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花园口决堤”事件

文化   历史   2024-09-05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编辑:秦雅楠 程涵
小剧场配音:宝木




话说喜欢在网上讨论近代史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网友们给蒋介石取过这么一个外号,叫“花园口战神”,这个外号,当然不是褒奖蒋介石用兵如神,而是讽刺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期间昏招迭出,妄想用掘开黄河大堤的方式阻挡日军前行,最后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


那么,这场决堤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前后,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片城市陷落 下令黄河决堤


事情还得从1935年说起,当时,日本强迫咱们国家签订了所谓的《秦土协定》与《何梅协定》,在事实上控制了华北广大地区。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不止于此,在日本国内,有不少媒体都舔着脸声称下一步“占领黄河以北,包括山东全省”。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态势下,有个德国人先冒出来了,他提出:在战略上,中国应先取守势,把主要兵力集结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之间,以此全力对付由北、东两面入侵的敌人……中国最初的战线必须推进至河北的沧州至保定一线,而黄河则为“最后战线”,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

这出主意的德国人叫法肯豪森,是国民党德国顾问团的一员,他曾经担任德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在东京一待就是5年,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情况,还真有一定的了解。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肯豪森眼见日本瞅准欧洲大陆打得一团糟的机会趁火打劫,强抢当时是德国殖民地的中国山东,就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日本对整个中国垂涎三尺,发动全面侵略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1935年法肯豪森就提出了掘开黄河大堤的主意。但真正促使国民党下定决心的,是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

法肯豪森

1938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史称徐州会战。


这场英勇抵抗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然而,大捷之后,第五战区将兵力集中到徐州附近,准备聚集起来,再给日军来个大的。谁知日军用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主力向西迂回,从侧后方包围了徐州,歼灭了第五战区主力。

5月19日,徐州陷落。6月6日,开封沦陷。6月7日,与郑州近在咫尺的中牟失守。这下不仅郑州岌岌可危,连武汉都跟着人心惶惶。于是在国民党一堆人的建议下,蒋介石最终批准了所谓“以水代兵”的方案,也就是扒开黄河大堤,用人为制造的洪水阻拦日本侵略者的步伐。


经过一轮紧急协商,国民党新八师师长蒋在珍提出,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另行决堤,这个建议不但被采纳,蒋在珍还因此得到了2000元赏金。



说了这么多,国民党有没有人考虑过黄河两岸的人民群众怎么办?洪水这么大的灾难下来,他们要往何处安身?这事吧,要说他们完全没考虑,也确实不公平。只能说考虑了,但考虑得不多——

决堤前,蒋在珍派人把花园口一带的群众驱赶到5公里以外,至于下游那些人,还浑不知道一场天翻地覆的灾难正在自己头上酝酿。当时,身强力壮的士兵被分5个小队,轮流掘堤,日夜不停,天黑了,就把汽车开到附近,用车灯照明。

关于决堤前后的事,蒋在珍的参谋曾在文章中叙述道——
请听音频:11分20-14分35秒)

断臂图存?草菅人命!


在自述文章里,蒋在珍的参谋将他们掘开黄河大堤的行为,形容成“断臂图存”之举,并称这有力支援了抗战。


蒋在珍的参谋之所以认为他们花园口决堤“有力支援了抗战”,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是说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奔涌而下,最终形成了一片长400公里、宽10公里—80公里不等的黄泛区,迫使日军止步于平汉路以东。

第二是说由于有了黄泛区这一屏障,国民党第一、第五战区才分别得以在洛阳、老河口立足,与江南诸战区遥相呼应。另外,蒋在珍的参谋认为,当时我国在经济、军事、科学、工业等方面,全部落后于日本,决堤也是面对强敌不得不采取的“断臂图存”之举。



