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表征与消解
葛佳佳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刊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引用格式:葛佳佳.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表征与消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51-156.
摘要:在资本逻辑和技术黑箱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学生出现网络行为异化。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带来了意识形态威胁、价值迷失和技术奴役等风险。如果不对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积极的引导,培育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其网络行为异化将不断加剧,这必将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消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面临着技术、制度和价值层面的困境,需要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价值层面共同发力。特别是要坚持价值引领与技术运用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消解。
关键词: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消解
DECEMBER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改变着世界,全球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我们个人和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都直接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智能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已经变为“信息的DNA”。智能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的信息搜索、新闻浏览、路线导航还是消费娱乐和社交生活,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技术与设备,这也标志着人类已经从传统媒体时代迈入智媒时代。智媒时代以虚拟现实、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最新智能技术集成为代表。网络信息的生产、分发和反馈脱离了原本传统媒体时代的层层人工审核把控,凭借智能算法技术实现了技术控制的全过程。特别是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重构了虚拟世界的运算法则,也深刻影响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念。
DECEMBER
一、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表征
智媒时代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也带来了潜在的各种风险。青年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和技术的多重影响。原本用于辅助人类生产生活的智能技术,在资本裹挟和技术黑箱的影响下,使得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发生了异化。
(一)工具价值背后的意识形态风险
海量信息时代,为了牢牢抓住用户的眼球,网络热搜的“泛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的内容抢占头条,深层次的主流信息反而被淹没,人们更加关注那些肤浅的娱乐信息。当工具传达的意志逐渐覆盖人们所传达的意志,抑或某种力量试图通过工具颠覆主流的意识形态时,意识形态的风险就产生了。公众本应关注的信息没有被严肃对待,公众只关注个人的喜好。应该被公众所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被无数无意义的信息所混杂,它们抢占了公共舆论,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和注意力,严重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涉及的新闻等信息从原本的中心地位逐步被资本控制下的智能算法推荐等大数据技术所边缘化。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出现,让用户的信息选择更具有个性化,甚至不需要打开特定的网页和App,只需要在对话框内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关键词,就能够快速搜集各类网络信息,并整理归纳出自己所需的内容。
在智媒时代各类媒体和技术的综合作用下,青年学生对于算法技术所推送分发给自己的信息极易产生盲目认同,长期潜移默化为自身的内在价值认同。这种单一的价值认同会压制青年学生多向度思考的能力和欲望,也就容易失去突破单向度行为、实施多向度选择的能力。传播学中有一个“选择性接触”的概念,是指个体倾向于接触那些与原有态度一致的传播,而避免接触与自己的意愿不合的传播。在其中,个人还会倾向于注意消息中那些与其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一致的部分,这也就是选择性注意。在这种环境下,青年学生愈发被困在由个人偏好编织的信息茧房中,接触到的信息和价值传递越来越局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平台算法的随机选择,导致认知固化、刻板印象,最终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长此以往,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将被稀释,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将被弱化,错误思想传播蔓延,也会增强错误的意识形态渗透。
(二)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摇摆风险
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定的数字技术、社会文化与时空环境相叠加,共同形塑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原本人们使用数字技术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快速收集和整理信息,从而更好地形成自己对于特定事物和事件的判断。然而,不加引导的网络行为在技术的触发下发生了异化。
数字技术会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推送,用户不论从任何平台登录和浏览信息,都只能接收到数字技术筛选后的信息,而那些价值正确且重要的信息就会被数字技术筛选掉,导致用户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精准”,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狭窄,从而形成“信息茧房”。智能算法的推荐机制也像一道无形的墙壁,将人们围困在自己的信息舒适区内。在这个区域内,青年学生只能接触到符合自己喜好和认知的信息,而外界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则被无情地屏蔽。福柯将规训定义为:“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青年学生的行为正在受到数字技术潜移默化的“规训”,他们的网络行为更多偏向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事情本源的发展在智媒时代里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诸多用户只相信他们所“看到”的信息。
此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网络平台推送给用户的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泛娱乐化信息、虚假信息以及为了博取眼球所编造的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等。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自身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和思考有限,沉迷于智能媒体平台中数字技术所推送的各类信息,极易被这些信息所迷惑,会逐渐失去对多元价值的认知和理解。
(三)主体价值与网络异化的博弈
Z世代青年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新时代青年,他们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社交、消费等行为的重要承载平台和活动场域。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突破了设备的桎梏,特别是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广泛应用,正在彻底改变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等。
数字技术开发与推广的初衷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然而,随着信息的泛滥和传播方式的革命,青年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中,常常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迷失方向,也很难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这种信息过载现象,使得青年学生被大量无用信息所裹挟,本应该依托数字技术快捷找到对应信息的网络行为被异化。信息过载和认知狭隘将进一步导致人的认知和行为出现偏差。特别是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能够根据青年学生用户的指令,迅速通过既有资料的搜集、筛选、提取和整合,并按照人类的自然语言表达模式,帮助用户快速完成本应该由用户独立思考、耗费精力才能实现的具有创造性内容的输出。但是,过度依赖ChatGPT可能导致人们失去思考和判断能力。例如,日常作业、课程论文,甚至是所有需要信息整合的任务都在ChatGPT的帮助下毫不费力地完成,青年学生的信息甄别和独立思考能力会极大地退化,原本辅助性的工具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导致网络行为异化的出现。
DECEMBER
二、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归因分析
