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顺德区跨学科主题说课比赛——得失相反 正负以名《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育   2024-08-10 08:09   广东  

江慧碧桂花城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教龄4年。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一直担任高段数学教育。我非常热爱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用心耕耘,方能桃香满园,个人成长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从有经验的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懈努力。


得失相反 正负以名

——《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将立足于新课标第三学段综合实践主题下的“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说课。

刘徽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这句话说明了在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也就是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描述生活活动的过程。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新课程》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它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下是该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

内容要求: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知道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感悟这些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进一步发展数感。

学业要求: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具体事例体会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海拔等,能表达具体情境中负数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对多个事例的归纳、比较,感悟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二、说主题:

人教版、苏教版将此内容安排在第三学段,而北师大版目前安排在第二学段,虽然所处学段不同,但都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受、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在归纳、比较中感受负数的价值,从而扩展数系。

因此,我以“新课标”为纲,从语文、科学、体育、历史等学科,结合民俗文化,开展“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该主题活动目前在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开设2课时,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在具体情境解释带“+”或“-”的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在活动过程中感悟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特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学习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表示相反意义量的方法,体会“0 ”作为的分界点的意义和作用,建立数感。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理解在生活中正、负数的意义,以及“+”“-”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生能自信完整地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应用意识。

四、说学情与教学重难点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具备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拟定以下共性学情和个性学情。

共性学情:学生从认识自然数、分数、小数发展到认识负数,是对数概念的扩充,是一次飞跃。学生能从气温变化中初步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式。

个性学情: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享,同时利用学历案预习,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运用正负数表达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及应用。

我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放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突出“正、负数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个重点。通过类比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突破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应用这一教学难点。

五、说资源

我采用了资源型和评价型两种学习支架,资源型支架整合这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评价型支架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资源型支架:为支持学生完成本次活动的前期调查任务,我设计了学历案任务驱动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研学。利用智慧课堂和pad为媒介,进行龙舟赛视频播放,以及调查报告的数据展示。
评价型支架:我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课前、课中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都伴随着评价任务,实时对学生表现进行分值激励。课后利用评价量表开展小组评价和个人自评等多元评价。整个学习过程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设计

基于本课“得失相反,正负以名”的主题思想,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秉承“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思维。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课前让学生结合佛山本土文化去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古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导入,联系“以水兴城”顺德的城市主题,设计了一条以“水”为媒的学习主线。引出赛龙舟活动,以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水环境质量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案例,来确定能否举办龙舟赛这一体育活动。最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宣扬保护水环境的理念,渗透本土文化和德育教育。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

首先,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前收集到具有相反意义量的古诗词,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感受古诗的意境,树立文化自信。

接着,播放 “2023年龙船飘移系列赛”视频,从紧张激烈的片段中体会竞技精神和文化传承,并提出驱动问题——如何成功举办一场龙舟赛?成功举办一场比赛应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天气、人数、场地等因素对龙舟赛的影响,我将侧重提取学生回答的与水温、水位、水质有关的信息。

第二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

水温对比赛的成功举办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出示温度计图片,引导学生回顾“0”、正数、负数的含义,结合科学知识“水在0℃以下会结冰”的自然现象,得出温度低不适宜举行龙舟赛的结论。

接着,再提出问题,水位的变化对于龙舟比赛具有哪些影响?出示水位刻度图,预想学生会进行知识迁移,提出:水位变化是以“0”刻度线作为标准的猜想。从图中可以看出,“0”刻度以上数值标识为红色,“0”刻度以下数值标识为蓝色,随着丰水期水位上涨,水位越高,红色部分数值越大。再提出问题:试想枯水期水面处于什么刻度呢?从而了解不同颜色刻度线在水位测量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明白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举办龙舟赛。

赛龙舟除了受水位的影响,主办方还会对场地进行水质等级检测,我收集了2023年佛山市各镇街水环境质量表,组织学生观察表格,提出问题:你能从表格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分享。接着我引导学生从综合污染指数、名次同比变化、综合污染指数变幅3个方面对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排名情况表进行分析,讨论水环境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左侧表格中绿色直条长度越长、污染指数越高、表示污染严重,直条越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污染情况较轻。名次变化一项中,绿色数字以及向上的箭头表示污染情况有所好转,红色数字及向下箭头表示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综合排名越靠上,表明水环境质量越好。右侧的表格中,综合污染指数变幅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绿色直条表示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红色直条表示水环境质量恶化,直条的长短即代表增减的幅度,直条与表格中的正、负百分数相对应。通过表格解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过程中突出理解运用正负数表达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教学重点,突破感悟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应用这一教学难点,揭示: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本着这一思想,通过对于表格数据的解读,引导学生实践用数,培养数感,发展应用意识,突出保护水环境的主题,渗透德育教育。

第三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第二条提出,“要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关注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练习环节,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及佛山本土文化设计了课中基础练习和课后拓展练习:

基础性练习。

1.“如鱼得水”连一连,选择图片中与“鱼”对应的温度!

2.在元宵节行通济,“九出十三归”,上桥有九级台阶,下桥则有十三级,以上为正,以下为负,应怎样表示上桥和下桥?

通过练习,再次让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正、负数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家国情怀以及文化理解。

第四环节:反思交流总结收获

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总结用正数,负数表达相反意义量的方法,看则视频了解负数的历史。了解到我国古代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

强调负数在佛山文化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负数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以一句赠语激励大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学习就像今天认识的正数、负数一样,不进则退。但愿每位同学都能像逆水中的小舟一样勇往直前,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样不仅能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又能充分地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无穷魅力。

作业布置:

基于《课标》中提出:“数感的培养,要在真实情境中来具体实施。”因此我结合佛山特色文化醒狮表演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布置长任务,创设一件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作品,或标出文创作品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据。

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评价

在设计教学评价中,我从课程标准中的“三会”出发,从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帮助学生对自我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提高。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