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咖啡馆,不是为了消费,而是满足内心的深层次欲望!

文化   文化   2023-11-18 22:16   马来西亚  

咖啡作为三大饮料,早已在国内流行。

很多人会对咖啡有一定误解,认为咖啡源于西方人。

实际上,喝咖啡的文化和咖啡馆,最早源于15世纪的伊斯兰世界。

茉莉之城大马士革(دِمَشق)内,开始有名为“卡韦卡内”(qahveh khaneh,قهوه خانه)的场所,意为饮用咖啡的地方。

16世纪,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开始出现咖啡馆,并且很快脱离饮用咖啡的简单定位,成为阿拉伯人摆脱家庭和工作的自由场所。

彼时的欧洲人还喝不惯咖啡,根据葡萄牙商人忒谢拉的记载:

“咖啡是阿拉伯人最喜欢的饮料,很苦,像药,毫无味道可言,据说对人体有好处,但没有一项被证实过。”
葡萄牙商人忒谢拉

据说当时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里,常常可以看到客人进行国际象棋、双陆棋等社交活动,或是讨论政治和时事。

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咖啡馆

穆斯林不能饮酒,咖啡就是他们的酒。

不需要迷醉,不需要外出,就能结识同伴。

咖啡馆自诞生起,便成为一种革命性的空间

17世纪中叶开始,咖啡流行至欧洲。

最早传至与伊斯兰世界交往频繁的威尼斯共和国,随之是伦敦、巴黎、布拉格、维也纳等主要城市,咖啡馆纷纷出现。

与奥斯曼帝国一样,各地的咖啡馆成为汇聚社交、政治、商业、艺术领域先进信息和人物的聚会场所,深受众多人士的喜爱。

17世纪末,伦敦的咖啡馆

我们现在所说的“咖啡馆”(Coffeehouse)这个名字,也是在这个时期,法国从原始波斯语名称的一部分“卡韦(qahveh)”中演变而来的“咖啡”(caf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馆不仅具备社交功能,还成为象征某种“浪漫”的文化地位。

最具特色的,莫过于19世纪末巴黎的咖啡馆,数据显示,1885年,巴黎大约有4万家咖啡馆。

考虑到,今天上海的咖啡馆数量约为8530家,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咖啡馆如此繁荣,是因为它们创造出独特的乌托邦般的风景,其中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在于:咖啡馆突破阶级的束缚

当时的巴黎人对咖啡馆的看法是,只要能够支付费用,不论身份高低、男女性别,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

虽然也有一些专供上流社会消遣的高端咖啡馆,但与之前只有上层社会和少数中产阶级能进入的沙龙或舞会等社交场所相比,咖啡馆在门槛上,颇具突破性和理想化。

伊利亚·列宾:《巴黎咖啡馆》1875

第二层意义在于:咖啡馆承担“文化据点”的定位

在法国首都巴黎,特别是艺术家喜爱的蒙马特地区,出现了被统称为“波西米亚咖啡馆”(Café Bohemia)的小空间。

这里的主人被称为“老板”(le patron),意味着赞助者,他们经营咖啡馆,协调各界客人中,有共同兴趣的人之间的私人对话。

咖啡馆能遇到非常多有趣的人,特别是艺术家的碰撞,他们将咖啡馆作为据点,讨论彼此的作品,策划展览、出版等多种活动。

或许无意间,咖啡馆成为独立艺术家的诞生之域,艺术真正从贵族资助和主流艺术界中摆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以马奈、德加、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等著名艺术家为代表的“印象派”(Impressionists)背后,也有蒙马特咖啡馆的影子,如格尔博瓦咖啡馆(Café Guerbois)和德拉努维尔阿滕咖啡馆(Café de la Nouvelle Athénes)。 

在中国,咖啡馆也同样承载精神和浪漫。

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之风吹遍这座城市,带来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咖啡馆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上海汉壁礼咖啡馆旧址

上海至今仍是中国咖啡之城,不是由咖啡产业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咖啡文化的兴盛。

有些数据分析师之流,以相关企业、商圈密度为例,想把咖啡之城的称号戴到深圳头上。

在我看来,愚昧之极。

1920年后,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多,包括外国侨民和国内移民,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咖啡文化的兴起带来重要基础。

