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5月底,光伏主产业链环节产品的成交均价,已经全部跌破企业成本线!可即便如此,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量102.48GW,仍然有31%的高增长!目前,压制光伏板块的主要原因有俩个:一,产能过剩;二,技术迭代。行业层面,价格战会淘汰掉没有成本优势的小企业,直到供需再次平衡,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企业层面,技术路线的选择,则意味着企业能否抓住下一波的行业周期!“现在(光伏)电站基本是用N型组件,P型也还有人要,但量不多。N型组件里,TOPCon的组件会主流一些。”前一轮的光伏周期中,P型PERC电池是主流,但PERC电池已经接近其24.5%的理论极限效率。N型TOPCon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8.7%,远超P型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一线光伏企业的TOPCon电池,轻轻松松就能够做到25%+的量产转换效率。更重要的是,TOPCon电池产线能够兼容之前的PERC产线设备。改造时间短,再加上资本开支低,设备的高兼容性让N型TOPCon电池的迭代周期,嵌入了P型PERC电池周期。2022年,全市场N型电池出货占比仅仅9.1%,其中N型TOPCon电池占了约8.3%;2023年,全市场N型电池出货占比超过了26.5%,其中TOPCon达到约23%,PERC电池市场被压缩到了约73%。
目前,新建TOPCon产线投资已降至1.8亿元/GW以下,改造投资约0.3亿元/GW;
也就是说,N型TOPCon电池也没有剩下多大的利润空间了,新进者只能沦为炮灰。
N型电池中的HJT、BC、钙钛矿,都能做到更高的极限效率。
TOPCon电池的最高量产效率为26.05%(采用捷佳伟创PE-poly路线);
HJT电池最高量产效率达到26.2%(华晟四期);
隆基HPBC电池最高量产效率25.3%(Hi-Mo 6 pro);
爱旭AB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26.5%(2023半年报数据)。其中,HJT(异质结电池)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的主流路线!
HJT的理论极限效率,能够达到29.4%,高于TOPCon双面Poly路线的极限28.7%;而且HJT的双面率(背面发电能力与正面发电能力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远超其他电池技术;以TOPCon的效率、功率、发电量作为基准线,普效/平均水平的HJT的功率为710-720W,在组件功率上的增益达到2%,组件发电量增益在3%,综合发电量比TOPCon高5%,带来0.15元/W的溢价。通威的1GW产线HJT组件功率达到744W,发电量增益进一步提升到7%,溢价提升至0.2元/W!因为HJT(异质结电池)的制备工序与传统PERC电池、TOPCon电池完全不同。所以虽然HJT的制备工序更少了,但也意味着,产线重建。HJT(异质结电池)的壁垒较高,相关的生产设备也较为昂贵,目前单GW设备开支约3.5亿元,远高于TOPCon设备价格。所以目前仅一部分主流光伏企业选择了布局该技术路线。截至2023年底,国内异质结电池产线约55条,量产产能约33GW。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降本增效浪潮,HJT成本已经逐渐逼近TOPCon!截至2024年8月,TOPCon电池的生产成本在0.29-0.3元/W,非硅成本为0.17-0.18元/W;而0BB+50%银包铜应用下的HJT非硅成本为0.21元/W,相比TOPCon只有0.03-0.04元/W的差距。目前HJT已经有了清晰的降本路径,包括0BB、银包铜、全开口网版等,均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预计在2025年,HJT电池的非硅成本将与TOPCon打平!2023年底以来,国电投、华能、绿发、大唐、中广核、华电等电站合计公告了接近10GW的HJT产品招标。
央国企的招标,在逐步倾向HJT。
HJT和传统PERC电池、TOPCon电池制备工序不同,所以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最先受益的,自然还是上游的“卖铲人”,设备供应商。
HJT电池领域最稀缺的整线设备供应商——迈为股份。2019年,迈为股份就选择了HJT(异质结高效电池),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在HJT设备领域,迈为股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几乎垄断整个HJT生产设备市场。
2019年全市场新增HJT(异质结高效电池) 500MW,迈为拿单250MW;2020年市场约1.85GW订单,迈为股份中标量1.05GW,市占率57%;2021年市场约8.11GW订单,迈为中标量为5.8GW,市占率72%;2022年市场30GW订单,公司中标量24.6GW,市占率82%;2023年国内市场招标量55GW,迈为股份中标量达39GW,市占率71%。
2023年,HJT电池成套生产设备已然成为了迈为股份的营收支柱,占比高达87.76%。
和下游生产商不同,设备供应商独特的产业链地位,决定了只要行业有扩产增长的需求,设备商就是确定性的增长!所以即便是价格战以来,即便光伏主产业链价格普遍走低,即便行业龙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迈为股份业绩依旧能够逆势增长。
(2019-2023年,迈为股份的营收从14.38亿元大幅提升至80.49亿元,同比增长约95%)根据迈为股份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迈为股份的合同负债增至88.12亿元(23年营收也才80亿),同比增长32.30%,表明了迈为股份在手订单依旧十分充足!同为电池设备供应商,捷佳伟创和迈为股份常常被拿出来比较。捷佳伟创在多种技术路线上都进行了布局,包括TOPCon、HJT、IBC等,同时也在钙钛矿新型电池技术上进行了投入。在TOPCon光伏设备领域,捷佳伟创比较有优势,虽然在HJT技术上也有布局,但和专注做HJT的迈为还是有差距的。除了光伏设备,迈为也正在向半导体封装设备、显示面板设备等领域进军,其相关产品已导入国内测试厂商。不过目前在半导体领域,迈为目前只能排在尾部,看不到相关的利润贡献。我国光伏产业链十分成熟,电池的迭代周期也在加快,周期属性和技术属性叠加使得当下的光伏更为复杂。在HJT设备领域,迈为股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看好并投资迈为股份的逻辑就很简单:押注HJT。后续需要持续跟踪验证的点也很简单:HJT的产业化进程。一旦不及预期,策略也就需要相应得做出变化。点一下“在看”,你会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