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眼界 激发创业精神——从清末民初重庆人的创业热潮说起

文摘   2024-10-31 06:44   加拿大  

说明:重庆开埠,打开了重庆人的眼界,激发了重庆人的创业热潮,可谓千年之变,促使重庆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军事要塞转变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工商业重镇。没有清末民初那一波创业热潮,就没有重庆的今日。

清末民初是重庆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大发展时期。那时,重庆人兴起了创业的热潮,办实业,开工厂,真可谓热火朝天。1891年,重庆人邓云笠、李南城、卢干臣等创办了第一家火柴厂。1915年,重庆杨氏家族创办了第一家民营银行聚兴诚银行。1925年,重庆人卢作孚创办了后来风云一时的民生轮船公司……为什么那个时代的重庆人具有足以令我们脸红的创业精神呢?我认为,关键在开阔眼界。

所谓创业精神,就是有一股敢于创业的闯劲。但创业又不是乱闯,首先必须盯得到商机。而要盯得到商机,就需要与众不同或与过去不同的眼光。这样的眼光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哲学思维。重庆地处西南内地,地处峡谷地带,重庆人的世界观往往受此束缚,眼界往往得不到开阔,加上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如今创业精神相对弱化。改革开放30年了,虽然我们也在进步,但却不能与沿海地区比,更不能浙江人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分析清末民初重庆人创业精神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利于我们提升创业精神,有利于打造“创业之都”的文化氛围。

清末民初重庆人的创业精神首先是外地人刺激的结果。我们知道,重庆虽然有3000多年历史,但真正得到发展,由“城”变“市”,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还只是近一两百年来的事。令人深思的是,重庆最先的创业者几乎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从诸如湖广、陕西、江西来重庆的外地人。那时,其头面人物之“八省首事”,甚至取得了对重庆地方事务相当大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连官府的行政事务,没有他们参与,都是难以进行的。这些外地人的成功,为重庆人树立了榜样,激发了重庆人的创业精神。聚兴诚银行创办前,重庆先有山西人控制的十多家票号,后有外省来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大中商业银行。杨氏家族创办聚兴诚银行,与官办银行和外地银行开展竞争。经过30年经营,终于成为资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重庆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外地人来重庆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既然来的,就要生存。重庆不可能为外地人提供养尊处优的条件,这样就逼迫外地人去奋斗去创业。因此,不论是清末民初还是抗战时期,不论是改革开放之初还是如今,重庆最具有创业精神的人群,就是来重庆生活的外地人。因为是外地人,具有与重庆人不同的眼光,往往能够发现重庆人没有发现的商机,因而创业的成功概率也就比重庆人高。外地人创业成功,对重庆来说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一件大好事。其一,他们可以为重庆人树立榜样,刺激重庆人的创业热情。其二,他们在重庆创业后,往往就定居下来,早迟也会成为重庆人。其三,他们的创业过程、创业故事、创业功绩,往往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为重庆人创业提供经过改造更新的环境。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往往使重庆人换一个位置,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或者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市场,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商机。因此,在打造“创业之都”的过程中,不仅不能限制外地人来重庆创业,而且还要鼓励外地人来重庆创业。或者可以把这称作不离重庆的开阔眼界法吧?

清末民初重庆人创业精神高扬的另一个原因,是重庆人敢于走出去开阔眼界。重庆虽地处内地,却有一条长江连接着沿海,连接着世界。清末民初,不知有多少重庆人走出三峡,浪迹全球。翻开重庆近现代史,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有作为的重庆人,或多或少都有在外地或外国学习工作过的经验。走出峡谷天地宽,换个位置眼界变。出去走上一圈,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最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创业热情。当他们重新回到重庆,眼光就敏锐了,往往一下子就盯到了商机。这样,创业冲动也就变成了创业实践。邓云笠、李南城、卢干臣等在创办森昌洋火公司之前,曾在日本办了一家火柴厂。虽然获利颇丰,但遭日本人排挤,所以才回到重庆。杨氏家族在创办聚兴诚银行时,已经有一批留学欧美日的青年实业家。正是这些“海归”,促使了杨氏家族将票号发展为银行。卢作孚目光远大,一直想把民生公司打造成远洋航运公司。如果囿于峡谷,封闭思维,重庆人就不可能有创业精神,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创业实践了。

当年,重庆人都想往外地走,邹容就是一个典型。他本来已经顺利通过了官费留日资格考试,却被人采取卑鄙手段取消,但他坚决要求父亲允许他自费留学日本,最终踏上了东去征途。如果我们不愿意走出去(例如不愿意报考外地的大学),或者不愿意放自己的子女走出去(例如不愿意让子女在外地工作),我们的眼界怎么开阔起来?眼界不开阔,又哪来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精神?笔者曾在深圳打过工。接触过不少像我一样的深圳打工仔,他们大都是从内地国有企业跑去的。虽然在打工,但一问到他们今后怎么办,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积累点经验,还是要自己办个公司。”即使是农村去的打工妹,往往也要说:“找点钱,回家去开个店子什么,做点小生意。”如果重庆人都能去深圳打那么几年工,我想,他们回来后,重庆人的创业精神就很可能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重庆的“创业之都”之梦也就很容易实现了。

(原载《重庆日报》2008年8月9日)


重庆乱弹
介绍重庆地方文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