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被逐步数字化、虚拟化,现实和虚拟世界共同存在,人们在不同空间进行着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等活动,具有现实生存和数字化生存双重属性。马克思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过度依赖技术而疏于付出劳动,使得应该被人们所利用的技术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将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剥离,加速人与人自身的异化。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异化受到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
(一)智能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消解
智能技术带来了全球范围的信息传播,使得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可能。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自2022年11月底推出后,迅速在全世界走红。虽然争议不断,但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ChatGPT已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技术产品。然而,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带来了挑战。正如波兹曼所指:“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通过智能技术传播,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也会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智能技术让原本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的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甚至富有创造力的文案设计等,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工具ChatGPT等实现一键达成。甚至人工智能技术工具所撰写的论文格式更加严谨、文案更加生动。当原本需要学生自身努力才能习得的知识本领被智能技术轻松达成,极易让学生形成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观,陷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舒适圈和对技术的深度依赖,导致自身认知固化、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很难进步,从而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和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与使命。
(二)网络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在场不足
目前,虽然高校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也推出了许多网络教育作品,甚至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凝聚了最新数字技术的全新体验程序和网络活动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仅仅处于初始阶段,只是满足于“有”,远远没有达到“精”和“新”,原创内容缺失,选题缺乏创意,更新滞后,互动不及时,从而导致平台变成了单纯的活动咨询和新闻发布平台,无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无法实现网络作品对于学生的浸润和教育,无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
青年学生思维敏捷、兴趣广泛、观念超前,摄取信息来源广、流量大,在虚拟空间的网络行为涉及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学生因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参与和互动,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同时,一些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参与度过高,过度追求网络娱乐和社交体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实践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些问题本应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虚拟空间的现实需求。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对青年学生的现实需求了解不够,缺乏和学生的共情与对话,教育方法也无法跟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情感关怀和支持。
(三)青年学生网络行为缺乏制度约束
当前,国家各部门陆续联合出台了一些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等。通过法律法规对一些网络行为进行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和类型多样的网络行为而言,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罚和制约。ChatGPT的伦理风险“既有嵌入式道德算法无力过滤基础文本数据价值偏见的技术无奈,也有西方国家算法霸权蚕食他国意识形态的刻意为之,还有技术依赖致使人类质疑人机主客关系的自我困惑”。因此,需要更加完善且具有针对最新网络新兴产物的制度规范,才能避免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的制度不明确,造成青年学生无法明晰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网络行为缺乏应有的约束。
(四)青年学生网络道德内塑力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智媒时代以智能数字技术为代表,特别是算法推荐、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等,这些数字技术对于公众而言依旧是黑箱模式。相关研究指出,算法晦涩的运作流程神秘化了它的本质,引起了用户对于其中介作用下计算机能力的幻想,导致了对算法的盲目崇拜。由于技术的黑箱模式,导致一些青年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缺乏必要的甄别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识别、分析和利用信息,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
同时,青年学生在网络道德自觉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对网络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自觉认识。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用户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网络社交活动的自由性也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脱离了现实世界真实生活场景的束缚和制约,青年学生容易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变得情绪化,增加非理性表达和宣泄的风险,甚至进一步引发网络失范行为。如部分青年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散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对他人进行恶意人身攻击或侮辱。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网络道德规范,也损害了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和他人权益。部分青年学生在网络上参与不良活动,如传播色情内容、暴力信息等。他们可能出于好奇、寻求刺激或满足其他心理需求,在网络上浏览、下载、分享这些不良内容,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危害了个人的身心健康。
DECEMBER
三、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消解路径
智媒时代成长下的青年学生是使用智能媒体平台最频繁的用户群体之一,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场域。智能技术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对他们产生了隐形的数字控制和技术奴役,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智能算法技术所灌输的内容与价值导向所影响。如何把握智媒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共同发力,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进行价值规约和引导。
(一)深化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
