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切皆空,为什么佛陀却说“苦”是真谛?
佛教遵循的一个基本法则是四大皆空,也就是万物皆空、一切皆空。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既然一切皆空,为什么佛陀却说“苦”是真谛?
众所周知,佛教有“四正谛”的说法,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换一种表述,如果快乐的感觉是虚假的(世俗谛),那么我们为什么说痛苦是真实的(真谛)呢?要回答清楚上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苦谛、空、真谛这三个概念的由来。佛陀在刚创立(初始)佛教时,其提出的基本法则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姻缘,苦谛即其四正谛中的第一谛。请注意,这个时候,并没有世俗谛与真谛之分,世俗谛及真谛(佛教中简称为二谛)是佛教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佛陀灭度500年后)才提出的,正如“空”这个概念,也是第二时期(开创人龙树)才有的。(4)存在一条构成生命形式的相互依赖的所有业能逐渐寂灭的道路,即道谛。初始佛教的特点是否认自我、否认灵魂,否认神、否认物质,外部世界只是“存在的刹那之流”,但构成人格我及外部世界的诸元素却是真实的。因此,这个时候没有“空”这个说法,直到佛教进入第二阶段后,诸元素之真实性被完全否定,于是,“空”的概念被提出,一切存在物被分析为基本的元素材料,由于其相对性从而便是虚幻的,这就是“自性空论”。第二时期的佛教并不绝对排斥经验世界的真实性,它只是坚持经验世界并不具终极的真实性。因而存在着两种真实,表面的和深层的。一是实在的虚幻面,另一则就是实在自身。第二时期的佛教中两种真实或"二谛"代替了初始佛学的"四正谛"。
回到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根据上述解析,显然,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空”及“苦谛”并非同一时期佛教提出的概念,佛陀只说过苦谛,并没说过“空”,也没说过“真谛”,并且,佛陀“苦谛”的概念中含有“真实的元素”,但当“空”被提出后,所有的“真实元素”不再存在,苦与快乐一样,都是虚幻的,这个时候的“苦”,当然就不能被称为真谛了。
不过,初始佛教与第二时期佛教都认同“依缘起论”,即“缘起说”,并且,在第二时期佛教中,更被宣布为整个佛教大厦的基石,“依缘起论”加上“自性空论”,这就是“缘起性空”的由来。
作个小结:任何文化、宗教、思想,都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专业术语叫“文化的流变”,要深入了解一种文化,必须深入了解其“流变”的历史,因此,如果一个人想深入学习佛学,第一步就是要去学习佛教历史,然后才能逐步精进,获取善知识,否则就很可能张冠李戴,越学习越困惑,最终失去了学佛的方向,所有的功夫,也就白花了。
既然“诸漏皆苦”,那么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诸漏皆苦,是修佛三法印的第二印。
佛经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有弟子曾询问释迦牟尼佛:佛陀圆寂以后,如果有外道或者其他人前来讲法,并宣称其所讲内容就是佛法,我们应当怎样去区分其真假正伪呢?佛陀回答说:在我圆寂之后,无论任何一种法门,或者任何一个人所说的内容,如果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亦即三个法印,就是正法;如果不但不具备三个法印,而且与三个法印背道而驰,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由此可见,三法印是辨别正法与非法,佛教与伪佛教的界限。要认定什么是佛法,就需要以这三个法印来印证或者辨认。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如果加上涅槃寂静,就是四法印。
本文主要对“诸漏皆苦”做一些最基本的释义,并解答一个问题:既然“诸漏皆苦”,那么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都知道,佛陀决定离家修行寻找真理是因为他第一次步出皇宫后,所见所闻都是人世间的各种“苦”,“苦”实际上就是他走上觉悟之路的“缘起”,因此,佛陀的原始佛教中,最先提出的四圣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佛陀在圆寂前告诫弟子的三法印中仍然有跟“苦”相关的一项,那就是“诸漏皆苦”印。
显然,对“苦”的认知,是理解“诸漏皆苦”的关键,更是理解整个佛法的关键。
