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真人丹道九篇》 (中)

百科   2024-12-03 16:07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火足止火与采大药的天机第四

问:《直论》中提到“三百周天,仍有闰余之象,一候蕴含玄妙之机,等同于三百候。”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这句话是在讲述火候充足的标志。所谓“三百周天”,指的是达到三百个精妙循环的限定数目。它想让人们明白,火候充足的时机,在于掌握那玄妙之机并完成三百个周天的循环。在修炼小周天火候的过程中,有的人擅长操控火候,有的人则不擅长。擅长者,水源清澈纯真,采药封固如法,炼养止静合度,心不散乱,意不昏沉,直至三百次呼吸之间,神气混合,贯穿始终,这样的一个周天便是掌握了玄妙之机的周天。不擅长者,或许水源浑浊,或许采药封固违法,炼养止静失度,因昏沉散乱导致三百次呼吸间断而又连接,神气不均匀,时离时合,这样的一个周天便是失去了玄妙之机的周天。除去那些失去玄妙之机的周天不计,只计算那些掌握玄妙之机的周天,要达到三百候的限定数目,这才是火候充足的标志,也是停止加火的时机。这是内在积累的结果。此外,还有龟头缩回不勃起,以及阳光二现等景象,也都是火候充足、停止加火的标志,这是外在的表现。因此,佛经中有“倒却门前刹竿着”的说法,又有“成就如来马阴藏相”的描述,这些都是龟头缩回不勃起的明确证明。还有“宝胜如来放光动地”的说法,这也是阳光显现的明确证明。

问:阳光显现之时,是从哪里显现出来的?

答:两眉之间被称为明堂,就是阳光显现的地方。阳光显现时,就像闪电一瞥,暗室中生出白光。在炼精之时,就会有阳光一闪的景象。这时,火候还未完全,淫根(即生殖器官)还未缩回,一旦阳气初生,就应当立即采炼,运行一个周天,以至于多次采炼,周而复始,静而又静,务必达到圆满二百个精妙周天的限定数目才停止。限定数目达到后,只宜入定,以培养真阳,等待阳光的第二次显现。于是,在静定之中,忽然看见眉间又闪现电光,暗室生白,这就是阳光的第二次显现,也是停止加火的景象和时机。此时,三百个精妙周天的限定数目恰好圆满,龟头缩回不勃起的景象也依次呈现。这是内、中、外三件事依次到来的过程。

问:既然这三件事是依次到来的,为什么还有人错误地继续加火呢?

答:这是因为此时虽然动气不再妄动至肾窍,但生机却在气根内部萌动,所以气机发动,或一动二动,也是常有的事。他们昏昧不知,误以为这是可以采炼的信号,于是就进行采炼,因此会有倾覆的危险。

问:想要避免倾覆的危险,必须探究其明显的验证和其中的道理,请老师详细讲解。

答:筑基已经完成,精尽化为气,恰好达到了限定的数目;限定数目已满,则火候已经充足,这是明显的证据。摄取这动气,凝结成丹药,才能得到淫根如龟缩回的结果;既然已经龟缩,那么丹药已经炼成,这又是明显的证据。阳关已经闭合,没有通道可以泄露,才能得到淫根完全不动的结果。既然完全不动,没有精可以炼,那么火候就应当停止,这也是明显的证据。所积累的阳气全部潜伏在气根之中,才能得到阳光的第二次显现。阳光既然二次显现,那么阳气已经能够稳定在气根之中,这又是明显的证据。所以,阳光二次显现后,即使有动机,也应当去掉火候,更应当入定以培养真阳,静待阳光的第三次显现。于是,在静定之中,忽然看见眉间又闪现电光,暗室生白,这就是阳光的第三次显现。真阳团聚,大药纯阳无阴,才能得到阳光的第三次显现。阳光既然三次显现,那么气根之内已经有大药可以采炼,这又是明显的证据。总之,停止加火应当从阳光二次显现开始,到三次显现结束。所以,二次显现和三次显现都称为停止加火的景象和时机。但只有阳光三次显现时,才同时被称为采大药的景象和时机。

问:如果继续加火直到阳光四次显现,就会导致倾覆的危险,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没有遵循停止的方法,而是妄自继续加火的过错。不知道阳光三次显现时,大药已经可以采炼。如果继续加火直到四次显现,那么原本可以稳定的大药就会随着火候的不稳定而溢出体外,化为后天有形之精。这难道不应该警惕吗?佛经中说“如来善护宝珠,自然放光有节”,与这个道理是相符的。

七日采大药的天机

问:《直论》中提到“七日之内口授天机,以采大药”,不明白为什么大药必须在七日内采炼?

