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标准本质上是一种信念

文摘   2024-11-13 22:44   重庆  

谈到翻译标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到底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还是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在中国上千年的佛经翻译进程中,文质之争一直存在,谁也说服不了谁。诸多概念都围绕这一论题而生。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都是译者秉持不同立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翻译关涉的众多利益攸关者的需求。直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表达作者的写作形式,是以作者及原文为中心的。意译更多考虑的是读者接受,以及译文读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以目标受众为中心的。社会翻译学兴起之后,翻译的本质特征得到更加多元深入的揭示,社会要素受到充分重视,翻译的传播属性成为共识。尤其是翻译发展进入语言服务业之后,翻译的服务性质更为凸显,译者服务于翻译终端用户的意识增强,译文的归化和意译色彩更浓。

在进入语言服务行业之前,翻译更多被视为一种书斋里的智力劳动,带有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个阶段的翻译,很多是不考虑读者对象的,更多是考虑如何忠实呈现原作的形式与内容,对读者的关切有限。之前的很多翻译活动,都不是市场发起的,更多是出于个人爱好或使命,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死译、硬译”之下的诸多作品等。这期间,有人坚决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有人则以外文作品为框架,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主张。

到今天,这场翻译标准的“文质之争”,依然有市场。虽然大家都基本理解了翻译的服务性质,也就是如果读者不喜欢译文,不管是内容还是表达,译文的市场效益就不会太好,译文的生命力就会减弱,对原作的异语生存是不利的。但是,人是受信念亦或是信仰支配的物种,言谈举止都受到潜意识的信念支配,哪怕这种信念会对自己不利。

有关信念与信仰的极端案例,便是非洲某些地方依旧存在的割礼习俗。都知道割礼对女孩子不好,此种文化习俗之下的妇女都是该习俗的受害者。然而这些受害者往往也是习俗的坚定拥趸,然后成为新的加害者。试问,非洲那么多死于割礼或者饱受割礼之苦的女童,都是谁在强迫她们接受割礼呢?联合国从人道与文明的角度出发,从文字上取缔了该习俗,然后上街游行抗议的人群中,却有大量该习俗的受害者,理由就是这是她们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明知道这种信念不好,但是依然要坚持。由此可见,信念是无关乎逻辑、理性与利害关系的,更多是一种潜意识,或者是集体无意识。

我给翻译专业学生讲到翻译标准的时候,就强烈建议他们,在自己的翻译观念还没有定型之前,一定广泛阅读翻译的各种思考论述,对翻译标准的诸多流派持开放包容态度,不要天然地认为,翻译的天职就是绝对忠实于原文;或者翻译就是单纯的仆人行为,只知道不顾一切地讨好读者。唯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翻译标准,才可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翻译策略,以满足特定的翻译需求。不然自己的翻译劳动就很可能沦为自娱自乐的表演而不自知。


云彬翻译社区
发布云彬翻译社区图书翻译需求信息,分享新近出版译著信息,翻译技能运用与思考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