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陀不答“十四无记”说起

文化   生活   2024-11-16 00:33   上海  
(一)
佛教中有一个经文,叫《箭喻经》,说有一个外道鬘童子问了佛陀十四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十四无记”。
这十四个问题是:“世有常世无常,世有常无常,世非有常非无常。世有边世无边,世有边无边,世非有边非无边。命己身,命异身。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用现代的语言可对应表述为:

1、世界恒常存在吗?(“世有常”)
2、世界不会恒常存在吗?(“世无常”)
3、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吗?(“世亦有常亦无常”)
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吗?(“世非有常非无常”)
5、世界有边际吗?(“世有边”)
6、世界无边际吗?(“世无边”)
7、世界有边际而又无边际吗?(“世有边无边”)
8、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吗?(“世非有边非无边”)
9、生命即是物质身体吗?(“命即身”)
10、生命物质身体并非同一吗?(“命异身”)
11、佛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有”)
12、佛死后不存在吗?(“如来死后无”)
13、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吗?(“如来死后亦有亦无”)
14、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吗?(“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佛陀怎么回应的呢?

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所述,佛陀对外道以颠倒之见问难的十四个问题,皆不置可否,不予明确的答复。

《大智度论》(龙树著)卷二称之为“十四难”,该卷曾解释佛陀不回答的理由,是因“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故佛不答”。总之,这十四种问题是外道由于断常一异等妄见而产生的邪执。

《箭喻经》中,佛陀则用了一个譬喻为他的僧众开释,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佛陀认为讨论这十四个问题是无益於解脱(无意义)的,根本不值得追问,所以就无需回答了。

与“十四无记”相关的解析网上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下面,我会从这个“缘起说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话题

(二)


第一个我要探讨的话题是:为什么有些问题当你开始回答时就已经错了?


其对应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问题当你开始提问时就已经错了?


比如,这个“十四无记”,或称之为“十四难”,佛陀不回答这些问题,其暗含的另一层意思是,这些问题在对方提出时就已经是错了的,而对于“错误”的问题,如果去回答,那一定也是错的。


前者(问)是对方错,后者(答)是自己错。


那么,如何衡量这些问题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也就是说,对与错一定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唯一的:智慧。


智慧这个复合词本来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中国古代只用一个字表达,这就是“知”或者“智”(通假字),之前我们曾作过说明,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论述“知”的经典。


知什么?知“道”。


老子把“道”分为天之道、人之道,前者是“道经”的部分,后者为“德经”的部分,如果一个人对这二个部分都能深刻洞悉,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中国古代把这种人称为“圣人”。


佛陀就是古印度的圣人,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佛陀(具)有一切智。


这就是衡量的标准。


或者用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语:认知。


所谓的认知觉醒,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掌握了衡量认知对错标准的尺度,由于其极难把握,因此,真正认知觉醒的人其实是极少的,特别是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佛教称现在是末法时代)。


这就是我们公众号反复围绕“认知”展开对话的原因,并且,正是由于认知到这个时代大众的认知水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超级混沌状态,所以我们才决定“只写不回”,即只发文章,但对所有的留言均不作应答。


真相是,我们很难找到针对文章主题的“好的”问题。


由于我们的文章普遍比较长,而这种纯粹的长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完整阅读了,因此,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根本没仔细看文章,就匆忙发表自己看法的留言,而这些留言实际上跟文章主题的关联度是极差的。


从对与错的角度看,这些留言本身就是“错”的,如果我回答了这些问题,即当我开始回答时,我也“错”了。


对于这种“错上加错”的事情,又何苦为之呢?


至于为什么大众的认知水准会处于超级混沌状态,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写了好几年了,其主体是自媒体,罪魁祸首则是背后的操控者(人或者机器)。


信息人时代的来临,将越来越多的接触、特别是沉迷于(自)媒体平台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都陷入到被“科技算法”掌控的虚假漩涡中,当整个社会被巨大的假象包围,所有的对话都将很难进行,更不要提深入了。


(三)