答:当阳光三次显现时,纯阳真气已经凝聚在鼎中,只是隐藏而未显露出来。必须用七日的采炼工夫,才能看到鼎中火珠成形,只在内动而生,不再外泄,所以被称为真铅内药,又名金液还丹,也叫金丹大药。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指同一真阳之气,即七日来复的寓意。

问:请老师详细讲解采大药的天机。

答:从初次采炼来说,呼吸之火能够自然地在体内运行,让火自然运转,既不刻意关注火,也不放松对火的控制,这样才符合玄妙之机的火候。此时用火,还应当入定,并专门运用眸光的功能。白天用双眸之光专注地照射中田(即丹田),夜间则用双眸之光守留不懈。这样采炼,大药就会自然生成。《阴符经》所说的“机在日者”,就是这个意思。

问:天机已经明白,但采炼之所以能生成大药的道理,还请老师进一步指教。

答:采炼之所以能生成大药的道理,有四种说法:通过交婚而生,通过勾引而生,通过静定而生,通过点定而生。

问:什么是交婚而生?

答:心中的元神属于无形之火,肾中的元气属于无形之水。心中的无形之火神因为眸光的专注而凝聚在上方,那么肾中的无形之水气就会自然地熏蒸上升,与元神交合而没有上下的隔阂。无形的水火既然在上方交合,那么长期积累的纯阳之气就会自然团聚成大药,像火珠一样在下方显露出来,就像天气氤氲万物化生一样。这是无形能生有形的自然之理。古人说:“玄黄若也无交始,怎得阳从坎下飞。”就是这个意思。

问:什么是勾引而生?

答:双眸之光是神中真意的寄托所在。眸光所到之处,真意也就到了那里。真意属于土,土是中宫的黄婆,黄婆就是勾引的媒介。黄婆在上面勾引,大药就会自然而然地跟随而出现在下面。古人说:“中宫胎息号黄婆。”就是这个意思。

问:什么是静定而生?

答:元神因为眸光的专注而回归凝聚在上方的本位并得到稳定的机制,那么元气也会回归凝聚在其本位并得到稳定的机制。神气和元气都得到了稳定的机制,于是元气成形,因稳定而生动,只在内动并在内生成。古人说:“采真铅于不动之中。”又说:“不定而阳不生。”就是这个意思。

问:什么是点定而生?

答:这是说后天自然运转的火候也得到了稳定的机制。先天的元神和元气因为眸光的专注而在上下的本位得到了稳定的机制,那么后天自然运转的火候也因为神气和元气的稳定机制而有所归依,自然地潜伏在气根之中而没有上下的运行。真息一旦稳定,大药就会自然生成;真息如果不稳定,大药就一定不会生成。古人说:“定息采真铅。”就是这个意思。这四种说法都是以眸光为招引摄取的方法,所以其生机才会如此旺盛。从前邱祖相传有一首偈语说:“金丹大药不难求,日现中田夜守留。水火自交无上下,一团生意在双眸。”这首偈语真是意味深长啊!必须知道大药生成时,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会先自震动,丹田火热,两肾像汤一样煎熬,眼睛吐出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体涌动鼻搐等景象,这些都是得到大药的征兆。大概采药到三四天之间会真正入定。在将定未定之时,得到大药的六种景象就会依次出现。如果采药到五六天之间,那么真意一定而大药已经生成了。所以七日的期限也只是大概的说法而已。佛经中说的“天女献花”和“龙女献珠”与这个道理是相符的。

