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拒,互相尊重,让体能惠及更多人
欢迎将文章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文章思路:
伤病是所有搞运动的噩梦,是训练者通往最佳竞技状态的拦路虎。而部队是伤病大户,这是军事体育思想和竞技体育思想的思维冲撞导致的结果。
部队既希望模拟战争环境,又希望追求竞技体育的高度,导致身体能力不足以支撑过大的外界压力。根据应激-适应理论,人身体长时间或突然间接受超过自身能接受的压力,就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和健康,伤病只是结果的呈现方式。
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原则来源于军队,但是已经演化升级了几代。
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
一、基于军队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
1.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训练量训练
2.以赛带练
二、基于教育学原理的运动训练原则
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2.周期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适宜负荷原则
5.区别对待原则
6.竞技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
7.自觉性原则
8.直观性原则
9.适时恢复原则
10.动机激励原则
三、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训练原则
现在我们基本使用第三版的运动训练原则,因为训练中天然的存在很多矛盾,怎么协调这些矛盾是训练的核心。
部队和部分专业队依旧沿用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这不是错误的,因为这也符合运动训练原则。问题就在于只专注于三从一大,无视身体的适应。
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我们都有一个最终的目的:让战士变得更强大,更全能。而不是让战士沦为考核的工具。可以考核,但是我们的要求肯定高于考核。
而让战士变得强大的方式,是遵循运动训练原则(规律),按部就班的提高,减少非战斗减员。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展现在比赛场上,比赛场上的对抗存在不确定性,伤病也再所难免。但是比赛场上的运动员是经过周期训练以后,身体的适应性/抗逆性足够强大,以助于面对比赛环境,可以游刃有余且伤病风险较小。
同样,对于战士们也是一样,战士们的军事素养是展现在战场上或模拟军事环境中,要想战士们可以适应军事环境,那他需要有足够的抗逆性,而这样的抗逆性来源于周期训练。如果训练中有大量减员,那在军事环境下,怎么办。
钢铁般的意志需要在强大的身体上去体现,同样真正的钢铁般的意志是在真正强度的训练或环境中练就的。没有好的身体,就不会真正经历强度的训练和环境,也就和真正钢铁般的意识没有了关系。耐力主导类的运动员就是一个好的例子,马拉松运动员,竞走运动员等。12km/h配速和坚持和15km/配速的坚持不一样,平均心率160的坚持和平均心率180的坚持不一样。
因此,战士们需要的同样基于健康、科学的训练。到了合适的时机,才去做特殊的事情。
参考:
军事体能--第一阶段--训练模版(尽可能的还原训练现场)(文字版)
——陆鹏
参考:膝关节障碍的自我治疗(第五部分)、6个膝关节力量及稳定性练习、4个动作进行膝盖养护、膝盖不好人群的下肢练习、15个保护/强化膝盖的练习
关节是联动的,所以一个练习不是只单纯的练习一个关节,尤其是支撑类动作。
日常我们一般都会借助一些小工具进行,但是训练需要因地制宜。这些推荐的练习,不需要都做,选2-4个,多组多次重复,建议单个动作重复20次以上,进行4-6组。
如果已经出现伤病,先不着急进行这些练习,需要咨询教练意见后,选择性进行。
如果没有伤病,每次训练加入一点内容就可以。
-----------推荐阅读---------
体能课程
爆发力
体能理论
体能方法
每天五分钟
体能知识尽收眼底