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自传《瞧,这个人》导读:一个清醒的疯子改变了整个世界

文化   文化   2024-10-29 00:12   上海  

关于怨恨

原文:对病人来说,怨恨是要绝对禁止的,怨恨是病人的恶魔,不幸的是,怨恨也是病人最自然的倾向。知识渊博的生理学家释迦牟尼深谙此道。我们最好将“释迦牟尼的宗教”称作卫生学,以避免同基督教这种卑劣的东西混淆了。佛教的优点在于它战胜了怨恨,让灵魂从怨恨中解脱了出来——这是康复的第一步。“以敌对终结敌对是不可能的,只能以友好终结敌对”。这是佛教教义的开端——这是生理学的主张,而不是道德的主张。怨恨产生自虚弱,而受害者最深的莫过于虚弱者本人,与之相反,怨恨对精力充沛的人来说就是多余的情绪,能够克制住怨恨的情绪恰恰证明了此人是精力充沛的。我的哲学向来严肃地同报复和怨恨斗争,这种斗争一直持续到“自由意志论”的领域——与基督教的斗争只是其中一个特例罢了。
分句:对病人来说,怨恨是要绝对禁止的,怨恨是病人的恶魔,不幸的是,怨恨也是病人最自然的倾向。
解读:怨恨对于病人的“负面影响”极大,并且,病人也特别容易产生怨恨,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基本上已是常识。但实际上,不管是病人还是“健康”人,怨恨始终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对于这种情绪极易产生恶果的理解,中西方文化似乎并没有区别,东方文化讲究的是一个“忍”字,以此压抑或者说对抗“怨恨”,一部“孙子兵法”,则教人们如何用“诡计”实现对“怨恨”的复仇。
分句:知识渊博的生理学家释迦牟尼深谙此道。我们最好将“释迦牟尼的宗教”称作卫生学,以避免同基督教这种卑劣的东西混淆了。
解读:尼采赞美释迦牟尼知识渊博,但却称他为生理学家,原因还是他一贯的哲学思想,上帝也好、佛陀也好,这些之前被人们奉为最顶端的精神领袖,在他心目中都只是“凡人”,但跟叔本华类似,他们都非常认同佛学的精妙,因此,他认为释迦牟尼解决了“怨恨”这个问题,撇开理性,释迦牟尼不就是一个很高明的“生理学家”吗?也因此,他把“释迦牟尼的宗教”说成是卫生学,这样的表述并非是有意在贬低,实际上这是赞许,或者说,这是属于尼采的独特的赞许方式,他的表述方式总是与众不同,但却发人深省。
分句:佛教的优点在于它战胜了怨恨,让灵魂从怨恨中解脱了出来——这是康复的第一步。
解读:尼采认为,佛教解决了人类的一个大问题,这就是“怨恨”,因此,他盛赞佛教,须知,“怨恨”实在是所有人的大敌,无论这个人现在是健康的,还是病了的。尼采说,摆脱了怨恨是(一个病人)康复的第一步,这句话放在现在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由于当今社会强烈内卷,各种的怨恨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所以,学会摆脱怨恨、战胜怨恨就显得异常重要,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寺庙热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确实,佛教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着独特的方式,这一点尼采也明确表示了认同,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现代人学点佛学都是极有益处的。
分句:“以敌对终结敌对是不可能的,只能以有好终结敌对”。这是佛教教义的开端——这是生理学的主张,而不是道德的主张。
解读:“以敌对终结敌对是不可能的,只能以有好终结敌对”。这句话出之《法句经》的第一章,尼采直接引用佛经来阐述这个问题,可见他也是“熟读”佛经的人。《法句经》是公元一世纪被印度僧人法救尊者编集的,是从佛经中录出的偈颂,共三十三品。尼采认为这是佛教(他口中称之为生理学)的主张,但不是道德的主张,在这里,他再一次批驳了“道德”,他认为西方人文思想中的道德都是虚伪的,是要彻底批判的,因为,这些所谓的道德都只是非纯粹理性的产物,正是由于这些不真实的理性导致了真实意志被扭曲被摧残,就好像他本人,他自认为是天才、超人,是摆脱了非纯粹理性影响的“真实意志”,这样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他“精神失常”,也就是“疯了”。
分句:怨恨产生自虚弱,而受害者最深的莫过于虚弱者本人,与之相反,怨恨对精力充沛的人来说就是多余的情绪,能够克制住怨恨的情绪恰恰证明了此人是精力充沛的。我的哲学向来严肃地同报复和怨恨斗争,这种斗争一直持续到“自由意志论”的领域——与基督教的斗争只是其中一个特例罢了。
解析:尼采把“精力充沛”作为抵抗怨恨的良药,并声称他的哲学一直在跟这种“恶习”在作斗争,显然,这是非常矛盾的,如果一个人精力充沛就能战胜这种恶习,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哲学来帮忙呢?难道尼采说的是,只有深刻洞察了他的哲学,一个人才能“精力充沛”,才能不产生怨恨或者说战胜怨恨?这就是尼采哲学的矛盾之处,理性被随意转换,结论就会出现非自洽的状态。
小结:尼采的另类与独特乃至矛盾,在这段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类似的场景,我们在他很多表述中都能看到,如何理解他,如何读懂他,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这里给出了我的解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个清醒的疯子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完《瞧,这个人》,也就是尼采自传,我下决心从此再不(认真地)读尼采。
尼采之前,已有很多人质疑过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起因是长达1000年的黑暗中世纪,给欧洲带来的痛苦是持久而刻骨铭心的。从这个角度看,古典主义哲学的开端,笛卡尔的二元论,所谓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不正是把一元的上帝做了一个切割吗?由此,必然会导出贝克莱的不可知论及休谟的怀疑论,当康德把什么是人类的知识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之后,上帝的万能角色其实已经出现了严重破溃,随后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证明为一个绝对精神,叔本华又将其背后的动力因找了出来,那就是意志。所有的这些,表面上看只是认识论的层层推进,但本质上,是对上帝这个终极追问的渐进式解构,最终,由尼采喊出“上帝死了”这句话,追问、怀疑、解构全部结束,至此,持续了200多年的古典主义哲学走到了尽头。
从理性推导开始,到否认理性结束,古典主义哲学走了一个轮回。最早开启于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追问,最终结束于非理性主义者尼采的呐喊,我相信,期间有太多的哲学家都想说“上帝并不存在”,但他们都没有勇气说出这句话,理由也很明显,他们遵循的哲学追问模式都是纯理性的,否认了上帝,其实就是否认了自己。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上帝死了”这句话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并不是这句话本身是真理抑或不是真理,而是,根本没人有这个胆量说出这句话,除非他是疯子。


