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文摘   2023-09-24 13:53   中国台湾  


平常所作的事情,合乎仁义、合乎慈悲,合乎 ……

进一步才能体会到无为法

要是尽想斗心机,斗心机所想就是占便宜

种种都是徧计所执,都是有为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知道我们这个心哪!我执、法执,就是徧计所执性,都空都是我们虚妄执着的嘛!徧计所执本空。本空,渐渐知道就远离了。

进一步呢,徧计所执,我执、法执没有了;赶着世间天天这些社会相、国际的相,报纸报的那些,就是依他起的因缘所生,也是空,如幻。徧计本空;依他起如幻。要知道徧计本空,依他如幻了,就像电影电视一样、如幻了,这圆成实性才显现,这时候才能达到根本、基本。

解无为法。知道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心,叫做无为法;生灭的心叫有为法。解无为法一定在有为法上解。平常所作的事情,合乎仁义、合乎慈悲,合乎 …… 进一步才能体会到无为法。要是尽想斗心机,斗心机所想就是占便宜,种种都是徧计所执,都是有为法。有为法要是这样勾心斗角,自己占便宜,不吃亏,达不到无为法。

等着,忍辱波罗蜜,处处都做得很踏实了。所以,我想岳飞或者文天祥那种人要遇着佛法,就能出家,就成悟达国师,就能证果。忠义之下,才能达到无为法。有为法是孝悌忠信,这样才能达到常乐我净无为法不生不灭无为法。这才叫做沙门。

沙门,外道出家也叫沙门,佛法出家的也叫沙门。所以,我们有时候对人不敢自己称比丘。但可以,弘一大师称自己是沙门。梵语沙门,翻译过来叫做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佛门中的沙门,不是外道的沙门。

良因曰:

在本段开示中 上人所引,即是藕益大师《四十二章经解》的观念:

识心者:了知心外无法,即悟徧计本空

达本者:了知心性无实,即悟依他如幻

解无为法者:了知真如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证圆成实性

所以识心后,进一步方能达本,而做此二功夫的目的,也就是为解无为法,二者只是次第上的前后差别。

所谓徧计本空,即如 上人所示:知道我们这个心哪!我执、法执,就是徧计所执性,都空,都是我们虚妄执着的嘛!凡夫众生无量劫的生命中,遍一切时处,都在颠倒妄想中,总认为一切法有真实性,这就是遍计执。

就像我们这念心,实际上有的,只是生灭变化的作用。在这作用中,具足主宰性、常住不变的,实际上只是种错觉,根本不存在。可以用譬喻来帮助了解:如在黑暗中看见一棵枯树,从姿态上看来,会误认为它是鬼。应当知道:枯树虽然是有,可是这的概念却是想出来,完全不真实的,这就是遍计执。

所谓依他如幻,即如 上人所示:世间天天这些社会相、国际的相,报纸报的那些,就是依他起的─因缘所生,也是空,如幻。虽然遍计执的不可得,但是并不妨碍缘起,历历分明的显现。但虽是分明的显现,实际上生也如幻、灭也如幻,生、灭都是幻化,不说有真实的生灭,毕竟了不可得,如枯树的真实性也不可得,这就是观察依他如幻,进一步能破法执。

能够如此而行,就是解无为法。一般学佛久了,多少也能体会这道理。但往往却也由于是依稀彷佛的了解,所以容易堕入空见,而忽略了缘起的重要性。

所以 上人提醒我们:有为法要是这样勾心斗角,自己占便宜,不吃亏,达不到无为法。真空不碍妙有,要解无为法,如果不从脚下性格调整做起,试图撇开世间道德仁义,去追寻无为法,那也只是骑牛找牛,纯属妄想罢了!

因此悟得此理,即使在家也是仁人君子、忠臣义士;若是出家,必定也是真操实履的修行人。所以无为法在哪呢?就在你我日用间,那念不执着的心,就是无为法!


淨律學佛院
持戒為本 淨土為歸 弘護正法 續佛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