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语文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优化分析

文摘   2024-11-06 10:38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6月下旬刊(第12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给开放大学稳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把信息技术引入开放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推进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的速度。本文以开放大学语文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开放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从依托教材载体、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互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教育行业中,同样能够获得理想的成效。当前,许多大学都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比如,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安吉学院呈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将学习资源共享到网络平台上,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开放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线上教学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网络平台力量,快速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进度。线下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一)模式灵活性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合理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一方面,站在教师的角度而言,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收集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情况制作课件上传到网络系统中,便于学生在空闲之余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言,许多在职人员的工作与学习难以同时兼顾,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而线上学习更加灵活,他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进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

(二)教育资源科学分配

在面对不够丰富的教育资源时,可以合理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科发展情况,加大高质量教育资源建设。

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可以为学生设计慕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见,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开放大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完善与创新知识体系,这为促进开放大学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促进师生跨时空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在语文课堂中。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能够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进行互动。比如,教师在教学前期,把收集的重要学习资源传送到网络系统中,学生在空闲之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这时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合理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勇敢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意见,实现价值最大化[2]。而教师需要在网络系统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见,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除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实现了跨时空的交流。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部分开放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针对性

部分开放大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部分开放大学依然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差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虽然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也会受到统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学习效果难以有效提升[3]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因其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就会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或者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语文这一门课程。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统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会影响其进步的速度。

(二)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部分开放大学存在语文课程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教学体系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与松散。尽管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积累了深厚的教育经验,在传授知识方面游刃有余,但由于受到学科课程设计的局限,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这一领域,他们的专业技能并未得到充分提升,从而产生了教学内容碎片化的困境。

部分开放大学在设定教学大纲时,倾向于采用一种线性的阶梯式教学模式,期望通过阶段性的递进来引导学生进步。然而,这种过于机械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他们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养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显得不尽人意。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教学方式过于侧重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可能会陷入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还可能逐渐消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角色本应是引导者,但在这样的模式下,他们更多扮演的是知识的传递者。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各有不同。如果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仅仅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这将无法满足各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而挫伤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放大学语文教学对策

(一)依托教材载体,搭建网络平台

语文教材对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材系统地呈现了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有序的知识框架,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托教材载体,搭建网络平台。比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把阅读与写作设计成两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有利于节省师生的课堂时间,运用教材与网络资源把重难点内容进行清晰分析[4]。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需要站在整体角度,加大对视频与PPT的应用力度,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对自身提出严格的要求,定期对制作的微课与PPT进行评价,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丰富知识体系。

(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首先,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利用力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慕课与微课应运而生,给教学资源的有效呈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教师应该将线上平台的优势发挥出来,选择有价值的教学视频,并将其及时发送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想更好地使用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应用力度,设计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料。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融合到一起,确保学习资源的下载以及习题检测动态化呈现。

其次,教师调整自身角色定位。在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在各个教育时期制订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语文每一个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整理到一起,接着以课时安排为中心,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进行语文导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以线上教学为主,向学生介绍学习的知识、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流程等,接着告知学生线上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其目的就是掌握学生的想法,有效实施鼓励与引导,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学习困难,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在期末考试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育主体获得的分数与平时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价。

最后,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立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院校开展的教育工作中,结合混合式教学理念,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构建的课程体系应呈现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设置的教学活动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创设良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三)激发语文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在开放大学语文课堂上,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深入,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双方进行有效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趣味性活动,使他们饰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积极组织班级辩论活动,选择一个问题作为论点,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方学生在辩论的时候,其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丰富语文知识体系。

在开放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的结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使学生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作者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安吉学院讲师)

注:[1]火桂中.浅谈小学语文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J].新教育,2023(S1):55-56.

[2]徐伟.“大学语文”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2(50):149-152.

[3]申怡敏.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2.

[4]李红红.基于混合模式的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1):250-252.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