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丨经皮下腔静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操作要点

学术   2024-09-18 18:15   北京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肝后段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狭窄或完全闭塞的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大,进行性肝功能损害和大量腹水,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黑便,晚期患者均并发肝硬化。本文将介绍经皮下腔静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手术要点。

1

适应证

主要适应证如下:

  • 原发性下腔静脉梗阻,膜性或节段性不完全梗阻者为最佳适应证;

  • 肝静脉开口处狭窄病变;

  • 介入术后或根治术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再狭窄时。


2

禁忌证

  • 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内存在血栓者(新鲜血栓忌立即行直接破膜扩张,血栓量少且为陈旧性附壁时可尝试手术治疗);

  • 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长段阻塞且合并双侧髂静脉病变;

  • 下腔静脉近心段迂曲,轴线偏移;

  • 下腔静脉闭塞段钙化;

  • 下腔静脉腔内肿瘤或肿瘤栓子造成的梗阻性病变;

  • 由肝尾叶肥大造成的假性下腔静脉狭窄。


3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术前准备


患者仰卧于X射线检查台上,或以超声代替X线监测,双侧腹股沟、会阴及下腹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单,以10ml 1%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


插管造影


经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5cm处,以Seldinger技术行股静脉逆行穿刺,随后插入导丝并推出穿刺针,经导丝插入带阀导管鞘,从侧管注入稀释肝素溶液(10U/ml),从导管鞘内插入猪尾巴导管,进行下腔静脉造影和测压。


导丝、导管通过阻塞段





导丝直接通过

对于造影显示非完全性阻塞的病变(可见造影剂呈喷射状经狭窄口通过),联合应用导管和导丝,调整导丝方向多可通过阻塞段。一般选用椎动脉导管直头导管和超滑导丝。




导丝钻挤法

造影剂显示完全性阻塞的患者,包括膜性阻塞和大部分节段性阻塞,由于阻塞段多存在潜在腔隙和小孔。因此,对绝大部分患者可采用钻挤法将导丝穿过阻塞段。




穿刺法

适用于钻挤法失败的坚硬膜性或节段性闭塞患者。常用导丝硬头、房间隔穿刺针或TIPSS穿刺针。采用房间隔穿刺针时,由于针尖较细且存在端孔,穿刺后立即注射造影剂判定位置,较为安全。穿刺时先将穿刺针按静脉走行方向塑形,在双向透视下用穿刺针刺入病变中心部,每次进针0.5-1cm。通过结合正侧位观察,确定位置正确后再继续进针,直至病变段完全穿通。

当导丝经过静脉阻塞段,并判定位置正确后,引入导管,并将导管通过阻塞段。对于造影显示非完全梗阻的患者,采用直接法通过导丝后,导管较易跟进。如为完全性梗阻,导管直接跟进较困难,可选用长扩张管或以4F导管通过。


球囊导管扩张


在行球囊导管扩张前,必须进一步明确位置,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扩张。在引入超硬导丝后,拔除导管,引入球囊导管。在腔静脉扩张前可经静脉给予呋塞米等利尿药物,并密切监视心脏功能变化,同时准备强心药品,以防扩张成功后大量淤积血液迅速回流至心脏,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球囊直径应稍超过邻近狭窄段正常血管的最大内径。球囊长度应明显超过狭窄段。

将球囊导管的中央位置置于阻塞部位,随后抽取稀释的造影剂注入球囊内,扩张球囊。扩张时可见阻塞段对球囊的压迹呈“蜂腰”状(图1B)。加压至“蜂腰”消失(图1C),阻塞为膜性阻塞时,可有突破感。维持1-2分钟后,回抽造影剂,使球囊回缩。可反复扩张2-3次。

图1: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

A.导丝通过下腔静脉阻塞段;B.球囊通过下腔静脉阻塞段;C.球囊扩张;D.支架置入。

扩张后可拔除球囊导管,引入造影导管。再次测量并记录阻塞段远心端的静脉压,随后行静脉造影,观察扩张后阻塞段开通和侧支循环减少的情况。


支架的放置


拔出造影导管,沿导丝送入支架并释放,透视下反复核对病变与支架位置是否吻合。一般要求支架分别超出狭窄两端1-2cm。固定支架释放系统,嘱患者屏气,在透视下缓慢后撤外套管,使得支架逐步展开。释放过程一旦发现其发生前后位移,应立即调整位置。同时需要注意下腔静脉的支架近心端不能进入右心房。造影证实支架位置是否合适,血流是否通畅,最后移除导丝,并对伤口进行加压止血,敷料覆盖。


文章来源:

李毅清,刘昌伟.《血管外科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VIEW

布-加综合征的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

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要点处理

先天性下肢血管发育畸形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一键进入血管和介入医师交流社区

扫码进入血管和医介大咖交流群

医介血管频道
感谢您关注医介血管频道!我们致力于打造血管和介入诊疗领域医师一站式分享、交流、学习平台,全面助力中国医师成长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