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百度的解释: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的事,但也必须去做“作为自然与社会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逻辑该做的事(无不为)。
“道”的作用就是无为,它的效果是无不为。道顺应自然,是自然而然的,一直这样,好像什么没有做,无所作为,叫无为。无为就是不违反自然,“为”和违背的“违”相通。万物都要因为这个无所作为的道而生生不息,千变万化,所以无所不为。道生长宇宙万物,但没有主宰的用意。
就如同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只是为了展示给大家一种现象,就是无为会导致无不为。但是,如果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解读,当“无不为”成了我们的目标时,那么我们当然应该无为,但这种“应该无为”,则很明显是一种“刻意的无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百度的解释: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先作个说明,百度的来源主要是一些公认的在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的解读,比如,上述的“无为无不为”,有相当一部分参考了被誉为国学大师的曾仕强先生的释义,并且,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一旦一种说法被树立成了“标准答案”,那么,其流传度会得到大幅提升,即使这种说法完全错了或者有明显的偏颇。
其最主要的偏差,是把“无为”与“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混为一谈。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一些极为经典的文本进行反思、重新解读,用“追本溯源”法找出其尽量深入的底层逻辑,如此才能洞悉真相及本质,本号的【释义】系列文章,主要就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的。
(二)
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
百度的(采用的是曾仕强课程中的)解读:“道”的作用就是无为,它的效果是无不为。
很明显,这句话构筑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即“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很多大师都作过举证,这里我们不再重复。
我只举一个例子,前面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作者是一位自媒体上的“国学大师”。
他说他有一天无意之中走到了他家旁边的小区,看到一户人家的院子中绿化打理的非常好,而隔壁那家根本就没人打理,以至于他家的院子杂草丛生,但比较下来,后者的院子给他的感觉却是生机勃勃,充满着植物的生命力。
他把前者解读成“有为”,后者则是“无为”,表面上看“有为”胜过“无为”,但更深入地观察,却是“无为”胜过“有为”。
他的结论同样是,无为(的结果)就是“无不为”,甚至超越了“有为”。
我认为这个解读大有问题,其直接导致了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心存着一个重大的疑虑:难道真的什么也不做(无为)才是一个人生存之道的最佳选择吗?
要知道,《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本来就是围绕“社会”展开的,老子在这一章讲的就是人类如何对待这个社会的问题,放在现在可以归类为“社会学”的范畴。
人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所以,在这个人类社会中,(我们具体的)人到底该怎么为(施展行为)?其是不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呢?
这确实是一个极其深刻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并作出解答的。
那么,老子怎么回答的呢?
我们都知道,老子讲的是“道理”,在《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中,老子并没直接回答这个“社会学”问题,而是先表述了道的一个‘’常德”,所谓“常德”,指的是“基本的属性”,我们之前有文章写过,在古印度哲学中,德的含义就是“属性”。
老子说:道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在“道”中)没有“为”这个东西,而且也没有“不为”这个东西。
之前我们有过表述,作为一个纯抽象的概念,“道”其实不具有任何属性,相关解读可参阅:《印度的“梵”与中国的“道”,本质同一》。
如果你经常读我们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老子这句话的本质是反对二元论,“道”就是道,在道中不存在“为”,也不存在“不为”。
老子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说,其用意是让人们不要纠结于“为”还是“不为”的二元之争中,而是要注重“道”,只有遵循了“道法”,才能达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状态。
也就是说,老子突出的是“道法自然”,而不是在说是否该“为”还是“不为”,更不是在说应该“无为”,因此,也就没有“无为”(的效果)就是“无不为”这个说法了。
随后,老子才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还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告诉大家,在人类社会中,人应该怎么“为”?
