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直指

百科   2024-12-04 21:52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历代道家修炼者,在谈及“火候”这一关键概念时,往往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引用圣贤之言,但最终却对火候的具体含义语焉不详,只是略微透露一些真谛,其余便全看修炼者的悟性了。因此,古人有句话说:“圣人传授炼丹之法却不传授火候之秘,自古以来,真正了解火候的人寥寥无几。”如今有些所谓的道家气功师,也常常提及这句古话,并再次引用大量古代圣贤的言论,大发议论,但在关键时刻又故弄玄虚,让人如坠雾里,读完之后仍然不明白火候到底是什么。

我有幸得到道家南派丹法的传承,并亲自聆听先师紫元真人的教诲,因此愿意为热爱丹道修炼的同道们揭示火候的秘密,以度化世人。其实,关于火候,古代圣贤并非没有明确指出。例如,南派历代祖师张紫阳、白紫清、彭翠真、萧紫虚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曾明确透露过火候的奥秘。只是由于修道者大多崇尚北派王重阳祖师一脉,对南派丹法研究不深;同时又被古人“不轻易传授”等言论所迷惑,不明就里,自己耽误了修行。现在,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火候,不引用任何古代圣贤的言论,以便让同道们一看就明白。

要想清楚理解火候的道理,首先要明白“火”在修炼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对“火”还糊里糊涂,不知所云,那就更谈不上认识火候了。火以及火候,是修炼内丹术的关键和诀窍。认识了火并懂得如何运用火候,内丹就能炼成。火,就是修道者在修炼时,将自己的心神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心神为什么会被比喻成火呢?这与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有关。医书上以五脏配五行,心藏神,在五行中属火,因此有此说法。

纵观当代气功名家所传授的入门功夫,有的意守印堂穴,有的意守膻中穴,有的意守丹田(即脐下一寸三分处),有的意守两肾之间等等。凡是心神意守专注的地方,都是火力所到达的范围。在你的身体上,无论是哪个部位,只要你用心神在该部位牢牢守住,又符合“有意无意、无意是意”的原则,不让其移动,每天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必定会在该部位感觉到发热,或者觉得酸麻、膨胀,甚至于有跳跃的现象,这些都是心神之火集中力量的表现。当代气功家称这种现象为“得气感”,标志着你的练功已经达到了初步成效。

然而,世人练功到这个程度时,往往心中暗自高兴,以为已经找到了修道的真谛,于是更加死守不放,拼命用功。长此以往,反而会导致不治之症(即如今所说的偏差)。这都是因为不善于用火和掌握火候不当所造成的。练功用火就像烧开水一样,火太少则水不开;火太多了,水气蒸发过多就有可能变干。水要是不开,还可以继续加火烧至开为止;但如果火太多,不仅水会被烧干,还有可能烧坏锅。这时即使想停火不烧,也已经为时过晚了。因此,在修道初期,宁可火候不足,也切勿太过,这是初学者用火的真正诀窍。

火的性质已经讲明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讨论如何停火以及后续的修炼步骤。所谓的停火,并不是真正停止用火,而是将猛火转为文火。就像烧开水一样,水已经开了,就只需要用微火保持开水的热度即可,不然开水会变冷。这时只需要用文火微微照顾,所谓的照顾,是照顾鼻中出入的呼吸,而不是照顾下丹田。如果照顾下丹田,那么周身的精气神都会聚集在这个小地方,越积越多,无法容纳时就会冲关而出。这就像火太大,水沸腾而溢出一样。

上乘的修炼工夫,直接明了,简易圆融,本来不分段落。但古人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勉强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虽然名为炼精,但不可执着于精。如果执着于后天有形之精,把它当作宝贝一样拼命死炼,用火越多,反而浊精越不能化。遗精还是小事,就怕浊精被关在体内无法排出,又无法化气上升,与邪火混杂在一起,搅扰得身心极不安宁,其危害比遗精还要严重。

第二阶段虽然名为炼气,但也不可执着于气。如果执着于后天呼吸之气,在身中搬运升降,工夫越勤,反而粗气越不能化。泄气还是小事,如果粗气被关在体内无法排出,又不能做到神气合一、心息两忘、不入大定,那么粗气就没有出路,会凝结在身中形成痞块,或者生出无名肿毒,其危害比泄气要大百倍。

第三阶段虽然名为炼神,其实就是止火。神即是火,火即是神;炼即是止,止即是炼。学者如果能懂得炼神的工夫,就不必再去忧虑止火的方法了。炼神与止火,名义上是两件事,但实际上是一回事。

炼精化气,是用元神来炼元精。炼气化神,是用元神来炼元气。炼神还虚,则是用元神来自我修炼。如果问什么是自我修炼,就是用不神之神来进行不炼之炼。到了这个地步,不仅猛火要完全停止使用,就连文火也无需再用。只剩下浑然一体的元神,而不见一点火性。这不就是止火吗?如果不肯止火,那么炼神的工夫就无法下手进行。

以上所谈的就是火候的秘密要点。如果能让人们明白火候的道理,从而使功夫有所进步,那就不枉费我的一番苦心了。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