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重现
(宝安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18.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宣传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此宣传画揭示了(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经济大危机加速国际关系的恶化
C.苏联模式的形成受客观环境影响
D.不同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相互借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所有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客观地描述历史,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叙述;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本题对应的2022年版的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本题着重考察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从解题思路来看,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提问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和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之间的关系,根据漫画无法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结论。B项具有迷惑性。B项表述并无问题,经济大危机确实加速了国际关系恶化。但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恶化,与题干中“苏联计划经济”,“西方国家对其的包围和封锁”不相关。相反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受到经济大危机的负面影响有限,苏联更是藉机与其他的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反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D项与B项有相似之处,都利用与题干相对应的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经济大危机。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看似正确,实则答题者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跟题干内容无关。C项正确。苏联的计划经济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它不是在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是在强敌环伺的贫弱农业国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本题选C。
对于苏联来说,早在政权诞生之日起,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就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即1917年11月10日,德国首相就在商谈采取共同行动来反对布尔什维主义问题。1918年,德国帝国主义大规模进攻苏维埃。1918年底,俄国的原盟国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协约国一起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图谋遭到失败后,1919年春,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又一次联合进攻苏维埃政权。先后发动五次大规模联合进攻,其中1919年夏季的第四次进攻,使苏维埃几度处于极度的危急之中。在列宁为首的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坚决地击退了14个帝国主义列强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胜利地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意大利也参加该协定。这一协定主要是为了反对社会主义的苏联。面对希特勒称霸全球的野心,英法统治集团拒绝苏联的集体安全主张,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1938年10月,英、法、意、德四国在德国慕尼黑达成协定,并签署《英德宣言》,这实质上是“祸水东引”,鼓动德国进攻苏联。面对这样孤立的外交境况,斯大林继任后,尽管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新的领导人意识到,如果不能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个新生的政权很可能要被扼杀在摇篮里。为此,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计划经济代行工业革命的职能,使苏联实现电气化与工业化,并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经济模式建立的国际背景。这是一个比较被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所需要的问题,形成递进式的问题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敢于发散思维,形成新的迁移,获得新的认识。另外,这类属于漫画类题型,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中较为常见,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图片类型的解题技巧,寻找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和内在联系。同时要开发和利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种素材,如档案文献、书籍、地图、图片、影视作品等,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各种能力和素养。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李慎明:《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4] 张志元、李政隆:《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再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
本期作者:陈 迅
终 审:林 佳
关注我们 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