既然知(认知)有真有假,那么,必然会引出第二个话题:对于纷繁复杂的知(认知),我们怎么加以区分呢?即,什么样的知(认知才是值得我们相信的
省略所有的论证过程,我们再次引用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直接给出结论:
所谓的知(知识),是指符合天道的认知,换句话说,不符合天道的不能被称为“知”。天之道决定人之道,因此,凡符合天之道的人之道,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知”,前者主要指“宇宙观”,后者主要指“人生观”。
用现在的语言,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才是知。
这就是“真知”的来源。
适当展开,我们还可以对知(认知)的道德属性作一个辩证法的表述:
知(认知)本身是不含道德的,但道德是知(认知)的一种属性,二元对立的“善与恶”是对知(认知)道德属性最简单的区分,符合规律的叫“善知”,不符合规律的叫“恶知”。
这里的“善知”,等同于“真知”,在佛教里叫“正见”,在“八正道”中排在第一位。不过,“正见”超越了逻辑性,其含义远比“善知”深远得多。
用这个理念很容易解释一个现象,那就是善人也会做恶事,一个人的内心也许很“善良”,但由于缺乏对事物规律的正确认知,因此,做出的却是恶事。
同样的,恶人也会做善事。
因此,从一个人的单一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本身是善是恶其实完全不成立,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人由于做了一件大家公认的恶事,然后,他整个人就被定性为恶人,这种“道德审判”实际上是极其荒谬的。
再加深入,只有符合规律(道)的才能称为认知,不符合规律的只能称之为“伪认知”。
伪认知学得越多,结果一定是越“恶”,当一个社会中充满着“伪认知”时,“恶人”的数量一定会相当庞大。
只是,他们自己并不知晓这一点,网上那些喜欢谩骂跟风起哄的,大都是这样的人,但本质上,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并“不坏”,并且可以称得上“心地善良”。
我们再来看一下英文LAW这个单词,其翻译成中文是法律,但LAW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规律,这表明,西方的法律,对他们而言就是规律,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规律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法律。
这个符合规律的东西就是“善知”,因此,我们会看到西方社会特别注重理论研究,然后在制订法律法规时,会有类似听证会之类的流程,邀请参与的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其目的就是确保制订的法律法规是符合规律的(善知)。
不过,这个东西现在也出现了变化,看看现在的美国,整个社会的“善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由于美国地位的特殊性,可以预料的是,一场全球范围的血雨腥风即将到来,谁也无法阻挡。
(四)

第三个话题:为什么逻辑思维模式是我们讨论问题(对话)的根本?


如果你经常阅读我们的文章就会发现,我们号特别热衷于谈论“逻辑思维模式”,特别是近期,我们在多篇文章中对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这二种最主要的逻辑思维模式作了较为详细的纯哲学表述,并结合了多个热门话题加以展开,对人类的思维模式展开了深入的剖析。


部分网友认为我一直在推崇形式逻辑,并故意贬低辩证逻辑,这在最近文章的留言中清晰可见。


因此,我决定利用今天的话题,对相关问题再作一次纯哲学解析。


我们所有人的认知,主要取决于二个部分,第一是接收到的信息,第二是处理这些信息的方式,后者纯粹是一种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本身有一定的模式,我们把其分类为几种,这就是人类思维模式的由来。


而思维模式的核心就是逻辑模式,


要知道我们人类使用逻辑,其实基本上只有三大方式:


第一种:纯逻辑思维,比如数学几何学;第二种:归纳法,归纳法最大的特点是只能证伪,不能证明;第三种:演绎法,最典型的就是三段论演绎法,演绎法最大的特点与归纳法正好相反,演绎法只能证明,不能证伪。


由于纯逻辑思维必须在抽象概念上进行,而这些抽象概念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其在现实中运用时一定会发生偏差。


归纳永远无法穷尽,因此,由归纳法导出的结论一定是不严谨的。


而演绎法的前提恰恰是从归纳法得来的。


很明显,这三种方式都是有缺陷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逻辑的分类方式,即根据人的认知进程把其分为三种类型:感性逻辑,知性逻辑,理性逻辑(或称理想逻辑)。

所谓的感性指的是我们通过五官获得的直感,这个直感其实是包含逻辑关系的,我们称之为“感性逻辑”。

人类通过直感获得“经验”,然后对这些经验进行整顿辨识从而获得“知”,这个整顿辨识的逻辑我们称之为知性逻辑。

当我们把具体的事物抽象成概念,仅在“沙盘上”对这些纯抽象概念作纯逻辑推演,这种逻辑我们称之为理性逻辑。

也就是说,人类的认知一共有三个台阶,最底层的是感性逻辑,中间的是知性逻辑,最顶端的是理性逻辑。

由于感性处理的是单一对象,因此我们能直接获得感知,这就是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由于我们先天就具备了感性能力,因此,我们往往不能觉察到感性逻辑,但实际上,感性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存在着感性逻辑。

