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解析(67)
(宝安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32.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才选拔有不同的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西周的统治阶级都是世袭的贵族,也称世族。……所谓“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的世祖世袭地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者。……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镇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王室世袭父职,代代为王朝卿士。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宗室(王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有(军)功者显荣(显赫荣耀),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董)仲舒对策,推(推崇)明(宣扬)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秀才)孝廉(孝顺廉明的人),皆自仲舒发(开始)之。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问题一:请你指出材料一中伯禽得以称鲁公与哪一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
问题二:请你指出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说说这一事件对所在诸侯国的影响有哪些?(4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对董仲舒进行策问的皇帝是谁?你可以从材料三中获取哪些信息?(3分)
问题四:请归纳上述材料所述历史时期官爵(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历程。任选其中一个标准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评述。(4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解读立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要求学生“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由于是材料题,对应的课标内容要求也是综合的,主要涉及:1.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特点;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3.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课标中的学业要求提到: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
本道材料题以“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才选拔有不同的标准”为线索,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主要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解析答案
材料一涉及到对西周分封制、世袭制的考查。在周朝时期,分封制和世袭制是相互结合的。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室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而这些诸侯国均采取王位世袭制,即诸侯国的统治权是按照血脉关系传承的,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统治范围的扩大。
材料二则反映了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的制度。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的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制,为普通士兵提供了升迁的机会,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则反映了董仲舒推崇儒学,设立官学,建议州郡举荐人才,并得到汉武帝采纳等史事。罢黜百家、尊崇儒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确立了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从董仲舒起,察举制逐渐实行,也为西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需要,人才选拔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选拔标准有所不同,体现出血缘关系——军功——德才(秀才孝廉)选官标准的变化。人才选拔标准越来越公平和开放,体现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
本道材料题对于刚接触一个学期历史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解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在试题命制时,可以对关键词给出注解或对全文进行解释,将有助于学生对史料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三、教学建议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后的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5课有比较集中的阐述。因而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相关内容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后续的历史学习。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
1、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以上考查体现了对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以上考查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背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3、注重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以上材料涉及到对文言文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教师在进行古代史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思维。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有助于其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4、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上材料涉及到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考查,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专题的提炼和概括。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还有助于衔接高中阶段的专题史学习。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期作者|何家敏
终 审|林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