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会议给了很明确的基调,不再提“房住不炒”,而是“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同时对新房“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这基本上是对房地产一次比较彻底的原地掉头了。房地产必然会注入比较多的资金,这个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次又和以往不一样,因为不仅模式要变,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也彻底变了。
不是所有盘都会被资金选中的。刚需盘,首改盘的价格一定会被按住,这块是民生。简单的说,就算房价掉头,也不可能普涨的。
从全国看,也不是每类城市都会有热度。从单个城市看,也不会所有板块有热度。一定是分城市,分板块,甚至同个板块中,隔一条路都会有差异。
所以,“止跌回稳”,要拆开看,普通老百姓手里的房子,大多是刚需盘,首改盘或品质已经落后的资产。这类要止跌,因为这类房子是绝大多数家庭的最主要的资产。自己住的房子止跌,是“群众的关切”。所以止跌刚需类是保民生。
回稳是什么?只有资产属性远强于居住属性的房子,需要回稳。属于“提高质量”的那部分资产,即高端改善的房子。这类房子,只有价格回升,才能赢回客户。
刚需房越跌,客户基数才会越大;
而豪宅越涨,富豪才越会出手。
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因为他们最擅长的是在顺风局中下重注,在逆风局中收手。所以,有钱人可不傻,要他们此刻出手买豪宅,必须有足够的理由。
以最贵近1/5个亿一套的甲第,来举个例。
其实说难也简单,对有钱人而言,无非要面子和里子
用品质解决面子问题,
有保价函解决里子问题。
最重要的第一步,消除客户对后期跌价的疑虑。据我所知,甲第会和客户签订保价函。出现降价问题,业主在未交房前,有权退房。
我们老是误会有钱人,以为高净值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大错特错,真正的有钱人,只是对贵东西的标价,没有压力。
你试试让他亏钱,看他敏感不敏感?
这点在甲第项目体现的非常清晰。目前最大户型,275户型的客户最坚定,且价格承受力远远高于其他户型。但是反过来说,他们的意志坚定,恰恰是因为项目上承诺了未来不会降价。要知道,对于接近1/5个亿的总价,稍微降1%,就是20万。
没得选,有钱人也得接受现实。以园区为例,园区近2个月以来,新房走的非常稳。包括之前硝烟弥漫的斜塘南,如今到访客户的转换率非常高。核心原因就一个,快要没有房子了。
园区没开盘的,或即将上拍的都是超贵的低密度项目。这些都是冲着半个亿一套去的。
甲第的业主解释说,或许以后会考虑,但如今还是多顾及孩子。甲第周边是苏州最好的一圈私立学校。
说实话,还是羡慕从小就能住豪宅的。
次新房的品质,几乎差了整整一个时代。如果你看了当年奥体周边一圈倒挂新盘,再回头去看甲第。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在项目的立面颜值,到装修标准的投入,最后到会所上。让一个刚解除限售的次新,似乎已成交房10年的小区。
那些已经交房的小区,看着斜塘的新盘,还能对自己小区的配置抱怨抱怨。但当甲第这种配置出来后,基本都默默的接受了差距。
4.35万和6.35万之间的价差,基本是一个时代的距离。
当年的那些限价盘业主心里明白,一方面甲第的6.35万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理安慰。同时,他们也知道,甲第的售价就是他们房价二手价格的天花板。自己房子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以后甲第的能卖多贵。
顶级的标签,就是最强的解释。谁都看重面子,谁都注重社会的眼光。姑苏一个好友,在今年上半年“抄底”买了套唐宁府。现在看来,当时的最低价,也让他赔了不少。
我问他为什么会想着去买个二手唐宁府呢?他说,以前每次晚上应酬,叫个代驾,自己都快不省人事了,还要和代驾司机解释半天自己住哪。
现在,只需要对代驾说三个字,“唐宁府”。
解释成本越低,社会地位越高。有钱人在外面,标签一定是别人给的。
同样的道理,作为号称对标一线的甲第,如今看房死活还要验资。这不近人情的动作,反过来在江湖上倒是获得了一个标签。
一帮唐宁府的业主,组团换到了甲第。其实,我记得唐宁府交房时间也就是2019年年底,短短不到5年。竟然在这群业主口中说出了“唐宁府有点老了”。
唐宁府的业主是吃到红利的,当年下大雨,一群有钱人在地下车库排队。
这样的坚持,让唐宁府的房价在21年冲到了惊人的高度。
客观说,相比其他刚需小区,业主不是骂开发商就是骂物业。唐宁府的业主一向比较团结,小区业主经互通有无,甚至有点时候连生意都一起做。
据说,原来就住在唐宁府的一个甲第销售员,在甲第红酒吧里,开了一瓶6800的红酒,就让他的几个唐宁府业主认筹了甲第。
要说甲第,做了这么多高配置的标准和细节。要说什么最能打动客户?不一定是户型设计,不一定是高装修标准,甚至可能不是泳池,当然更不可能是服务小姐姐的颜值。
一个销售说,她一个客户原本都要离开售楼处了,去取车的时候,看到了,那极具仪式感的追光系统。转头就跟着销售回了售楼处,认筹了一套。
销售小心的问了句,姐,你为啥又心动了?
客户说,回想自己当年出嫁时,娘家那条泥泞不堪的土路。这么多年心中总有遗憾。女儿大了,快要结婚嫁人了,她离开娘家那天,一定要一路虹光。
如果只是买一套150万房子的人说出这话的时候,我可能会被她,想扎根城市的精神感动。毕竟150万的房子,我也真买得起。
但,如果是1500万的买家说出这个话。
我会想,到底是保价函打动了她,还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