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彬翻译社区组织、杨晓宇老师执笔的译著《思考的方法》近日在华龄出版社出版。现特邀杨老师简要分享书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小到午饭吃什么,大到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工作,一些思考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思考如此重要,但我们似乎很少思考“思考”本身。学校教育中几乎见不到“思考课”,与思考相关的指导课大多与批判性思维有关,可批判性思维只是思考的冰山一角。
本书作者爱德华·德博诺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他自早年开始研究思考,基于其在哲学、医学、心理学领域的深厚学识,提出了“水平思考”“六顶思考帽”等思考方法,成为世界上思维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本以为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是偏理论性、比较枯燥的,但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作者一直在尽量避免理论性、学术性的表达,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门槛。此外,书中提出的思考方法均列出了相应的应用场景,这些例子有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的是思考课学员的个人感悟,其中不乏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可以说,这是一本集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无论读者何种年龄、工作、身份,都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思考方法。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概念是“逻辑泡泡”。一家公司的员工总是一言不合就罢工。只要有人带头,员工们便一呼百应,纷纷加入罢工阵营。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1.惩罚这些罢工的人,扣工资。可是扣工资更加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引发更大层面的罢工。
2.解雇他们,重新招一批人。在新人入职前,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怎么办?新人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也爱罢工怎么办?
以上对策都是从“惩罚”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德博诺给出的答案是“奖励”:如果一位员工能够一周不参与罢工,当周便发给他一笔小小的奖金。这样一来,员工在参与罢工前便会掂量掂量,为了一次罢工而失去本周的奖金,值得吗?这项规定一出,员工的罢工规模和频率大大减少。
这便是德博诺提出的思考方法——改变对方的“逻辑泡泡”。原来,对待错误的方式不一定是惩罚,也可能是奖励。
翻译本身就是一场头脑风暴,翻译一本关于思考的书更是如此。这场头脑风暴还延续到了翻译完成之后,我在日常生活里,不时会用书中的思考方法反思、修正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也是作为一名译者的乐事——站在最靠近原著的位置,近观其美,然后将这种美延续到生活中,用另一种语言介绍给千千万万个读者。
感谢云彬翻译社区为译者和书本之间搭建桥梁,梁本彬老师的翻译工作分享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感谢编辑在翻译过程中提供的建议和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