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梁晴雪1,胡 昊2
(上海交通大学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2.党委宣传部)
本文刊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引用格式:梁晴雪,胡昊.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144-150.摘要: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实证研究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理念方法、实际效果等进行复盘反思,发现参与师生多样化、高质量的实践育人需求与高校实践育人供给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对标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本文构建涵盖“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CIPP分析框架,对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凸显了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师生主观能动性、宏观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建设等的重要性,研究建议从进一步激发师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汇聚资源合力、深化评价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升实践育人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实践育人;质量评价;全生命周期;CIPP模型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实践是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一步。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在育人理念、目标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需要从教育评价视角不断完善高校实践育人的建设和发展路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指挥棒,是衡量实践育人效果与既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一、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育人成果的特殊价值属性导致“评价困难”。实践育人成果的价值属性与科研成果的价值属性相比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如评价标准和指标不易量化、成果价值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衡量等。因此,缺乏实操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制约实践育人持续改进提升的重要因素。二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产生的“评价缺陷”。调查显示,目前对高校实践育人质量的评价多以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定性评价为主,质量评价导向不科学、激励效果走偏等问题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三是由于评价反馈指导机制缺乏引起的“评价偏差”。质量评价是实践育人活动的最后环节,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及时对实践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反馈改进,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评价偏差。
完善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体系,必须遵循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在正确把握实践育人成果产出规律的基础上,对现有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估,促进实践育人质量评价的改进与提升。全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全环节、周期式的评价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评价领域,其包含的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种类型的评价可以较全面地对思政课程进行评价。但是,当前针对实践育人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普遍较少,且多为质性分析,尤其缺乏对全生命周期内实践育人评价体系框架构建、评价量表和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原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质量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动态性。本文立足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需求,对高校实践育人状况开展实证分析,从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视角,构建导向突出、实操性强的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活动实施方案,为推动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状况的调研及结果分析
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能够较为直接、全面地反映当前国内高校实践育人现实成效和总体水平,有利于进一步研判影响实践育人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与环节。本文从教育部公布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选择了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和工作案例分析,调研对象为参与实践的相关高校师生、研究实践育人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共建实践基地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及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一)调研概况
共计发放531份调查问卷,组织30余场座谈会,回收有效问卷510份,有效回收率96.0%,剔除无效问卷7份,问卷有效率为94.7%。学生样本中,男生、女生占比基本均衡;本科生占比64.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35.7%;学科背景为文史哲艺的占比46.9%,理工科背景的占比43.6%,医学及其他学科背景的占比9.5%。为进一步剖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重点选取“认为实践收获较小”的30余名师生和20余名专家学者、实践基地企业导师,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的方式,征集关于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的意见建议。同时对代表性高校的57个特色工作案例开展研讨,以求通过实证分析归纳得出影响高校实践育人质量的因素,作为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二)总体评价
一方面,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趋于完善。调研结果显示,97.6%的受访者所在高校建立了与实践育人工作相关的体制机制,其中,分别有93.6%、91.2%、95.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建有实践育人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专班和相关课程项目。在高校师生看来,能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分别为实践项目的经费保障(88.7%)、实践理论课程和讲座(86.3%)、实践课程及项目教师所提供的指导(85.1%)和实践育人政策环境(84.2%)等。89.5%的受访者认为所在高校的实践育人流程机制较为合理,具体表现为组织管理体系较为健全(83.2%)、多方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完善(78.7%)。说明我国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建立的工作专班、系统设计的教育教学体系、打造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等措施,都有力保障了实践育人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体现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顶层设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较大。88.3%的受访者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成效给予肯定性评价,分别有71.4%、63.8%、51.2%的大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要收获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职业竞争力。85%以上受访者表示当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高校社会实践支持程度高。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从基地建设情况来看,98.9%的受访者所在高校均建立校级实践基地,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社区服务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等,90.3%的受访者表示实践单位对高校组织的实践育人活动给予较高评价。新闻媒体对高校实践育人相关活动关注度较高,70%以上的团队受到校内外新闻媒体不同程度报道,部分优秀的实践队伍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的赞誉度和影响力,力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
