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学术   2024-10-21 18:15   北京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是一种慢性难愈合的创面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常涉及多种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疾病及代谢疾病等。

目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慢性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对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深入研究与治疗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对下肢血管源性溃疡进行深入探讨。


病因及发病机制

任何血管疾病都有可能引发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发生,例如动脉硬化、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溃疡以及动脉性溃疡等。其中糖尿病是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周围动脉血管病变,进而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出现障碍。

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感染及炎症以及多因素联合导致。

1
动脉硬化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血小板活化、血液高凝,形成动脉硬化,使得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供应,进而导致创面难以愈合。


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高血糖状态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是引起微循环结构异常的主要原因。这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造成微血栓形成、血管重构、血管渗漏和血管稀疏,从而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和创面愈合。


3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最基本结构,是血液与组织间实现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因此微循环障碍会导致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受阻,影响创面的愈合过程。


4
感染与炎症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往往伴有感染与炎症反应。感染会加剧创面的损伤,而炎症反应则会影响创面的修复过程。


5
多因素共同作用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往往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血管疾病、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感染与炎症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导致创面的形成和难以愈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溃疡、坏疽等。因此在诊断方面,除常规体格检查外,还需借助影像学技术,如血管超声、血管增强CT(CTA)、血管造影(DSA)等,以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进行微循环检测,以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程度。


治疗策略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创面情况。治疗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控制原发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减轻血管病变的程度。对于动脉硬化患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等药物治疗。

02
创面处理

创面处理是下肢血管源性溃疡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清洁等。同时,还可以采用新型敷料、生长因子、氧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03
血运重建

对于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手术,以恢复下肢的血液循环。血运重建手术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04
改善微循环

针对微循环障碍,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常用药物包括血管扩张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及中药制剂等。

05
多学科协作

下肢血管源性溃疡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烧伤科等。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VIEW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

糖尿病足溃疡丨流行、防治大数据与破局展望

缺血性糖尿病足的血运重建治疗及创面管理

一键进入血管和介入医师交流社区

扫码进入血管和医介大咖交流群

医介血管频道
感谢您关注医介血管频道!我们致力于打造血管和介入诊疗领域医师一站式分享、交流、学习平台,全面助力中国医师成长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