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2004年巴拿马翡翠庄园的瑰夏一举成名,或许是瑰夏一直是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咖啡品种之一,或许它这个名字提起来就觉得带着“高级感”,不管怎样它已经风靡了20年了,可就在前几年开始,准确地的说就在18\19年左右吧,我就开始发现瑰夏没有“瑰夏味”了,也从那时候开始用更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什么是瑰夏了。
虽然现在全球各大咖啡产区都或多或少在种植着瑰夏品种,但一提到瑰夏,你还是不自觉地会先和巴拿马联系在一起,因为必须要承认的是瑰夏之所以有如今的知晓度,和巴拿马的咖啡生产商对该品种在品质方面深度挖掘其潜力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深度了解一下瑰夏这个品种的一些种植背景,就知道它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我至今都记得巴拿马瑰夏独占鳌头的时候,埃塞开启了“普及追溯之旅”,一大堆营销就开始打着瑰夏村才是瑰夏的家,大家可以喝一点平价瑰夏了,诸如此类!
所以我觉得从瑰夏在2004年“成名”之后,它承载在一片过度营销和借助它的风味表现力去大肆推广所谓精品咖啡的理念,一度将高级味、花果香气、明亮酸质等等形容词统一打包出来,从而让人们开始不自觉构建出一种“风味鄙视链”。可现如今几乎你能说出来的咖啡产区基本上都有在种植瑰夏品种,这当中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是提及率比较高的,还有就是前几年我们国内云南地区也在种植瑰夏,也一度成为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
瑰夏其实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陆生品种,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的当地环境中经过许多代的自然发展而成的,很可能没有任何人工干预。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从埃塞俄比亚收集了树苗和种子,并将它们送往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该品种首次被记录为 “Geisha”。 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一些秧苗(命名为VC496)送到哥斯达黎加的热带农业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CATIE)。随后,哥斯达黎加热带农业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向巴拿马政府提供了VC496种子,巴拿马政府将这些种子分发给了波奎特地区的农场。其中一个农场是 Hacienda La Esmeralda,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翡翠庄园了,但令人吊诡的一件事,我有查看这方面的一些相关报道,其实在2004年之前的2003年,BOP的拍卖会上就已经有一款水洗瑰夏获得了96.5的高分,最终标的价格也一点都不低,售价为10,005美元/公斤。
所以你会发现这只能说翡翠庄园在种植瑰夏咖啡并获得BOP殊荣之后,就该事件的营销方面是取得巨大成功的,但时隔多年我们再回顾此事,你就瞬间会清醒地看待那就是一个豆种,只能说它是比较具备风味潜力的豆种,所以人们在不断培育以保留和展示其更多理想的遗传特征,因为瑰夏确实具有非常独特和复杂的口感,带有柑橘类水果和花卉的层次感,当然与其他咖啡一样,地区、气候、风土和加工方法等因素都会影响咖啡的最终风味。
因此,好的风味是基础,市场营销是推而广之的触达方式,可最终抵达消费者心中的消费初衷可就会大相径庭,你可能是因为瑰夏的味道好喝,所以你选择它;你也可能是因为瑰夏似乎是一种高档咖啡的代名词,那我要彰显身份的体现;你也可能是因为它够贵,我要买够贵的才能表现足够好……可能消费理念五花八门,但这当中会有不少动因是已经偏离初衷与核心,更多是陷入到一种类似“消费主义”思想当中。
不同生产地的瑰夏也有着不一样的风味表达,例如秘鲁产的瑰夏,我个人觉得风味表现力就比较一般,曾经在几次参与的杯测中也更有体会。还有哥伦比亚的一些瑰夏会用到延长发酵的处理法,就会觉得发酵感极强,也是让人很难评的存在。这里也就是在说不同区域种植风土的不同,风味会不同;不同处理法也会造就不一样的风味走向。所以瑰夏一定不等于高级,瑰夏也不等于就一定是好喝的。可市场上至今都还在不停营销着“瑰夏”二字,似乎让人们会看到这两个字,天然就去掉了那些风味担忧,或者就天然觉得它贵是有贵的道理,我们真的需要在消费时将“瑰夏”祛魅,你才能回归一种理性化的消费动机,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咖啡。
再者,似乎总有人想把瑰夏按照不同的产区去做一个种植品质鄙视链,似乎巴拿马瑰夏就是在金字塔顶端的存在,正如前述所说,人们确实提到瑰夏首先想到巴拿马,但那不意味着质量就一定是巴拿马的才最好。其实就在埃塞的瑰夏,哪怕他们可能没有巴拿马一些庄园生产更创新与现代化,但那里有独特的小气候,能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点,我觉得那也是好的瑰夏。
这个就好比是一种区域特征属性一般的存在,或者说只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相关性而已,例如我们提到茶,会想到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祁门红茶、武夷山大红袍等等,但你不能说茶只有这几个地区产的才好喝。只要气候条件好,资源充足,任何一个生产国都有可能种植出高品质的瑰夏,因为瑰夏特别容易受到风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你说是否都能带有很浓郁的花果香气,和那令人惊叹的滋味,我觉得那就是对瑰夏滤镜太深了。事实上,就我这几年喝到的不同产区的瑰夏,只能说如果共性就是带有一些柑橘和核果一类的酸质与风味特征,其他就因地而异了。
那么回归到这个共性特征之后,你就会觉得这里所谈的“瑰夏”似乎和埃塞原生种的风味差不多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风味对应价值,而价值最终会以价格来体现。不能说,以偏概全地理解瑰夏作为豆种就天然可以高价值,因为没人想用所谓瑰夏的价格去买到埃塞原生种的风味。因此,抛开这些中间的修饰成分,我们要更多将豆种拉平信息去做风味对比的方式,再来看待它们,你就不会觉得瑰夏显得有多么特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