发展。在古代社会,中华文明主动吸收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接受西方和中亚文明,促成伊斯兰和儒家文化的融合汇通;在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文化积极接受西方学术思想,促进了“西学东渐”的思想交流现象,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领域全方位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的文化。这都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历史自觉和文化主动。这种“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自觉和主动,表达的是“以我为主体”来丰富自我,不是改变自我,更不是变成他者,而是把外来文化积极内化为自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支撑或促进自己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表明中华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的“民族意识”和“自我主张”,这表明中华民族文化在多元文明汇合互鉴中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三)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深刻理解和践行“两个结合”中建立
在唯物辩证法视野中,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是无法“结合”的,而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又没必要“结合”。只有两个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事物,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两种事物,二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二者有“共同之处”,在深层次能够“契合”。其实,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东一西、一古一今,关涉“古今中西”,属于两个时代、两个世界的文化成果。如果深入探究就会发展,当在事物表层审视时,二者主要表征为“冲突”,而当在事物深层审视时,二者则更多地表征为“契合”。这种深层的“契合”,既依赖于特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条件,更依赖于两者能够“结合”、能够互相“成就”的契合基因。因此,二者的“结合”不是“拼盘”,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有机的“化学反应”,在经由“结合”反应后造就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指涉的就是我们党在百余年文化建设中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中共中央在1943年指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历史任务决定了我们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虽然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但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论展开,也没有形成“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建构。直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坚持推进“第一个结合”时,又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创造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提出“必由之路”“重大法宝”“又一次思想解放”等重大理论和时代命题,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第二个结合”超越了中国近代以来其他文化流派给出的各种文化发展方案,有力地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
我们党带领人民“经由‘两个结合’,传承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坚定了文化自信,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始终坚守魂脉和根脉,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薪火相传,既没有用魂脉代替根脉,也没有用根脉替代魂脉,而是在捍卫魂脉和根脉的辩证统一中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闪电”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命因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又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让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思想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两个结合”造就的最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因此,我们党百余年带领人民通过“两个结合”造就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依赖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条件,延续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赓续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自信,有力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并让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高远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又是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根本所在,把其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场景中,置于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的时空逻辑中审视,具有重大时代价值。
(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现代化的本质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也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现代化意义上的具体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正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才因具有“中国特色”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创了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独立自主探索了工业化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范式并行并通往世界现代化的新道路,打破了把“西方道路”奉为圭臬的话语霸权。“中华文化主体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确立了高度的主体自觉……由此明确了现代化追求的内生动力。”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既是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开辟和发展的,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能动力量,强化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自我意识,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面对一系列世界现代化之问,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蕴含着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追求,具有高度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持续铺展的强大内驱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境界、价值旨趣、发展理念、思维方法等精神追求。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证成,在历史长河和世界文明激荡中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有机体的强大生命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两种模式比较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赋予党和人民更大的历史主动,把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进程有机统一起来,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深厚文化根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双重维度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自我主张。
(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前提要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这一本质特征。“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能凸显自身鲜明特质、使自身区别于他者的主体性正是文化主体性。”只有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切实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历史实践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蕴含着充分激活中华文明的自觉建构、自主适应、自为创造等主体性能动,体现了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双向奔赴”。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既能在彰显“民族意识”过程中尊重历史传统、坚持文化自信,又能在展现“现代文明”的格局中保有时代关切和宏阔的世界视野,因而能在积极应答“古今中西”之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内在要求高扬民族核心价值诉求,推动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推陈出新。现代文明需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繁荣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充分激活才能走向现代。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文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未曾中断并以国家形态存在发展的“连续性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是“连续性文明”,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无论在何种历史境遇和失落徘徊中都赓续着自己的历史传统,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明在保持文化主体性的同时,还努力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再度接引出来,发展成现代社会的文明样态。从中华文明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改变的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存在样态,不是从一种文明到另一种文明,而是在古老传统文明基础上接续发展现代文明。只有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之正,全面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文明在当代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内在要求与“他者文化”构建美美与共关系,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从蒙昧时代发展到野蛮时代,再进入文明时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文明是一个表征人类进步状态的历史性范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求对古老中华文明进行接引更新,还要求充分占有现代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如果不能够充分占有人类文明成果为发展自己的道路所用,那就意味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还不是最先进等级的文明,还会被高等级的文明替代,那将会使全部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华民族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自己文明的自觉主动。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自我主张”,但这种“自我主张”绝不意味着自我封闭或孤立主义,而应该借助于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把自己的文明建设成为既有民族特殊性又具有人类文明普遍性、既彰显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又标注人类文明发展新高度的现代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所内蕴的文明境界,指引未来中国呈现的将是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景观。
(三)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建设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对于人类解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率先取得现代化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文明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存在关系发生了严重扭曲,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成的“西方文明”日益陷入“人的全面异化”的困境。马克思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所产生的“人的全面异化”矛盾,提出建立一个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现代化,才符合人类文明的本质规定和历史定向。在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支撑下探索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探索出来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其在完成中华民族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创造出一种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文明类型,开启了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超越现代性本身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如果不能超越现代性本身,意味着它仍然没有在根本上跳出现代性框架,解决现代性悖论问题,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新文明类型,发展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启示我们,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不能囿于现代性的框架之中。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所表达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六观”,缓和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紧张关系,超越了西方现代性悖论,跳出了现代性框架,确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解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面临的价值难题,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能够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在当代的重大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基因,是中国传统协和万邦精神在当代的展现和弘扬①。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致叙事,其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支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过程。建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让中华文明能够始终成为人类文明百花园的一个优秀分子,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汇聚文明力量。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内在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性本身的同时,自然合乎逻辑地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民族-世界’之维,既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又以鲜明文化特性融入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总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具有本体意涵,蕴含着深厚的延展过程,在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元、中国和世界的多重维度展现时代价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以贯通过去与未来能动意识,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主动、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真正挺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我”。
END
因排版篇幅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读原文,英明,田鹏颖:《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编辑排版|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