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顺德区跨学科主题说课比赛——循时间之脉 探年月日本质--跨学科《年、月、日的秘密》主题教学说课

教育   2024-08-07 08:09   广东  


旋卓雅本科毕业,从教三年来,先后被评为顺德区的“教坛新秀”,均安镇的“年度教师”“优秀教师”的称号;2018学年获广东省课例、微课评比三等奖;2019学年获均安镇说课比赛一等奖,顺德区说课比赛二等奖。

循时间之脉 探年月日本质

——《年、月、日的秘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你们知道“为什么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确定的,而月和日、年和日之间的进率是不确定的”?

今天我将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我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研究

(一)说课标

《年、月、日》原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其归入“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为跨学科15个主题活动之一。课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业有明确的要求,要求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感悟时间单位的生活应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主题活动的生活味、参与味与文化味。

(二)说主题

《年、月、日的秘密》是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的主题活动,属于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它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它既是科学情境,又是生活情境,还是社会情境.但该主题的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零散,因此需要我们着重“关系”思维,即把时间单位建构成一个有逻辑关联的整体,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培养结构化思维.为此我们建构了基于“时间观”为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框架,以主题“探秘时间之旅”贯穿整个学习脉络,整合数学、科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设计了:自学——巧绘时间之卡、展学——细说时间之识、互学——明辨时间之质、延学——剖析时间之源、融学——构建时间之体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秘时间之旅”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揭秘时间形成的前因后果,学会用联系的眼光观察年月日的规则变化,从数学、文化、历史的角度感悟古人的智慧,感悟家国情怀.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数学眼光:借助书籍、网络查找相关信息,绘制“时间之卡”,交流分享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它们之间的关联,发展学生量感与创新意识.

2.数学思维:在学习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信息意识,通过探究天体运动与年月日的关系及规律,感悟文化魅力,发展科学观念和推理意识.

3.数学语言:在探究时间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交流、分享中发现不足,改进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

(四)说学情与重难点

为了精准了解学情以及把握教学方向,我设计了针对四、五、六年级的“追踪调查”以及三年级的“学前调查”.

在“追踪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同学能掌握“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年、月、日这些单位是哪来的”“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同”、“为什么2月的天数不同”等问题,不足50%的学生能够表达清楚,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从三年级的“学前调查”中发现,有接近75%的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知道“1年有12个月”“每月的天数各不相同”“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但不清楚具体某个月有多少天,缺乏整体、清晰的认识,深刻感受到常识并不“常识”,另外学生关于年、月、日的困惑点和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年、月、日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一个月有28天、29天、30天还有31天?

3.为什么一年有365天,有时366天?

4.为什么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都是31天?

学生的困惑处即为探究的生长点,基于学生真实的问题,我设计了5个学:通过自学和展学活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梳理基础知识;再通过互学和延学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深挖知识本质,了解知识背后的道理;最后再通过融学活动,让学生走进时间发展的轨迹,多角度感悟时间的变化,发展时间量感,形成时间观。

(五)说资源

为了让活动更顺利的开展,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我准备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列举各个学科的学习资源)

二、说教学

(一)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说互学“明辨时间之质”环节。

我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设计了3个子问题,让学生走进顺德百年历史征程,将学生“引”入主题活动,感知时间的变化;综合运用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跨”越学科边界,探寻年月日之间的本质关系;最后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历“种植”试验,感悟生命的成长,真正实现“育”人价值。

(二)说教学过程

1)回眸发展,感悟变化

我让学生回眸顺德的发展史,感叹随着时间的流逝,顺德发展的巨变,旨在通过顺德发展的具体变化,将时间与变化关联在一起,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变化的表象。关于时间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将学生拉回到以时、分、秒为单位的时间维度中,回顾时分秒的知识及其进率,并顺势提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就是年、月、日,将学生“引”入主题活动。

2)科学溯源,探寻奥秘

此时我马上抛出本节课的驱动性问题“为什么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确定的,而月和日、年和日之间的进率是不确定的?”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我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想到“时、分、秒这些时间单位都是人为规定,那么年、月、日是否也会如此?”由此产生了本课的第一个子问题: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是哪来的?

此时,我邀请科学老师走进数学课堂,借助科学三球仪器以及VR眼镜,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天体运动,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形成日的概念,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月,形成月的概念,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形成年的概念。此时“数学+科学”的跨界小知识,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产生的背景,深刻理解年月日和天体运动的关系,更让他们从科学的角度感受“年、月、日”的时长。

3)深入研究,发现闰年规律

根据天文学家的测算,一年的时间是“3655小时4846秒”,但为了方便,通常人们把一年记为365天,这样每年就会少将近6小时,怎么办?由此引出第二个子问题。学生借助学习单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每隔四年就会多一天,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追问,“多出来的这天该怎么办?”从而让学生对“平年和闰年”有初步的判断。此环节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

4)阅读历史,探索“年月日”

此时,我马上抛出第三个子问题:一年有365天,如何分到12个月里?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如果每月平均30天,那就多了5天,如果每月平均31天,那就少了7天,那该如何分呢?顺应学情,给学生搭建新知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观看历史小视频《公历的故事》,了解古罗马凯撒、奥古斯在每月的天数和大小月等方面做的个性化设置与调整,以此说明特殊的2月,顺势总结月份的分类。每月的天数各不相同,这是认识年、月、日之间关系的难点,为此,我将学生拉回到历史的起点,以历法制定者的视角来安排每月的天数,感受大小月间隔排列的韵律,至此,“数学+历史”的跨界小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历法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对大小月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三个环节,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引领,解决了三个子问题,感悟知识本质。

5)实验助力,提升数学量感

   最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完成一份“植物生长记录卡”,亲历植物生长的过程,旨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将“生活量感”提升为“数学量感”,此时“数学+生物”不仅见证了生命的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演变和生命的价值,实现“育”人价值。 

(六)说教学评价

为了对学生做出具体的分析,便于追踪和关注学生的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立足《课标》及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进阶点,我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

多角度评价学生,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主题特色说明:

纵观整个主题活动,我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合理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时间量感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