举着个例子,是因为类似的“释义”在各大自媒体上有很多,其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人如果看了这样的解读,很容易产生一个观点: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所以,我们活着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也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修佛,修到“涅槃寂静”的话,就全部解脱了,这就是现在有不少人决定放弃尘世间的一切,专心修佛的原因。但我想说,佛陀揭示了“苦”是人生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但并不代表说人生中就只有苦,也不意味着人生中就没有快乐。或者我们换个表达的方式,佛陀说的“苦”跟我们说的“苦”其实是二个概念,前者属于真理的范畴,是“一元”的;后者属于人文的范畴,是“二元”的。我们口中的苦,实际上对应的是快乐,如果一切皆苦,快乐也就不存在了,反过来说,如果只有快乐,“苦”也不存在了,在哲学上这叫二元对立,是很容易理解的。这是绝大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会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其直接导致很多人陷入虚无主义。实际上,当今世界,要舍弃一切专心修佛已几无可能,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所谓的“修佛”、所谓的“开悟”、所谓的“大师”都只是这些人的生存手段,真正在修佛的是凤毛麟角,而且,这极少数人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因为,不但根本没必要,而且有违修佛的最基本要求。想想为什么以前的庙都是造在人迹罕见的山上,一目了然的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只是,很多人已经被习惯性思维掌控,根本不具备了反思的能力,而反思,正是佛陀修行三法“闻思修”中的第二项。诸漏皆苦是真实的佛法,其属于真理的范畴,是一种“肯定”的观点,所以用的是“表诠法”,要完全理解其含义,关键是理解“漏”及“苦”的含义,不过,要说清楚这二个字的全部内涵并不容易,需大量的理论性阐述,因此,今天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再补上相关的“论文”。本文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实在性”的,这一点在佛陀的原始佛教中有很明确的表述。我们承认这世界很苦,但我们也承认快乐同样存在,只是比起苦而言,快乐一定是很少的,因此,更要珍惜。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传入我国的始祖,菩提主要指智慧,那么,达摩的意思是什么呢?印度的开国领袖(博学)尼赫鲁在他撰写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是这样注解的:在印度,指宗教的包括一切涵义在内的古词,是圣法(阿黎耶达摩〔 Aryadharma 〕)。法(达摩[ Dharma 〕)这字的涵义并不专指宗教。它的字源含有团结在一起的意思;它是一种事物最内部的素质,它是内部存在的规律。它是一种包括道德标准、正义以及人的全部义务和责任的伦理学上的概念。圣法可以包括一切在印度创立的信仰在内(吠陀的信仰及非吠陀的信仰均在内);佛教徒、耆那教徒和信奉吠陀的人们全用这个词。佛始终称呼他的解脱之道为阿黎耶道,即圣道(旧译"正道")。在朴憨法师著的《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中,达摩被解释为通达无碍的意思。
百度“达摩”,意译为“觉法”。
参考了众多的印度文献资料,我认为尼赫鲁的解析应该更接近原义,达摩就是“法”,其包容一切“精神”方面的属性,比如素质、规律、道德、伦理等等。但达摩并非就指宗教,也就是说,达摩的内在含义是超越宗教的,是包容一切的。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朴憨法师解析的“通达无碍”。所以,在印度有吠陀达摩、沙那达那达摩等等,包括佛的思想,也是达摩的一种,我们发现,印度文化最根本的一个词就是达摩。在我们国家,有一个词与“达摩”的地位可谓完全相同,那就是“道法”,在中国文化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词。《道德经》里写“道法自然”,中国的“道法”及印度的“达摩”(法)都是最究竟的东西,东方智慧在这里完全融为一体,略有不同的是,印度文化基本上一直围绕着“达摩”在不断地展开,而中国文化后来偏离了“道法”,重点偏离到了伦理学的方向,儒学基本取代了道法,成为中国文化近2000年来的核心。世界三大逻辑是中国古典逻辑、印度古典逻辑、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相对应的三个核心概念就是“道法”、“达摩”、“本体”。三者的内涵本质上趋于一致,都是从实体论出发的,但由于生存态的差异,最终的走向却完全不同。
菩提达摩的意思就是智慧已经通达无碍贯通所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悟”了,如果其指一个人,那就是彻底开悟的人。
公元六世纪,菩提达摩成为印度禅宗传入中国的第一人(始祖),最终发展出中国禅宗,六祖慧能一花开五叶,“达摩”思想最终在我国得到传承与发展。
中国本土则发展出了道教,但由于太重实用性,中国的道教以修仙为主,对于“道法”的追问被大大弱化,基本上偏离了老子“道法”的核心思想,最终沦为落魄的文人士大夫逃避现实的工具,在我国的“三教合一”中排名最末。最后作个说明,达摩也有译成达磨的,二者是同一个词,就是Dharma。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