但老子并没说普通民众该怎么“为”,而是说了侯王该怎么“为”,圣人该怎么“为”。
他给出的是“社会学”的答案,同样是“社会学”答案的句子在道德经中有很多,比如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请注意,这些都是“为”,老子从来没说过“我们要无为”,更没表明过“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曲解。
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是一定是存在“为”的,而且是必须“为”的,无论对于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
一个人不为就是死亡,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不为就是社会死亡。
结论清晰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作为”,而绝不应该“不作为”。
(三)
但有“作为”并不代表可以胡乱作为、胡作非为,或者,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如果不能明确“为”与“不为”的取舍标准,这句话等于是白说。于是,这里我们就引申出了本文的第二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我们的“作为”该遵循哪些最基本的原则?前文我们已经作了解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的内容属于社会学的范畴,针对的对象是“王侯”,那么,对于除了王侯外的绝大多数人,他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作为”这个事情呢?对于这个问题,老子(主要在“德卷”)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少的建议,但我觉得最值得推荐的,也是我本人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七章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关于老子的“三宝”,网上有很多释义,下面,我表述一下(我最认同的)王东岳先生的解读。一曰慈,什么叫慈?我们一般人是在“慈悲”这个复合词上理解,这样理解不行,“慈”这个个字的原意是一个人看着另外一个人,他其实活得很好,活得很正常,你仍然觉得他活得不够好,仍然心疼他,这种情怀叫做"慈"。它仅指现在做母亲的人。看着自己的婴幼儿,其实孩子活得很正常,活得很好,你仍然觉得他活得不够好,仍然想帮助他,仍然心疼他,这叫"慈"。在原始氏族社会中,"慈"这个情怀,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情怀。这话什么意思?要知道原始氏族社会,孩子是由整个社会公养的,因为那个时候是群婚制。孩子没有父亲,父亲都是另外氏族的男性。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自己本氏族内,那么这个氏族内全是孩子的血亲,他的女性要么是孩子的母亲,要么是孩子的姨,要么是孩子的姐姐,男性全是孩子的舅舅,要么是孩子的哥哥。所以孩子在整个氏族社会中,大家都是血亲,共同养护孩子。因此"慈"这种情怀是氏族社会的主流社会情怀。它跟我们文明社会刚好相反,我们文明社会讲"成功"讲"优秀",什么叫"成功"?你本事很大,看其他人都活得猪狗不如,你很得意,这叫"成功"。什么叫"优秀"?你鹤立鸡群,看其他人全是一群蠢驴。于是你沾沾自喜,这叫"优秀"。文明社会的主流情怀,跟原始氏族社会的主流情怀恰恰相反。二曰俭,我们今天一说"俭",大家立即想到的是艰苦朴素的"俭",那个意思不对。"俭"这个字的古义应该是吃饱穿暖以外多了一点都不要,叫"俭"。要知道所有动物吃饱穿暖以后,多了一点都不要,想要也要不成。请问有谁见过哪个猴子给自己脖子上戴一条金项链?所有动物穿暖是天然解决的,它长着皮毛,每到冬天深秋来临,它在皮毛下面会长一层细绒毛,这叫"秋毫"。我们有一个词成语叫"洞见秋毫"。那么,干什么?冬天保暖。来年开春,临夏以前脱掉秋毫,以便于夏天疏解体温。所以养过狗、养过猫的人都知道,一旦夏天狗毛满屋子飞,干什么?脱秋毫,因此所有动物它的穿暖问题是天然解决的。所有动物吃饱以外,它不会再有所需要,想要也要不成。我举例子,比如熊。熊为什么会冬眠呢?要知道"冬眠"是一个生物学专用词,它仅指冷血动物,也就是体温不恒定的动物,它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波动而波动。比如鱼、蛇,这叫冷血动物。它们一到冬天,外界温度太低,体温随之下降,于是动不了,这叫"冬眠"。熊是热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没有冬眠的必要。它为什么会冬眠呢?这叫休眠。因为冬天没得吃了,所以它每到秋天就大量进食。恰好秋天又是万物和果实成熟的时候,所以一只成年熊在秋季一天采食量竟达40公斤之多,把自己吃的极肥,皮下脂肪很厚,到了冬天没有吃的了,躲进洞中一动不动,把自己的基础代谢率都降到最低。来年开春,瘦得皮包骨头,出来重新找食。