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世界、国家、社会、家庭都是「因缘所生法」,随缘尽分,是俗谛、是假观;而又知道「因缘性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转这一念心,说是万缘能放下,一念能提起,那么因缘性空是真谛。
先父当年要我照着《印光大师文钞》念,他老人家拍着腿、握着手、竖着大拇指说︰「太好了、太好了﹗确确实实如是如是﹗」这是因缘所生,现象界、俗谛。因缘性空︰由现象界空出一切,能见本体界,这是真谛。
比如我信佛、出家久了,不然若是回到故乡,站在祖先的坟墓地,看见一堆一堆父亲的坟墓、母亲的坟墓、祖母的坟墓种种;再看看故乡当年父母住的老宅故居,那真是万感交集呀﹗景物依然,人事全非,这时就要感叹或悲伤了。因为有佛法,多年在佛法闻思修,才感觉因缘性空。
故乡如此,那些大人物,譬如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的子女、后代,到十字架坟墓地前,也是如此。或者是日皇裕仁,五十年前完全就是一位东洋青年人,以后到八十岁,老迈不堪,再过几年就没有了。
所以处在这种境界,我们甚深知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而过去的境界,景物依然、人事全非了。我们超越时间,不但看得空,还要看得开;遇事能看得开,又能放得下。用功就提撕这一念心。妄想纷飞,要看得开;知道因缘性空,才能放得下。
再天大的事,比如我青年时,忽然间九一八事变、忽然间七七事变、忽然间太平洋战争,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再忽然间日本人战败投降,再过几年,日本人渐渐又复兴了……。将来这世界怎么演变,我们总知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就是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缘性空,才能万缘放下,才能好好修行。至于我们习惯性的执着,我们猛醒提撕,知道看开、放下,就自在。
这是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观照身、心、世界,都是境界;这么观照,境界都是般若,我们都能得益处。
良因曰:
印光大师的开示,浅白易懂。一样的内容,或许大家依稀彷佛也能说得出,但是不能有这么大的摄受力。这其间差别,不是因为他的声名广博,而是文字间真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这感动人心的力量出自何处呢?就是实修 ! 实修之后,身心安定,自然可以产生一种稳定的力量,加持自他。
因此,佛法贵在亲证。也就是 忏公上人所开示的,”真谛”、”俗谛”等等道理,学佛几年后大家也都能依稀彷佛的听闻,甚至也能为人解释,但是我们真的将这道理回光返照吗?看看 上人对法义的深刻觉受,知道这是个问题。
我常常鼓励讲经说法的法师,要固定的时间静修甚至闭关,不是为了备课,而是为了自我反省。以免讲经讲久了,会错认以为所说的内容,就是自己的境界。在开示时要人放下、教人慈悲 …… 自己做到多少?必须不断的自我审思,因为能引导他人,更要劝导自心,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纵然不是讲经法师,一样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学习佛法后,有没有就着文字起观照?是否老是深陷于「我已经在学佛」的假象中,实际上只是不断的累积知识,但却非道力。往往见教理学久了,只是作为口耳之谈的资本,内心实际上是越来越张狂,认为我”得到”甚么 ……………… 哀哉!
《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这是学习佛法经论的真实旨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