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课程合集】心理资本提升课程

文摘   教育   2024-04-18 10:06   广东  

心理资本课程·合集




//心理资本提升课程//


心理资本

2002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了“心理资本” 这一概念。

2004 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卢桑斯(Luthans)等一批组织行为学者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要框架,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具体概念。

卢桑斯(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

它强调个体内部的积极心理状态和资源、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应对挑战、实现目标,并提升整体幸福感。


基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云淡风轻的心晴小屋”主创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推出了促进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系列课程,在这里为各位小伙伴们做个汇总。


01

长风破浪正当时——提升心理资本,构建魅力高三


这是一个面向高三年级学生的一次心理讲座,讲座将心理资本的4个构成要素综合起来讲述。


 进入高三,学生的学业任务加重,频繁的考试更让学生倍感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应对高三阶段的压力,学生可能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应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希望与乐观水平、韧性。


本活动以心理资本的理论为背景,通过教师讲授和课堂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心理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提升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运用和提升。


点击图片可达对应文章——




02

我的心灵财富


《我的心灵财富》是面向其他年级开展的一期生命教育讲座,讲座时长60分钟。内容是在《长风破浪正当时》的内容框架上的改进和调整。


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培养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生命精神。


本活动以心理资本的理论为背景,通过教师讲授和课堂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心理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提升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和运用。


点击标题图片可达文章页——



讲座围绕希望一直在、自信我能行、抗压有韧性、乐观看世界四个环节进行



以上是心理资本的相关讲座,接下来的是心理资本的心理课堂,共分为4节课:



03

希望主题:心怀希望感,稳步向未来


希望感包括两种思维特点:一是路径思维。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很多条路径来达成目标,有一种“我会找到方法来完成它”的信念。二是动力思维。认为自己能够有效掌控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我的表现很好。”“我认为我过往所做的事对我的将来有帮助。”本课以Snyder 提出的希望感理论为指导,引入“WOOP”思维,通过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两种思维(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希望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变化,积极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

点击标题图片可达文章页——



希望感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感理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个人的主动精神,我们可以争取立即采取行动,即便是微小的行动,只要持续的投入,形成行为的习惯,一定会让希望成真,也会让我们更有掌控力。

04

自信主题:自信必修课,勇敢不自卑




自信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信念,表现为对自我能力、价值和判断的积极肯定。这种信念促使个体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而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自信不仅是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也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品质。

似乎我们都有过自卑的经历和感受。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希望自己会是自卑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然而当我们与自卑不期而遇,如何化解变成了终生课题。自卑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是敏感且有察觉的,这种特质本身是优势。


点击标题图片可达文章页——




自信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要去拥有。你或许曾经自卑,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敏感,又或者总是为了别人的一句话而思绪万千,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瑕疵,每个人都会有突如其来的情绪。但没关系的,你真的已经很好了。





05

心理韧性主题:回弹的力量


心理弹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提高心理弹性需要个体对自身有清楚的认知,能够发现自身拥有的弹性资源。本课基于心理弹性优势视角理论(也称3I理论),提出4I策略:I want(个体内在目标),I am(内在优势),I have(外部支持因素),I can(效能因素),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和活动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弹性,挖掘自身的弹性资源,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点击标题图片可达文章页——




这节课曾经作为示范课在德育交流活动中展示,获得高度好评!



06

乐观主题:巧做归因,助我成长


乐观者和悲观者最大的区别是乐观者靠的是内在的驱动力,自发地相信自己的提升与成长,相信失败不会长久。而悲观者靠的是外在的驱动力,会认为成功都是受到外在原因的影响,不会认可自己有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悲观的人是不会从成功中学习和建立经验的,只会在失败中作茧自缚,从而放弃自己的道路。
积极的归因方式是一个人乐观的重要体现,这节课从考后的归因切入,引导同学们合理归因,培养乐观的心态。

点击标题图片可达文章页——



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探讨了归因,同学们也都对自己本次考试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探索,做好考后的复盘,养成善于分享善于总结的习惯。
再回到课前的扔沙包游戏,所站位置太偏、没有瞄准盒子、力道没掌握好这些原因如果跟我们的学习对应起来,也恰好提示我们:



以上为公众号分享的心理资本提升课程,希望有你所爱!



End




云淡风轻的心晴小屋
专职心理教师,用心耕耘,乐于分享,愿我们能在心育路上擦出思想的火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