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3年6月的时候,我就给大家写过一篇关于NextLevel滤杯实现“零旁路”萃取的产品资讯分享,那段时间我记得业内讨论度比较高的也是如何在冲煮过程规避旁路水的问题。所谓旁路水就是热水未通过粉层直接到最终分享壶里。传统锥形滤杯,我们可以看到在滤杯的内壁会有一些残留的水直接就流入下壶,所以这就导致有一些水绕过了咖啡粉层,渗透到滤杯底层会影响你最后萃取咖啡的风味表达和萃取率的问题。
NextLevel的诞生就是为了所有的水在通过滤杯的程中都必须与咖啡粉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萃取率,这是它核心设计理念所要达成的目的。这款咖啡器具我个人觉得算是近一年我所买到的器具里可玩性最强的了。它过去一直都没有国内代理,现在在某宝上也能买到了,价格我觉得也还蛮透明的,大体就是在500-550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和官网的售价比较一下,加上关税和运费之类的,我觉得国内某宝上的这个售价也算在可接受范围吧。
紧凑型包装设计,里面部件也比较轻盈,主体部件总重也只有197克而已。这款滤杯整体采用一个不可渗透的Tritan塑料圆柱体器型,上面有一个分水网,可以促进咖啡粉层均匀饱和。下方还有一个滤纸支撑架,上面还需要放置一张专配的丸型滤纸。整体最大容量可以萃取560克咖啡液,因为这样的圆柱体器型,促使热水只能全部都穿过咖啡粉层才能流出。
打开包装盒,里面会有一张非常详细的全英文说明书,包括一些使用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冲煮建议。接着就是包含100张对应这款器具的丸形滤纸,这款滤纸如果你对光来看的话,能看到里面纸张纤维很长,摸起来的手感很像CHEMEX的滤纸,细密柔韧感很强,所以几乎不用担心会不会有细粉析出,包括它的直径是会略大一点冲煮舱室的内径,所以当你润湿滤纸的时候,四周也会被照顾到,整体过滤性是不错的。额外官方还提供了一个阀门替换装,如果长时间你的阀门被咖啡油脂浸润有无法剔除的脏污或者闭合性不强,那么还可以更换这个新的阀门,个人觉得官方在耗材这块也算做到位了,至少它能完全在我用腻它之前满足我一切对耗材所需了吧,哈哈哈哈。
接下来在正式介绍我的冲煮体验之前,需要和大家简单说明一下这款器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也算是我几次使用下来所感受到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点吧。一个就是这款器具是加厚的硅胶底座,防滑和稳定性都极好,基本上可以适配绝大多数的咖啡杯或分享壶,但当它架设在任何滴滤装置之上,其实整体器具高度有点偏高的,容易重心不稳,尤其你下方还要放一个秤。那么要点就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器具是否放置平稳,它的几个足边是否都在对应一个水平位置,注意不要出现已经开始注水结果发生了侧翻。第二点就是在开始冲煮之前一定要确认好你的阀门状态,因为当你润湿滤纸已经放进去的时候,此时就看不到阀门情况了,如果没有注意是否是关闭状态,那就会影响你全段的冲煮进程。第三点就是清洗,虽然冲煮舱室内壁是树脂件,还蛮容易冲洗的,但底部是硅胶材质,且有细长的肋骨,肋骨与底部连接部分长时间使用有可能积累油脂,所以一定要在使用后及时就做好清洗,不要搁置。
再者,如果你所用到的粉量比较大,例如超过18克以上了,那么建议可以稍微粗一点的研磨度,如果水量较小的冲煮比例,那么就用较细的研磨度。还有就是用这款器具确实搅拌很重要,所以要单独配置一个搅拌工具,可以参考用虹吸壶的搅拌棒即可。如果你发现你的磨豆机会产生一些细粉,那么需要使用稍高水位,冲泡时间在6分钟以上也能获得不错的口感,因为这种器具的好处就在于它真的0旁路。此外,研磨度大家不要用特别细,不然可能浸泡式萃取会产生杂味或者涩味了哟,这个和你流速或者如何搅拌都没关系了,所以大家要明确一个研磨度,不要过细(就是不要用意式的研磨度)。水温的部分,我觉得就是遵循一个简单的逻辑,那就是浅烘焙咖啡豆通常水温要高一些,反之深烘焙的水温就要低一些,这个就按照你平时喜好来操作就好了。