(三)因素分析
1.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和项目的动机趋向功利化。75%以上的学生参加实践理论课程和讲座是为满足学分要求,仅有37.2%的学生选择“提升自身技能,全面发展自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强,导致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在参加实践意愿较强的学生中,81%的人表示收获较大和很大;而对参与实践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而言,收获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仅为47.1%。学科背景不同,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的积极性相差较大。文史哲艺的学生愿意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比例为92.6%,而理工科学生为70%左右,积极性相对较低。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课程中会完成专业课程作业而不是专注听课。82.4%的学生表示更关注实践课程的成绩获取标准,而非实际应用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2.实践育人资源输入重数量轻质量。学生层面,填写问卷的学生中仅有35.7%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硕博生对实践育人工作评价较为满意的比例依次为76.6%、53.8%、47.1%,随学历层次的升高而降低,而实践队伍中研究生比例的缺乏往往导致实践的学术性、专业性不强。指导教师层面,17.1%的受访者表示实践队伍没有配备指导教师,38.3%的受访者表示指导教师仅有行政老师或辅导员,缺乏拥有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容易产生实践选题落后与专业匹配度较低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践效率低、效果差。经费层面,高校均设置实践育人专项经费,但覆盖有限,仅支持部分重点项目,超过75%的学生认为实践经费覆盖面不够大。此外,有46.3%的受访者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单位的配合程度为“敷衍了事”。实际上,实践单位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践活动的质量,规范、正式的实践基地会使学生的实践体验更加充实。
3.实践育人成果转化能力较差。37.2%的受访者认为实践后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一般,40.5%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实践品牌特色提升存在瓶颈,如仍以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多类型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较少。58.3%的受访者提出,目前高校对实践项目的考核主要依据团队提交的总结报告,且考核时间通常在项目结束数月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核结果的时效性和可信度。44.3%的实践参与者认为实践项目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有待提升,28.9%的受访者认为其参与的实践项目与个人研究方向匹配度较低,对科研成果产出和日后求职帮助不大。39.2%的受访者表示社会产业需求和高校实践活动有时存在脱节现象,29.1%的受访者表示高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壁垒是影响育人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机制构建
在长期的教育评价实践中,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的CIPP模型是一种集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为一体的管理评价模式,能够满足教育改革活动评价及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需要,对高等教育各项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综合分析实践育人的内在特点、变化规律和成效评价的历史沿革,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决策评价体系,以实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标,不断优化并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
围绕高校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借鉴CIPP模型的理论框架,依据“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项评价活动,采用文献梳理、专家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构建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进行筛选,形成“计划-组织-实施-效果”的循环决策评价模式,建立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EEM)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的高校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管理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
(二)评价指标确立
基于对政策文本和质性访谈结果的分析,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四层。第一层是目标层,即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第二层是准则层(一级指标),包括背景评价、可行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二级指标);第四层为子指标层(三级指标)。根据李克特量表,设计《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分为5个记分等级,分别为:1-非常同意、2-同意、3-不确定、4-不同意和5-非常不同意;然后使用德尔菲法,邀请14位实践育人研究专家开展四轮咨询,不断优化二级、三级指标,直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Ci、12个二级指标Di和33个三级指标Ei构成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着重融入高校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把评价反馈与成果总结作为实践育人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从而不断优化并完善高校实践育人的体制机制。
(四) 评价结果分析
从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可得,可行评价的权重达32.33%,居四项评价首位,对活动效果起基础性作用。其中,“经费支持”在二级指标排序中位列第2,与问卷结果相符,说明经费是实践工作的保障和前提,只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实践育人工作才具有可持续性。除此之外,可行评价维度指标综合排序位列前10位的有3个,分别为“校内立项经费”“实践基地数量”“指导教师数量”。实践基地和指导教师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资源的汇聚与统筹情况,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在实践育人方面承担不同的作用,迫切需要在四者之间建立协同机制,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因此,高校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具有丰富实践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组建强大的实践教师团队;另一方面,也需要多措并举保障实践活动的经费充足,如建立与企业、政府良性互动的关系状态,设立实践育人专项基金。
