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信“空头支票”的人越来越多了?

文化   文化   2025-01-24 00:06   上海  

(一)

原以为时代一直在进步,那些以开“空头支票”作为欺骗手段的恶人一定会越来越难得逞,但现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轻易打破了善良者头脑中的幻象。

我们惊奇地发现,进入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开“空头支票”者往往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他们并不需要提供太多的、扎实的、经得起质疑的证据,就能轻易地得到人们、特别是占最大比例的底层人士的支持,而饱学之士、眼光深远的智者、实战精英、战略家等等,则被无情地淘汰、忽视,并逐步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边缘人。

就好像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激昂承诺,“一旦我当选,在24小时内我就能结束俄乌战争。”

但现在,距离他上任已过去72小时了,俄乌战争非但没有一丝一毫想要结束的样子,并且,这位二进宫的特不靠谱先生连一个像样点的计划都没告知大众。

或许,事实上,他压根就没有这份所谓的“胸有成竹”的计划书,“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说法,原本就是他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

而他急于做的事情,却是利用走马上任这个契机,在第一时间疯狂敛财。

1月18日,就在特朗普真正入主白宫前两天,他推出了个人MeMe币“特朗普币”。
该代币一经推出便大火。CoinGecko数据显示,“特朗普币”以0.1824美元的开盘价开始交易,12小时内涨超15000%至约30美元,自推出以来最高升至75.35美元,完全稀释市值(FDV)市值接近800亿美元。
随后,更魔幻的事出现了。
就在特朗普上任的这一天,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娅也趁势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梅拉尼娅币。20日梅拉尼娅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梅拉尼娅官方表情包上线了” ,并附上了购买链接。

梅拉尼娅币”价格很快突破5美元,FDV市值超过50亿美元,这还不算完,不只特朗普夫妇,特朗普一家都加入到发币的“抢钱游戏”中去了。

最夸张的是,连特朗普家的清洁工(保姆)也开始发币了。

人类对金钱贪婪的品性,在权力的加持下,毫无顾忌地显露了出来,不带一丝一毫的羞涩与不安。

此情此景堪称千古奇观,着实让几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二)

其实,我们在去年10月23日发表的《哈里斯与特朗普,谁更资本主义?谁更能阻止美国的衰退?》一文中已经明确阐述了如下观点:

如果特朗普(加马斯克)胜了,目前还主导着这个世界的美国以后将完全围绕着“生意”运转,想想也是,特朗普、马斯克都是全球最富有的商人,他们最擅长的绝不是谈主义,而是做生意。

做生意的人是一定很习惯于开支票的,只是,如果是一个毫无道德底线的商人,他最擅长做的事,往往是仅开“空头支票”。

肉眼可见的事实,口无遮拦的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就是这样一个卑劣的“空头支票”签发者。

不但是停止俄乌战争,包括他在竞选中许下的种种承诺,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那些振奋人心的口号,比如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绝大部分都只是他用来骗取选票的“空头支票”。

也许,他从来就没想过去兑现这些承诺,毕竟,他深知,很多事跟做生意完全不一样,不是靠简单地施压或者让利就能轻易解决的。

(三)

可悲的是,当初相信这些“空头支票”的人不但众多,更有很多之前的精英,这些人原本都是极具独立思考力的,但在这次“世纪大考”中,他们均未能通过测试。

原因何在?

相关解析可参阅《信息人时代是如何摧毁人本主义的?》一文,这里仅摘录其中的二段:

人本主义被摧毁的最大危害(之一)是,人类前所未有地容易被操控,而他们自己却认为是在尊崇自己的自由意志,即,他们自认为是在独立思考。
在这个由“信息人”组成的社会中,比如在参与度极高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绝大部分人提供的信息内容,本质上是被掌控信息算法的人或者AI规定死了的,再加上(提供信息内容的)自媒体被金钱化,遂形成一个强大的闭环,从而使得这种掌控的效率变得极高。

结论清晰可见:正是由于科技的超强大化,才使得大众的思维,在今天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地达到能被如此操纵的地步,即使是在自由意志盛行的美国。

事实上,在这场“选举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某个精英甚至某些精英集团,而是完全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全球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也就是说,谁能够掌控平台的舆论情绪,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即使其支持的竞选人只是一个擅长开“空头支票”的恶棍,也无关紧要。

这就使得那些以传统价值观及经验看待此次美国大选的精英、学者,大都猜错了答案,比如,在40年内仅预测失败一次的美国历史学家利希曼。

在特朗普胜选二天后,利希曼在电视访谈中承认自己预测失败,并反省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其实也同样是哈里斯失败的原因(之一)。

(四)

早在2022年的3月25日,马斯克就在推特上表示,“言论自由对一个正常运转的民主国家至关重要”,一天后,马斯克又发了两条推文,他说:“鉴于推特实际上是一个公共的城镇广场,未能坚持言论自由的原则从根本上破坏了民主。那么应该做些什么呢?以及“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平台?”

表面看,这些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实际情况或许并非如此坚定而又直白。

我们曾在《只有自己能够救赎自己,这一定是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第一“信条”》中举过一个例子,那是博尔赫斯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名叫“恶棍列传”:

“一个恶棍帮助黑奴逃亡,待他们逃出来之后又把他们重新卖出去,以此来牟利”,这样的故事看似虚构,但却无数次在现实世界中发生!

救赎或者说拯救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出卖,这样的救赎很虚假,不过,其发生的时候,当事人是很难觉察到的,被救赎者一定会感恩并充满希望,但结局在救赎前已经注定!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救赎,有的只是欺骗与恶毒,最终得利的永远是救赎者,而绝不会是被救赎者。

事到如今,很多人才幡然醒悟:为什么马斯克会在2022年10月份,以440亿美元的巨资超溢价收购推特?

他们现在终于意识到,马斯克做这笔交易绝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掌握舆论,并且,他并非是真心支持言论自由,而是为了让大众遵从他的观点及立场,仅此而已。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位全球首富确实有眼光,更有野心。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2023年10月7日哈以冲突爆发,这二场战争不但让全世界震惊,更给了全球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最大的发挥空间,在某些背后强势力的推动下,全球民粹主义迅速崛起,仇恨之火四处蔓延。

这其中,X(原推特)起了多大的作用,马斯克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从这个角度看,马斯克所伸张的“充分的言论自由”,又何尝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呢?

(五)

现实中,由于大众越来越容易被社交媒体操控,开“空头支票”就能达成的事件已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之前被认为绝无可能发生的事,竟然会“轻而易举”地成功实现。

比如,在金融市场,靠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小作文”,某些势力就能掀起一场史诗级别的大行情,相关阅读:《敲锣打鼓来送钱,真有这等好事吗?》。

而那些被诱惑进场的中小投资者,只能吞下被深套的苦果。

这就是我反复提醒大家要《珍爱生命,远离自媒体》的原因,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很容易被极端情绪左右的。

或许,这是让普通人拒收或无视“空头支票”的最好方式。


- End -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解毒针
不一的奇谈怪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