七日采炼大药的天机揭秘第五

问:《直论》中提到“七日口传天机,采其大药”,不太明白为何大药必须在七日内采炼?答:当阳光三次显现之时,纯阳真气已在鼎中凝聚,只是隐匿而未显露。必须通过七日的采炼工夫,才能见到鼎中火珠成像,此时只在内里动荡生成,不再向外逸散,因此被称为真铅内药,又名金液还丹,也叫金丹大药。虽然名称各异,但都是指同一真阳之气,即七日循环往复的意义所在。

问:请老师详细讲解采炼大药的天机。答:从初次采炼来说,呼吸之火能自行内运,任其自燃,既不着意于火,也不懈怠于火,这样才符合玄妙之火的机理。此时运用火候,还应入定,专门运用眸光之功,白天用双眸之光专注中田,夜晚则持续守留不放松。如此采炼,大药自然而生。《阴符经》所说的“天机在于日”就是这个意思。

问:天机已明,但采炼后大药得以生成的原理,还请老师进一步指教。答:采炼后大药得以生成的原理,有四种说法:通过交婚而生,通过勾引而生,通过静定而生,通过点定而生。问:何为交婚而生?答:心中的元神属于无形之火,肾中的元气属于无形之水。心中的无形之火神因眸光的专注而凝聚于上,则肾中的无形之水气自然熏蒸上升,与元神交合而无上下之隔阂。无形的水火在上交合后,久积的纯阳之气自然团聚成大药,如火珠之形在下显现,就像天气氤氲使万物化生一样。因为无形能生有形,这是自然之理。古语说:玄黄若无交合始,怎得阳气从坎下飞升。就是这个意思。

问:何为勾引而生?答:双眸之光是神中真意的寄托所在。眸光所至,真意便至。真意属土,土为中宫的黄婆,黄婆即勾引的媒介。黄婆在上勾引,则大药自然相随而在下出现。古语说:中宫胎息称为黄婆。就是这个意思。

问:何为静定而生?答:元神因眸光的专注而归于上之本位并得定机,则元气也归于其本位并得定机。神气都获得定机后,元气便成形,因定而生动,只在内里动荡生成。古语说:在不动中采真铅。又说:不定则阳气不生。就是这个意思。

问:何为点定而生?答:这是说后天自行运转的火候也获得了定机。先天的元神元气因眸光的专注而在上下之本位获得定机,那么后天的自行运转之火也因神气的定机而有所归依,自然伏定于气根而不再上下运行。真息一定,大药自生;真息不定,大药必不生。古语说:定息采真铅。就是这个意思。这四种说法都以眸光为招引,所以其生机才如此旺盛。昔日邱祖相传一偈语说:“金丹大药不难求,日间显现中田夜间守留。水火自然交合无上下之分,一团生机全在双眸之中。”这偈语真是意味深长啊!须知大药生成时,六根会先震动,丹田火热,两肾如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体涌动鼻搐等,都是得药的景象。大概采药到三四日时真定,在将定未定之时,得药的六种景象会依次出现。若采药到五六日,则真意一定而大药已生,所以七日的期限是大致的说法。佛宗说的天女献花、龙女献珠,与此相契合。

大药过关与服食的天机揭秘第六

问:《直论》中提到“大药过关,有五龙捧圣之秘机”,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其中的玄妙之处,恳请详细剖析。答:前辈先师为了阐明过关的秘旨,所以借玄帝舍身得道的故事来比喻说明。之所以用比喻,是因为五为土数,真意属土,龙代表元神,元神是真意的本体,真意是元神的作用,本体与作用原本不相分离,所以称为“五龙圣”,即大药的比喻;用意引导大药过关,所以称为“五龙捧圣”。其中关于过关服食的辅助工夫,在之前三次口传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对于童真之体或仅有一次遗精的人来说,过关服食的辅助工夫是适用的。但如果遗精多次,则这种辅助工夫就不再适用,而应当直接进行过关服食的正式工夫。现将天机告知你,你应当珍视。