最早的咖啡馆主要由国外侨民建设,著名的有Carlton cafe、The winter garden Cafe、Dinty Moore Cafe等。当时的霞飞路咖啡馆众多,现代气息浓重,曾有人这样描写过霞飞路:

“电灯交绮光,荡漾柏油路,泻地车无声,烛天散红雾。丽服男和女,揽臂矜晚步。两旁琉璃窗,各炫罗列富。精小咖啡馆,谑浪集人妒,狐舞流媚乐,缭绕路旁树……”
霞飞路

咖啡馆内少不了音乐,高档的地方还配有落地式电唱机,放一些小钢琴曲或爵士乐,也有柴可夫斯基或柯萨柯夫的作品。

有些咖啡馆,还会雇有乐师现场演奏音乐来营造气氛。

咖啡馆女侍应(出自吴红婧《职场丽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年版)

由于咖啡馆实在过多,各家之间竞争激烈。

登报做广告是必要手段,招募女侍应也颇为时尚,以下是“四姊妹咖啡馆”的招募要求:

涂胭脂,擦口红,虽为一般“人士”所反对并视为多余的奢侈,但在我们服务的观点上看来,化妆不但不是毫无意义的浪费,而是一种必须的条件,“不化妆就是对客人不礼貌”,所以无论是男的或女的,当然,尤以女同仁应格外注意此点,每天在工作之前,对面容应有一番整理,粉固然要擦,口红更不能不涂,因为口红在“吸引力”上实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此外,头发亦应保持相当的整洁,最好能洒上几滴“夜来香”,使能收“人犹未近身,香气已触鼻”之效。
“四姊妹咖啡馆”的招募要求

如果说,老北平的城市象征是茶馆,咖啡馆就是老上海的城市象征

在新潮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上海的茶馆数量,从1928年的7372 家,下降到1938年的1197家。相反,咖啡馆数量节节攀升。

为什么选择咖啡馆,是其蕴含的浪漫气息,还是拥有比这更复杂的内在动机。

如今的消费者对咖啡馆空间有着明确的内在认识,并基于与之相关的多种意图使用空间。

我认为,根据消费者的意图,咖啡馆大致承担四种空间角色:

第一种,作为沉浸空间的咖啡馆。

咖啡馆是消费者专注于某事的地方。这种沉浸通常有两种形态:一是专注于一起来咖啡馆的人;二是专注于工作、作业等个人事务。

第二种,作为治愈空间的咖啡馆。

咖啡馆是解压之地,暂时逃离日常重复生活的避风港。通过探索新的咖啡馆空间来满足无法实现的旅行愿望。

各具特色的新式咖啡馆

第三种,作为炫耀空间的咖啡馆。

消费者通过咖啡馆空间向他人展示自己。炫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了解并使用时尚咖啡馆的事实,从而感受心理优越感;二是在咖啡馆中专注于阅读、工作、作业等生产性活动,与周围其他消费者相比较,感受优越感。

第四种,作为矛盾空间的咖啡馆。

咖啡馆意味着孤独与沟通共存。独处前往咖啡馆的人,选择在他人中创造自己的空间,暂时“私有化”孤独。在这种矛盾中,消费者可以观察周围环境,在人群中重新发现自我。

这种分析基于一个重要前提:

咖啡馆不仅是消费咖啡等饮品的“商品消费”场所,还是满足个人需求的空间消费场所。

在咖啡馆内,会议、沉浸、沉思、休息、情绪转变、观察、炫耀、偶遇等多层次需求和价值共存并发生冲突。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中国存在10.8万家咖啡馆,或许证明:

我们社会需要足够多的空间来容纳这些欲望。

商业精英们津津乐道的,所谓咖啡馆数量众多、咖啡产业蓬勃发展,不过是最外一层的表象,社会个体深层次内心的表达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没有哪个空间,像咖啡馆那样,既普遍又简单却又复杂。

个人空间变得弥足珍贵的时代,咖啡馆成为我们最容易、也最便宜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英]马克曼 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孟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问问: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馆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

懒得列了...



金银柳
莲花害怕,太阳的光华,她低首恍惚,等待夜幕垂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