这说明什么?说明动物吃饱以外,什么都要不成,想要都要不成。只有一种动物例外,那就是啮齿动物:老鼠、田鼠、松鼠。啮齿动物在秋天给自己洞子藏吃的,比如藏松子,但它即使给自己洞子里藏吃的,也仅仅藏冬天够吃为限,多了一点都不要。因为如果它给洞子里藏的过多,冬季过去,洞里的藏食没有吃完,来年开春气候温热,降雨量充沛,空气潮湿度增大,存在洞子里没有吃完的食料会霉变,还得花第二道工程再把洞子里这些霉变的食物搬出去!它没有这么蠢,所以它秋天给洞子里藏吃的也仅仅藏冬天够吃为限。大家仔细想想,什么叫"人类文明"?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不断的调动和实现人类贪欲的过程叫"文明"。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讲,人类手里和生活中现在所用的一切物品都叫奢侈品。这话一点不错。想想你当年做猴子的时候,你手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你今天所使用的东西,全都不是必须的东西,都是奢侈品。人类贪心万丈,文明高度发展,人的贪欲促成文明发展,文明发展实现和调动人类的贪欲,两者互为刺激,成正反馈关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举个例子,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恩格尔系数"。什么叫"恩格尔系数"?你购买食品所花费的费用,在你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低,我们讲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你文明程度越高。可见文明是什么?不外乎就是调动和实现贪欲的过程。因此老子讲"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就是不敢创新,不敢推动文明发展。因为如果你不断创新,不断推动文明进程,那么就你就会走向越来越不"慈"、越来越不"俭"的、那个糟糕的、尔虞我诈的文明社会之中。上面这一大段文字讲的是如何理解老子的“三宝”,其至关重要,因为,由此我们可以导出符合老子“道”的、与个人“作为”相关的、不可违背的三项基本原则。
(四)
这就是:凡是“不慈”的事不为,凡是“不检”的事不为,凡是“争先的事”不为。
在这里,我同样采用了我们经常使用的遮诠法来表述,即,我不必去研究到底什么是该为的,我只要知道什么是不该为的,就可以了。其确保我们的“所作所为”至少是符合“人之道,天之道”的。当然,如果我们的“知”足够“足”,到底哪些事应该被“作为”也是可以找到较为清晰的答案的。对于这“三项基本原则”,我们就不作全面的剖析及举例了,仅针对“凡是不检的事不为”这一点作延伸解读,并提出本文的第三个问题:如何“检”?或者哪些是可以“检”的,哪些是不可以“检”的?哪些是应该“检”的,哪些是不应该“检”的?大家都很熟悉“断舍离”,以其命名的《断舍离》一书是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撰写的,她本人因此被称为“断舍离”这个概念的创始人。但实际上,断舍离就是老子三宝之一“检”的另一种扩展式解读,山下英子写了好几本书都在论述该“断舍离”哪些行为、哪些东西,其实,归纳起来,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断行、舍行、离行”不就是“检”吗?举个例子,结合当代社会的特征,对于急剧爆发的“信息”,我们不但应该“检”,而且非常有必要,因此,我写了《珍爱生命,远离自媒体》。该文发表后,有读者留言说我自己就是做自媒体的,怎么会写这种文章出来?今天就通过这篇文章作个回答,我说“远离自媒体”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说“检”,就是在说“断舍离”。至于把其上升到“珍爱生命”这个程度,完全是因为现在的自媒体已接近于“遍地垃圾”的地步,虽然还有一些可以吸收的养分,但占比真的很少,因此,挑选的难度就变得极大了。现实生活中,太多人舍弃了“最好”的东西,留下的却是“最差”的东西,他们也在“检”,也在“断舍离”,但效果适得其反。事实上,就算一个人完全认同了老子的三宝之一“检”,还必须具备足够的认知加以实施,否则,一定是“检”不了的。本文用了超5000字,对“无为而不为”这句名言作了与权威并不相符的释义,并着重推荐了老子的三宝“慈、检、不争先”,以此作为决定我们“为”还是“不为”的行动准则。
笔者始终认为,《道德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思想深度远超其它所有的经典,被誉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百家争鸣,仅是对《道德经》的分类注解及延伸解读,并且,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道德经》中的很多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推崇并反思。
相关的解读文章我们还会陆续发布的。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