过程评价同样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占比30.93%,这与CIPP模型强调的理念一致,即“评价是为了改进和发展,应贯穿于实践育人全过程”。“实施情况”的权重为12.65%,在二级指标中占比最高。这说明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综合权重位列第2、3位的三级指标是“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政企事业单位等配合度”。事实上,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参与主体的复杂性系统工程,政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有利于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不仅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反馈和改进作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要聚焦社会需求,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高校-社会”的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背景评价维度“宏观政策导向”“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两个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排序分别为第4、5位,政策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也要根据宏观政策导向,因地制宜优化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只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才能进一步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在成果评价维度,较为重要的三级指标是“实践中获奖的团队比例”“新闻媒体对实践活动的报道数量”,表彰奖励是对实践育人工作质量的检验,也是评价激励机制的一部分,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新闻报道可以扩大实践影响力,高校既需要构建实践育人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提升实践育人质量,也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扩大实践育人成果的影响力,进而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
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的确立,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据政府、高校制定的与实践育人相关的政策规定,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等;第二,依据实践育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建立的理论框架、评价标准和赋值建议等;第三,依据实地调研情况来辅助标准确定,具体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
四、提升高校实践育人质量的路径建议
基于CIPP模型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全生命周期管理评价体系,从背景评价、可行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维度对实践育人质量进行解析,创新性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计算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各指标综合权重,制定33项指标评分细则,对建立的评价体系展开实证研究。评价分析结果不仅与调研结果基本一致,还能更详细地对高校实践育人长短板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本文提出以下路径建议。
(一)强化“思想+制度”协同创新,激发师生双主体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在学校层面占据主导作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体制机制将会提升实践育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育人成效;宏观政策导向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思想是实践的指引,学生的参与动机需要从思想上下手;制度是实践的保障,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导向需要从制度上攻关。
因此,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师生双主体为中心,构建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制度方案,有效提升实践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第一,加强思想引领。基于大思政视域,将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等协同研究、推进和落实,锚定实践育人方向,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实践优化提升学生思维认知。第二,优化制度设计。在工作体系上,将实践育人工作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师干部晋升考核、教育教学方案、学生评奖评优规则等政策制定中;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实践育人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如扩大评价主体范围,把实践参与者、高校和社会都作为评价主体,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整体与重点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激发实践育人的师生双主体参与积极性。
(二)强化“教学+平台”协同创新,形成汇聚各层面资源的实践育人合力
根据可行评价结果,经费支持、人力资源和平台建设对实践育人的影响逐渐弱化。人力资源方面,指导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至关重要,实践指导教师的参与往往是自觉性的自主行为,对实践育人质量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仅依赖教师自觉行为来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往往约束力不强。因而,注重革新育人理念,将科学的实践育人观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育人主体的育人实效。经费支持方面,校内立项经费作为主要来源,是实践育人活动开展的基石,而根据受访者情况来看,社会资金和经费覆盖面也需要在多维度统筹中实现重点突破。平台建设方面,基地的数量和运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践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高校需要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从教学体系和平台建设两方面纵向发力、纵深推进。第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强第一课堂中专业课程和实践教育理论课程的融合,编写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并借助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育人项目;聘用专业教师担任兼职思政,构建教学、科研、思政等多条线联动的实践育人工作团队,形成校院领导主抓、学工系统组织、专业教师投入、杰出校友助力的实践育人教学培养体系。第二,构建多维度平台保障。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以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为一体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大平台。第三,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实践育人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与政府、企事业等单位的合作交流,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促进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三)强化“效益+特色”协同创新,推动实践育人从“量”到“质”的转变
从过程评价结果来看,实施情况、反馈情况和建设情况对实践育人过程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其中实施情况对实践育人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学生要充分发挥其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实践反馈情况和实践建设情况要和实践育人质量的成果评价统筹考虑,建设和反馈是育人成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建议强化效益与特色的协同,深化评价改革,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实践育人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一,深化实践育人评价改革。科学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实践育人质量评价发挥好指挥棒作用的有力支撑,如评价指标应不仅关注理论基础、政策环境等背景性指标,也需关注经费保障、平台建设等可行性指标,还应关注实践项目、学生表现与学习、共建单位支持程度等过程性指标及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等结果性指标,从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方面系统反映高校实践育人基本情况。第二,打造特色实践育人品牌。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入学到培养再到就业开展全过程实践育人价值引导链,如针对“灌浆期”低年级学生,通过行业教育报告会、企业参访等,培育专业认同感和行业情怀;针对“拔节期”的中高年级学生,采用“课赛研”模式和交流互访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涵养家国情怀;针对“成熟期”的毕业生,聚焦求职需求,广泛挖掘就业见习岗位,实施精准就业引导。
END
因排版篇幅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读原文,梁晴雪,胡昊:《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编辑排版|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