这款咖啡器具其实整体沿用了杯测的逻辑,所以研磨度你可以参考比V60稍细的研磨度来冲煮,就基本上和杯测的研磨度差不多了。我觉得官方给出的冲煮方案还蛮有趣的,这是一款实验性与可玩性都很强的冲煮器具,你可以一次性放入所有的水,然后进行充分搅拌,并稍微让咖啡粉静置一会儿,最后打开阀门让咖啡液完全滴滤完毕即可。整体浸泡时间可以达到10-15分钟,甚至你会发现即便浅烘焙的豆子,这样长时间浸泡也会比用日式冲煮器具3-4分钟完成的口感更好。
然后我大概觉得这款器具两种冲煮方式会比较方便掌握,也能产生对应的肌肉记忆,让你会很容易轻松驾驭它。第一个方式就是在冲煮之前先往萃取舱室内加入30-40克左右的热水,记得此时你的阀门是关闭状态,然后再加入咖啡粉,并充分搅拌观察咖啡粉的状态,充分排气焖蒸,不需要排出焖蒸水,接着再一次性注入剩余水量,开始浸泡3分钟左右,然后打开阀门等待完整滴滤完毕,此时总用时大约在5分半左右。
我用这样的方式,首先操作步骤就很简洁利落,其次最后萃取出的咖啡液真的醇厚度相较于普通V60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这是一入口就能有感知的。再者这样的冲煮方式,其实最后的一定失温情况会让咖啡变得酸质入口就达到一种愉悦的平衡,而且整体咖啡的甜感有着明显的提升,特别适合那种花果香气为主调的豆子。这样的浸泡式萃取,还会极大提升入口的圆润触感,会带有一点丝滑感,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受,让咖啡饮用从风味到触感都能有着很明显的提升效果。
还有就是如果你发现所使用的滤纸容易堵塞,冲泡流速过慢,那么则可以考虑研磨得更粗一些,或者可以尝试我上述这样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你会发现可以大大加快水流速度,可以研磨度不变或者还能稍微再细一点呢,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萃取率,当然这种也要看你的豆子情况,我个人建议就保持你日常V60惯用的研磨度即可,大不了可以多浸泡一会儿,哈哈哈。
另外还有一个操作方式也非常值得尝试,那就是“浸泡+放水”的方法,先是用1:5的粉水比例进行第一次浸泡,用时需要再5-15分钟(浅烘焙豆子可以浸泡时间稍长一点),接着打开阀门放水,一定要等完全滴滤后再次关闭阀门。再加入1:5比例的热水,但注意不要打乱咖啡床,此时进行第二次浸泡,依然是5-15分钟,然后打开阀门直到滴滤完毕,此时就是收集到两次浸泡萃取咖啡液,这种将总比例分成两等份,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萃取率。因此,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用较低的比例达到极高的平均萃取率,从而达到其他重力萃取法无法达到的浓度。
关于上述的这个操作方式也是官方推荐的,但我实际操作来看哦,还是觉得浸泡真的不需要那么久,一次4-5分钟已经基本饱和了,还有就是这种方式冲煮后的风味延展性不如第一次那种更简单的方式来得好,但好处就是甜感感觉更强,body更厚实。如果你喜欢浓郁小比例冲煮方式的,这个操作可以试试看。整体来讲,这款器具真的非常容易驾驭,而且可以无视一切技法,就还挺“傻瓜式”的,而最重要的是最后获得的咖啡风味层次感很强,这是最有价值的核心,其次就是会有比较圆润的触感,也让入口愉悦度增强了,很值得成为你的冲煮新玩具吧,反正我已经爽到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