现在先说说大药初生的情况。大药是经过多次积累才得到的,形如火珠,这是先天的纯阳之气,能催生后天的真息之火,火药同源而生,所以只说药不说火,而火就在其中。大药产生后,不依附于外体,只在气穴内动荡。要知道气穴之下,尾闾交界处有四条岔路,上通心位,前通阳关,后通尾闾,下通谷道。尾闾三窍骨髓充实,呼吸不通;谷道一窍空虚且通畅,是气液通行的熟路;尾闾与谷道,一实一虚,所以称为下鹊桥。尾闾关上至夹脊三窍,再到玉枕三窍,以及鼻上的印堂,都是骨髓充实堵塞,呼吸不通;鼻下两窍空虚且通畅,是呼吸往来的通道;印堂与鼻窍,一实一虚,所以称为上鹊桥。关窍已经明确,那么防范危险、考虑周全的工夫,就更是不可不知了。

在大药将生之时,先有六根震动的景象。六根既然已经震动,就应当保持六根不漏,以顺应其生机。大药既生之后,六根就应当迁入中田以化育阴神,务必先逆行河车以超脱之,更应当保持六根不漏以辅助其运转。所以下方用木座抵住谷道,以使身根不漏;上方用木夹牢牢封住鼻窍,以使鼻根不漏;含两眼之光不外视,以使眼根不漏;凝两耳之韵不外听,以使耳根不漏;唇齿相含、舌抵上腭,以使舌根不漏;一念不生、六尘不染,以使意根不漏。既然能够做到六根不漏,可以说是防范得非常严密了。

然而还不够,当大药在气穴中生成时,它流动活泼,自然能够飞升而上冲到心位;心位不能容纳,它自然会转向下,由交界处向前触动阳关;阳关已闭,它自然会转动由交界处冲向尾闾;尾闾不通,它必然会转动由尾闾而下奔向谷道;谷道容易打开,大药就会泄出,之前的工夫就白费了。这是下鹊桥的危险之处,也是邱、曹两位真人走丹的地方。预先用形状像馒头的木座,覆盖软棉,坐着抵住谷道,使其势态上耸,不让大药下奔。这既是外部固定的方法,又有内部固定的方法。大药冲击尾闾不透,自然会转动而有下奔谷道的趋势,一旦看到它下奔,就微微轻撮谷道以阻止它,这是内部固定最严密的方法。内外如此固定严密,自然能够保全大药,不至于下奔到谷道,而只是附着在尾闾处,遇到阻碍就不再动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用真意去导引它,就会失去唱随之机,即使频繁导引,也难以过关。所以有善于引导的正式工夫,一旦看到它遇到阻碍不动,就做到一念不生、凝神不动,等它动了之后再引导,不可强行引导而使其动。忽然它又自动冲关,就顺着它的动机用两相知的微妙意念,轻轻引它上升,自然就能度过尾闾而到达夹脊关。关前三窍骨髓阻塞不通,大药遇到阻碍不动,只要做到一念不生、凝神不动,等待它动,忽然它又自动冲关,就顺着它的动机用两相知的微妙意念,轻轻引它上升,自然就能度过夹脊而到达玉枕关。关前三窍骨髓阻塞不通,大药遇到阻碍不动,同样做到一念不生、凝神不动,等待它动,忽然它又自动冲关,就顺着它的动机用两相知的微妙意念,轻轻引它上升,自然就能度过玉枕而直贯顶门,再向前引下到达印堂。印堂骨髓阻塞不通,大药会自动转动而妄行于鼻下的虚窍。如果没有木夹作为关锁,几乎就会泄出,一旦泄出则之前的工夫就白费了。这是上鹊桥的巨大危险。所以木夹的使用,不可不预先防备。有了预先防备,大药就不会下泄到鼻窍,而只是附着在印堂,遇到阻碍而不动了。此时只要做到一念不生、凝神不动,等待它动,忽然它又自动冲关,就顺着它的动机用两相知的微妙意念,轻轻引它下降,自然就能度过印堂,降下十二重楼,就像服食一样进入中丹田的神室之中,点化阴神,实现乾坤交合,这是中下二田合而为一的过程。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