智媒时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获得自己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身。作为现实世界中个人身体的虚拟延伸,通过数字技术突破环境的束缚,进行跨界学习、生活和娱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借助数字技术,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升级,激发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行超越现实的感知体验,达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聚焦教育客体个性化需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大众化的“大水漫灌式”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智媒时代价值多元、需求多样的青年学生群体。因此,依托智媒时代的数字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掌握智能技术的运用方法,采用大数据等全新分析工具精准识别青年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需求,通过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的精准把握,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为每一名学生量身打造更具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教育服务,用智能化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智能数字技术精准识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后,可以将线上的虚拟空间延续落地到线下的现实世界,引导学生从单一的参与模式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具身模式,在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否得到深化,关键在于作为教育客体的青年学生,他们是否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实质性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他们的情感诉求、实际需要、主观感受是否得到了尊重,是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因此,要推进智能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避免过分依赖技术而落入唯“技术论”和“数据论”的工具理性至上的育人模式,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育人导向。
2.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权威视角”转变为“用户视角”,推动转化为“对话范式”,以内容为王,着力打造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坚持正面宣传,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敢于在关键时刻发声亮剑,解答学生迫切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打造更加接地气暖人心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数据监测和分析工具等技术找寻大学生网络热点,并进一步对不同个案进行分类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引导,通过科学设置“推荐栏”、“精选榜”等互联网技术方法,重构大学生重点关注和参与讨论的话题,保证学生信息接收的广度与深度。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网言网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3.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智慧升级
智媒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出现,不仅给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突破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和时间限制,获得更多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升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智慧升级,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帮助学生摆脱现实条件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可以以虚拟化身的方式,根据自身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场景、内容、信息和产品的自主创造与创新。通过智媒时代“去中心化”的平台,实现互动式、沉浸式的交流体验,从而使青年学生在交流体验中实现自我思考、自我启迪、自我教育,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主客体角色壁垒,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强化网络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网络制度建设需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网络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对各类网络平台、网络社交媒体等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不良信息、恶意行为等,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如今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智能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主流意识形态风险进入易发期和频发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智能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收集各类敏感和隐私数据,扰乱网络秩序,操控网络舆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网络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有效规避资本逻辑下的意识形态风险,牢固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通过日常监管,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于利用网络散布不实言论、传播错误思潮、煽动极端主义等行为进行严厉制止。
(三)强化青年学生的价值自觉和行为内塑
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活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创造着属于年轻一代的网络文化,无论是学习、交友、娱乐、消费还是其他,网络在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从小熟悉各种电子游戏的“Z世代”,对近距离、现实社交的兴趣更小,相对更容易接受人机交互,活跃于互联网社交平台,也更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数字资源。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对算法新闻的态度上,有四个因素可能导致用户态度的差异,其中使用时长较长用户、城市用户、高学历用户、媒介素养相对高的用户对算法规则和风险的了解程度更高。因此,增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强化学生的网络法律法规意识,可以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增设网络媒介素养以及网络法律法规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并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全面系统地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用网观念,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在网络中的是非辨别能力。通过课程的系统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如果缺乏网络道德情感,青年学生不可能有热情去接受并认知网络道德规范,也不可能激发他们的道德需要,更不可能将它们转化为外在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具有可塑性的群体,青年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开展活动时,大多并不了解智能算法自主运行的技术逻辑,在与算法技术的博弈中也往往处于弱势,并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让渡了自身的权利,导致自身面临隐形的数字技术控制和主体性遮蔽。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的自我道德约束和独立思考能力,在面对网络中的不良现象时,能够主动辨别是非,主动承担网络道德责任,理性、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努力做有立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网民,以自身行动带动网络虚拟世界的良性互动。
DECEMBER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数字技术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信息传播在新技术加持下的一种全新复杂的变革。处于这样全新复杂的媒介环境与海量的信息交互背景下,青年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往往会在网络信息过载的海洋中和复杂多变的人工智能技术裹挟下,沉浸在自己所构筑的虚拟空间而无法自拔,产生价值迷失,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的固化,容易被各类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所影响。“算法技术作为在社会性因素下建构起来的产物,无法抽离价值观而独立存在,体现了算法背后人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倾向。”数字技术的发展本身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于人类社会生活。如果不对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培育他们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就会让原本为人们所利用的技术反过来将使用技术的人所异化,这也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在推进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价值引领与技术运用相融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END
因排版篇幅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读原文,葛佳佳:《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异化的表征与消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编辑排版|肖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