这里顺带说一下,要真正搞清楚“抑郁症”是怎么回事,最关键的是要洞悉人类感性逻辑的奥秘,相关阅读:《抑郁症的真相》。

由于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面对的并不是单一对象,而我们如果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一个能处理附多对象的思维模式,这就是知性逻辑。

知性逻辑最主要目的是达成A=A的确认状态(同一律),相关表述可参阅《为什么国人大都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一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了探究真相,我们只能把具象的要素不断作抽离,如此才能找到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个思维模式就叫理性逻辑,或者叫理想逻辑。

所谓的理想,就是纯粹推理之想,这才是理想原本的定义。

举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比如“力”,人类从文明伊始就知道运用各种力了,但力到底是什么,人类一直搞不明白,直到牛顿,用了一个引力方程,大家才知道所有的力原来都是引力,并且,引力等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作分子,两个物体的距离的平方作分母,乘上引力常数,把整个力变成这样一个方程,“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才得到终极回答。

牛顿用的思维模式,就叫理性逻辑,可见,几乎所有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都是理性逻辑的产物,而要完全掌握这门“技术”,撇开感性逻辑,我们必须首先掌握的一定是知性逻辑。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去做科学研究,因此,一个人的理性逻辑能力可以很差甚至没有,但前面我们说过,一个人如果要生存,知性逻辑的能力则是必备的。

而形式逻辑正是知性逻辑,这就是我极度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的原因。

那么,辩证逻辑属于什么逻辑呢?

纯哲学表述,第一,辩证逻辑属于知性逻辑;第二,辩证逻辑是人类理性发展的低级阶段;第三,辩证逻辑表达为人类思想史上最早期的思维模型。

事实上,辩证逻辑涵盖感性逻辑、知性逻辑、理性逻辑,其出现远比形式逻辑及理性逻辑为早,无论在中国还是古希腊,最早其均以二元对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古老的朴素辩证法。

随着逻辑思迈的延伸,知性逻辑及理性逻辑出现,辩证法因此发生变化,其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成型,这个时候,辩证逻辑已经成为了一种高端理想逻辑,只是黑格尔给其换了一个名字,叫“思辨逻辑”。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用辩证逻辑来讨论纯抽象概念的问题,比如“正义”。

在《为什么国人大都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一文中,我用“追本溯源”的纯哲学方式对辩证逻辑的本质作了剖析,指出其只是形式逻辑排中律的一种特殊状态,即其用一个矛盾体来变相达成A=A的确认状态,但最终其是无效的。

因此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用辩证逻辑永远无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探讨的永远是一种摇摆状况,并且,运用辩证逻辑深入探讨一个问题时,最终达成的效果往往是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加深,这就导致很多问题被故意曲解,从而让人产生认知混乱或认知偏差。

由于辩证法本来就是处理简单问题的,在当社会信息量爆炸的前提下,其适用度已越来越低。

这就是我强烈不建议大家使用辩证逻辑的原因。

但这并不表示我否定辩证法或者辩证逻辑,事实上,如果人类没有挖掘出知性逻辑及理想逻辑,辩证逻辑是最好的思维模式。

其更简单,更简洁,更高效,更实用。

由于国人早都是辩证法的高手,因此,中世纪之前,中国的文明、中国的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直到欧洲展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才使得欧洲的文化思想发生了巨变,欧洲人找回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并大力开拓,由此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文明之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中国被西方赶超了。

一切皆源于“思想方式”,一切皆源于“逻辑模式”,无论是“对话”,还是文明发展,最根本的就是逻辑思维模式。

(五)

回到我们的标题部分,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佛陀不予解答的原因:十四难的问题中,有十二个都是“辩证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辩证问题永远是找不到确切答案的,因此根本没必要去回答。

不过,在佛陀灭度700年后,“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用遮诠法巧妙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这就是《中论》第一品第一颂的“八不偈”: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 End -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解毒针
不一的奇谈怪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