恰好,尼采具有成为疯子的全部潜质。当人们看完《瞧,这个人》这本尼采自传,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完全确认这个事实,“我为什么如此睿智”、“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何能够写出如此优秀的书”,看看这些章节的标题,试问如果不是一个超级自负的疯子,谁又会用如此口吻来表扬自己?


自负的背后一定是自卑,而自卑则来源于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期的不幸经历,我并没读过描述尼采一生的传记,但我猜测,尼采在童年及少年时期的生活,给予他的痛苦或许是很强烈的,相比较他的哲学之师叔本华一生都可以很富足、优雅的生活,两者生存环境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瞧,这个人》这本书中,无论是深研哲学的人还是普通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狂妄及躁动,一望便知,他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即使,他的部分言论中仍有些许的理性存在,但往往这种理性的表述刚出现,尼采自己就马上会否决它。


最后一章的标题是“为何我是宿命”,这个有点偏东方的哲学追问或许是尼采最后一个问题,“我”被拿出来追问,“我的存在”因此成为了一个重大哲学课题,二十世纪,存在主义横空出世,伴随着古典主义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粉墨登场。

至少从我的角度看,90%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在逻辑上都是颠倒、混乱的,可悲的是,近100多年来,这个世界遵循的文化思想,已大都是这些东西。真相是,我们回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最流行的是虚无主义,人们的思想不再被“锚定”,看似很自由,却永远找不到归宿。
因为归宿被我们自己砸碎了,这不能全怪尼采,尼采只是砸碎了理性,只是,当理性被砸碎后,再也没一样东西能真正树立在人们的心中,后现代哲学似乎感受到了这一缺陷,于是,他们提出了“生活宗教”这种怪诞的东西,实在是可笑之极。
人类世界每一次大变革,都少不了伟人的参与,而伟人与疯子,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读不下去的尼采,就是这样一个伟人、一个疯子,他的伟岸与沉重一定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 End -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解毒针
不一的奇谈怪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