然而,咱们盘点一下双方在这场人为洪灾中的损失,就知道花园口决堤究竟是将深重灾难施加到了哪一方头上。

国民党这场“以水代兵”,究竟杀伤了多少日军,各方面说法不一,有说淹死1000多日军的,有说日军伤亡2000余人的,也有说日军死了7000多人的。但即便咱们采信最多的说法,掘开花园口大堤,淹死的日军怎么也不会超过一万。

而这场决堤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什么?是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市遍地洪水,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于非命。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河南省,21个县市900多万亩耕地被淹,47万人死亡。等到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时,河南中牟、尉氏、通许、扶沟、西华、商水6个县的人口总数只有受灾前的38%。


被水淹没的村庄

关于当时的惨象,中央社、大公报等多家媒体都有所报道,水势所到之处,房屋尽数冲毁,罹难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那些抱着大树、浮木甚至棺材侥幸没有死的人,也大都缺衣少食、受了很大惊吓,辗转外出逃难,又是饥饿、又是疫病,幸存者许多都倒毙在了道路两旁。

花园口下面的中牟县首当其冲,全县三分之二都被大水淹没,中牟西北有个叫沙窝的地方,聚集了三千多难民,因为沙窝地方很小,存粮十分有限,难民很快就把草根树皮吃光了,要不是有人跑出去求救,只怕数千人要活活饿死在那里。

很多灾民为了活命,忍痛卖儿卖女,但因为售卖的人太多、买主太少,人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舍不得骨肉分离的嚎哭声响彻云霄。



国民党事前疏散不到位,老百姓遭了这么大的难,死了这么多同胞,事后的赈灾总该跟上吧?这事怎么说呢……面对汹涌的大水,国民政府倒是很快做出决定:拨出5亿法币用于赈灾。

但熟悉近代史的朋友,相信都对国民党那腐败程度有所耳闻,经过层层贪污,到了灾民那边,每人就发10块钱法币了事,你就说这灾赈没赈吧。


当然,关于花园口决堤,网上也有人说,不能光看日军的伤亡人数,要看到广大的黄泛区阻挡了日军的步伐,给工业转移到西南地区争取了宝贵时间。还举了日本陆军部的文件为证,日本人在里面说“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然而,对敌军步伐的拖延和转移出的薄弱工业基础,真的抵得过89万同胞的性命吗?更何况,由于黄河决口,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农田,一度将河南省大部分土地变成了盐碱地或沙地,庄稼大片绝收。

由此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的大规模旱灾,由此引发了著名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被活活饿死,日军遭受的“麻烦”,真的可以与此相比吗?


另外,此次决口对全国抗战热情的打击是难以估量的,因为国民政府救灾不力,加上后来驻扎在河南的国民党军腐败透顶、抢掠民众,当地甚至一度流传“宁要日军烧杀,不要国军驻扎”的口号。就连蒋介石自己都知道花园口决堤的恶劣程度难以用语言形容,所以他活着的时候,死活不敢承认此事。

在巨大洪水淹没44个县之后,国民政府甚至“甩锅”给日军,说日军在黄河边上投放了数十枚炸弹,炸大了决口,导致水势汹涌,无法挽救。结果这事把日本政府都整“破防”了,国民党的声明发出没多久,日本那边就通过各种渠道声称这是国民党嫁祸于日本的阴谋诡计。

日本关于花园口决堤的报道

面对日方的态度,当时的记者还专门采访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结果陈诚大义凛然地怒斥了日本方面的无耻行径,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国民党绝不会被混淆视听,相信世界公正人士会看清真相。国民党政客脸皮之厚,着实让人惊掉下巴。


其实,在战争不利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力量打击敌人、为己方增添胜算,并不是无法理解的做法。在咱们国家古代,也有不少成功战例。

花园口决堤事件之所以被大家痛恨唾弃,是因为事件发生前后,国民政府对老百姓生命的漠视已经到达了极点,而最荒唐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你连本国百姓的命都如此不在意,打赢这场仗又是为了谁呢?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