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退6148元/月,企退3090元/月!2024年养老金正式并轨后,两者待遇差距会缩小吗?
民生
2024-11-09 17:01
河南
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作为保障晚年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可谓是全国近1.42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截止2023年末数据)共同关注的焦点。通常来讲,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反之,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仅凭借养老金收入来支撑晚年生活恐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甚至还会面临退而不休等诸多难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人员还是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均应当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待遇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来努力提高自身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领取水平。不过,基于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退休职工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仍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存在近2倍的差距,进而导致体制内的优越性被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在围绕基本养老金所展开的相关讨论当中,两者之间的巨大待遇差距也往往会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据悉,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差距不仅仅普遍在企退、事退人员的个体层面,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和替代率也要高于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参考财政部预算司2024年8月30日发布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的层面,总支出金额为44456.78亿元;再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量总计为11991.2万人。基于这两组数据我们可粗略计算出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3090元。同理,也是参考《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的层面,总支出为16263.12亿元;再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数量为2204.4万人。同样,基于这2组数据我们可以可粗略计算出2023年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6148元。
通过对上述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仍高达企业退休职工的1.99倍。而导致这一差距的原因,往往有如下3个层面:在2014年10月1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落地实施之前,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企业职工分别并行2套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者相比,存在2个方面的差异:在基本养老保险“双轨制”运行模式下,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需实际参保缴费,即并未建立个人缴费制度;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需要随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在基本养老保险“双轨制”运行模式下,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龄时间的长短、职务(职级)以及退休之前月平均工资水平,替代率普遍可以达到80%,甚至90%;而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替代率仅仅只有40%左右,甚至有的还不到30%。2014年10月1日起,《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启动实施,改革了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办法。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普遍工资水平高,缴费金额多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比较长,而企业职工又普遍缴费基数低和累计缴费年限比较短,进而导致两者待遇差距依然存在。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于2014年10月1日起启动改革的同时,国家同步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年金制度。根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我们可以得知,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作为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在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同时,也同步缴纳职业年金。并且,按照政策规定,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也可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作为有效补充。也就是说,体制内、外退休人员之间所存在的待遇水平差距,既有顶层制度设计层面的因素,同时也有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不同的原因,叠加到一起进而导致养老金领取金额的巨大差异。2024年养老金正式并轨后,企退、事退待遇拉平了吗?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为了实现2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待遇水平的合理衔接,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即从2014年10月1日起,到2024年9月30日截止。从时间层面来看,到2024年9月30日养老金并轨改革的“10年过渡期”已经正式宣告结束,自2024年10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正式并轨”。而根据上述《决定》当中所披露的内容,养老金制度的正式并轨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和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将正式和企业退休职工接轨,即不再采取“新老办法”对比计算的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待遇计发办法的正式接轨却并不代表着体制内、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将完全被拉平。也就是说,计发规则相同,但往往还会因为这3点导致差距依然存在。如上文所说,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缴费模式之后,由于体制内参保人员的工资水平高,所以从缴费基数的层面来看,与企业职工相比仍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而按照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高又通常意味着累计缴费金额比较多。因此,根据多缴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便导致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待遇无法在短期内被拉平。除了基本养老金之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能够按月领取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金的有效补充。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体制内退休人员所享受的职业年金待遇水平往往又比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标准还要高。而且,从现状来看,除了部分国企和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按照政策规定,在2014年10月1日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其连续工作的年限又通常可以被视为缴费年限,且这部分的视同缴费年限往往又能够大幅度提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而反观企业职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是自1997年起才开始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且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企业退休人员才能够享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受到视同缴费年限的影响,也并不会使两者的待遇在短期内拉平。根据上文提到的这几点,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从短期来看,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与体制外企业退休职工相比仍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且待遇差距并不会因为计发规则的正式统一而被迅速拉平。不过,虽然在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之后不能即刻消除体制内、外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差距,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数量的逐步减少以及新人数量的逐渐增加,未来体制内、外退休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的确会逐步缩小。总而言之,无论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10年过渡期内,还是在2024年10月1日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之后,体制内、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规则的统一往往并不能够代表着两者之间的差距能够被迅速拉平。不过,从缴费方式、缴费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制度层面实现正式接轨,却能够标志着养老金制度以后将更加公平和公正。所以,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职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若想要提高自身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尤其是广大企业参保人员,若想要进一步缩小自身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那么最简单且有效的办法便是尽可能的多缴和长缴基本养老保险,毕竟按照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办法,也只有缴得多、缴得长,才能够在退休后领得更多。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